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中剂量与浓度的关系

对器件研发工程师来讲,离子注入的浓度是十分concern的参数,但是在离子注入工艺中给的是剂量,所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做器件的告诉做工艺的,我这个Device需要注入的浓度是多少,做工艺的反问做器件的要剂量,因此双方存在一个gap。

图1 离子注入

剂量和浓度的定义:

1. 剂量(Dose)

指的是注入到半导体等材料中的离子总数,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离子数来表示,ions/cm²(离子数/平方厘米)。它反映了注入过程中离子的总体数量情况。

2. 浓度(Concentration)

是指在材料内部某一特定位置处单位体积内所含注入离子的数量,其单位可以是atoms/cm³(原子数/立方厘米)。在半导体中浓度的测量通常利用SIMS测量得到。

剂量和浓度的关系:

我们简单举个例子,现在有1E10个离子,注入到1cm2的区域,那么剂量就是1E10cm-2。那么浓度呢?如果结深是1cm,那么浓度就是1E10cm-3;如果结深是2cm,那么浓度就是5E9cm-3。所以,结深越深,意味着注入浓度就会较小,浓度=剂量/结深。

图2 离子浓度与深度的关系

在实际的注入中,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所有的离子不会均匀的分布在一个深度,而是会形成一个类似高斯分布的曲线,我们所说的浓度指的是对应某个深度(结深)下的浓度,也就是这个深度下单位体积的离子数。

那么结深对应哪个深度呢?它对应的不是高斯分布的最高值,也不是离子注入的总射程。它是形成PN结的位置,反应到结深-浓度图大致的位置是最高浓度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位置。在公司中,工艺工程师们会定义一个浓度,该浓度下对应的深度记为结深。

最后剂量和浓度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像离子的种类、注入能量、目标材料的种类以及注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等,这些因素都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随着剂量的逐步增加,离子在材料中的浓度确实也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然而,这种上升并非是毫无限制的。这是因为当离子在材料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出现诸如饱和、反弹或者成分重排等一系列现象。一旦发生饱和现象,材料就无法再容纳更多的离子来进一步提升浓度了;若是出现反弹情况,那么已经注入到材料中的部分离子,可能会由于内部应力等因素的影响,又被“挤”了出来,从而改变了原有的浓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