从单体到微服务,这些年架构的演变

文章讲述了互联网公司技术架构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演变过程,包括单数据库多应用服务架构、读写分离、使用消息队列、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以及微服务架构。通过生动的比喻,解释了不同阶段架构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强调架构应随业务需求演变,避免过度设计成为负担。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背景

这两年业界最流行的技术架构话题已经从前后端分离,变成了分布式、微服务、DDD了。微服务架构适合所有的公司吗,业务场景演变到了什么地步才需要考虑上微服务呢?毕竟选择技术架构之前应该考虑业务是否与之匹配,否则分布式、微服务这类繁重的架构设计对一些公司来说就变成了屠龙之技,反而成为一线开发团队的负担。

在我不长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小型创业公司、国企般的大型项目以及在ThoughtWorks见到的各种项目。架构就像一个杂货铺,微服务也只是工具箱,不能有了锤子满世界找钉子。

我想尝试让架构这个概念变得更为通俗,原谅我文中出现大量不恰当的比喻。为了描述常见互联网公司技术架构演变过程,这里设定了一个虚拟背景:

Neo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毕业后就留在这个城市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公司的业务是从事面向餐厅的食材配送服务,用户可以从APP或者微信提前订购食材,公司会在次日早晨送达。使用了Java + MySQL的技术栈,目前来说还只是使用了一台服务器,并且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都还是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因为用户增加和业务逐渐变得复杂,Neo的团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对系统扩容,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扩容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一般就是“加机器”,那么第一步,怎么加机器呢?

单数据库多应用服务架构

增加机器方案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软件园餐厅的工作模式了。

软件系统用户就像来餐厅吃饭的顾客,而服务器就像服务员,本来服务员既可以收费也可以售卖菜品,就像有时我们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同时部署了应用代码和数据库。如果在服务员同时承担结账和售饭职责的模式上增加人手的话,效率不高且最终的账目很可能无法保持一致,因此餐厅一般会有多个服务员售饭,然后由专人负责结账。

回到我们的架构问题上来,如果我们需要多台服务器响应更多的用户,同时也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根据数据库的范式理论,数据的冗余性越低数据的一致性就越高。因此我们的第一步方案可以剥离为多个应用服务器处理用户的请求,一台数据库服务器来集中处理数据的读写,这样就能够达到分摊服务器压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数据的正确。

不过在应用服务器的入口,我们需要增加一个负载均衡服务器,来分配不同的用户请求到特定的应用服务器上。这有点类似于餐厅的排队机,对用户分流。负载均衡服务器可以是普通PC服务器上配置Nginx一类的软件,也可以是F5这类专用的硬件负载均衡设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