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老调重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背景:最近参加了校友组织的计算机技术小圈子(20+人)分享会,分享主题:老调重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分享人是马老师,86级校友。果然是满满干货,本文结合分享内容和大家对分享内容不同解读观点来阐述组织本文。

主题分享要点

  • T和倒T型人才
  • 机遇挑战并存
  • 影响力就是生产力
  • 定位,顺之者昌

T和倒T型人才

T型人才:中间一竖是指自己的专业,在专业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像一把伞一样撑开,即在自己专业领域外,能够横向发展,跨领域,专业研究,做到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这样人才更多涌现出来的是各行业领域的综合管理者,企业家。

倒T人才:最下面是一横,就是要求基础要夯实,地基特别牢固,然后在专业上终身投入研究,成为该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样人才更多涌现出来的的是比如科学家,院士,学科奠基人等。

个人解读:这两种都是社会认可的人才,在职业发展规划中,有很多因素驱使自己偏向那一类型的人才发展。另外结合个人性格,经历,爱好,能够做到勤奋,坚持,按照规划方向脚踏实地,最终都会有自己的一番成就,不辜负时代,不辜负青春年华。我们大都是普通人,最后不一定成为管理者,企业家,科学家,院士等,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踏实做好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制定可行的计划,落实到位。

“无论从事技术还是管理,发展到高处必须要有跨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人们接受到的信息都是他有能力吸收的,人们能注意到的风景都是他有兴趣的。我们生活在同一样的世界,可就是接收到不一样的信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做出了不一样的判断。即使做技术,也要多接受人文的教育。内心丰富了,才能有灵感,才能做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乔布斯不就是这样吗?就拿程序员来说,没有一点美的修养,没有一点行为学心理学的素养,是做不出好界面的,甚至会把别人设计好的界面破坏掉。” -- 马老师


机遇挑战并存

马老师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例子,他毕业留校任教期间,跟自己的导师,同事三人创业研发LED,他主要负责软件部分,任职副总经理,他的同学负责硬件部分,他的导师是公司的总经理。创业不久就获得珠海一家同行业大公司的一百万投资,当时一百万价值不菲,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不到一年基本全部花光。由于产品已基本成型,且比目前市面同类产品无论是设计还是功能都更具有竞争力,所有先前投资方打算继续投资,他们开出了一个条件就是把他的导师踢出公司,由他来当公司的总经理。马老师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事情干不得,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导师干掉?当时,公司里另外一位同事意见是如果你接替你导师的职位,我就继续跟着你干,你不接的话,我就回学校继续当老师了,没有明确说你一定要接替你导师,我必须跟着你一起干。当然马老师也找了他的导师,当时导师也力劝他去接替自己。另外,马老师也找了不少身边的人咨询意见,大多数人认为不可以把自己的导师干掉,那样做不厚道。而当时只有一位他的同学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就是十分坚定支持他接替他导师,继续把公司产品研发出来,这位同学已经在珠海工作多年,对行业市场发展有足够的嗅觉。最后,马老师还是跟随了大众意见拒绝了接替他老师,从而把公司给卖了,大家也就散伙。如果当时马老师接替他导师,公司也许真的能做成,甚至做到上市公司,也许最后什么没做成。但那会三十出头就担任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这种经历或机遇在人生当中肯定是稀有的。

个人解读:有担当意味着更加主动把握住机遇,太机人传统的骨子里就深埋着敢为人先,横刀立马的种子。先大胆做了,不以成败论英雄。抛弃完美主义,善于发现问题,问题就是机遇,主动解决问题就是抓住了机遇。本人在工作中有过多次担当的经历,不挑老板上司发出来的“脏累差”的活,没经历过就当作一次人生宝贵的锻炼,从几个人到20+人的管理,从一个小组到多个小组,甚至跨多个部分的协调沟通,这些都带给自己新的的经历体验。

“每当遇到机遇时就是挑战,没有一个人是能预知未来的,谁都不可能把每件事都能做好准备,当风来了姿势还没摆好怎么办,那么就趁着风现摆姿势,迎接挑战,当风把你吹起来时不断的调整姿势,不断提升自己。有人说掉下来怎么办?掉下来就掉下来吧,最起码我们经历过被吹起来的感觉。马老师讲述了自己创业时没有把握机会,到现在是自己最后悔的一个决定。这里引出一个方法就是当自己纠结时,要找经历过的人商量,找成功过的人讨论。” -- 其中一位校友总结分享


影响力就是生产力

学会借力,不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一个力一个力的往上推自己,学会包装自己。制造影响力,可以做个人媒体,多参加活动。当你在圈子里有名,有影响力的时候,你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所需要的资源会主动源源不断向你输送,事情想不做成功都难。马老师讲述了自己曾经在97年通过国家软件系统分析员认证,2007被“中国软件技术大会”授予“软件技术推广杰出贡献专家”荣誉,连续6年在技术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目前软考高级认证大纲部分就是马老师参与编制。而当初软件技术大会是如何邀请到他,原来是他曾在《中国计算机报》发表了一篇关于软件开发相关文章(该报是全国性非常有知名度的刊物),这篇文章被连载了好几期,并且着重添加了编者按来体现该文章重要性,技术大会注意到这篇文章,并联系到了该报的编辑,从而联系到了当年的马老师。

个人解读:这部分个人还是比较欠缺,由于个人认识局限(来自农村)还有性格等因素,太低调(不自信),领奖,受到表扬每次都觉得不好意思,脸会发烫,比如大学里头三好学生标兵,优秀毕业生,出来工作后集团年度优秀员工,优秀个人等。心里头总是觉得名利这些太俗了,不好意思。在长达近8年的职业生涯里,回想起来因为低调,不销售包装自己,错过了不少晋升机会。听了马老师的分享后,要重新审视自己,规划做好个人品牌,该宣传的还得宣传,甚至借力宣传。

影响力就是生产力,我很认同这句话,我认为管理就是影响,一个人影响着一个人进步,影响着集体做了一个正确决定,影响着一个团队的发展方向。用一个理念影响一批人。在人与人交往中也是影响,为什么愿意与他交往,因为他有一些点影响到你了。-- 其中一位校友总结


定位,顺之者昌

非常契合一本书《定位》里面表达的核心思想,定位就是如何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实现差异化,顺应了自己的定位就一顺百顺了,如果逆着自己的定位将会有很多阻碍。定位是在竞争中产生的,先明白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没有竞争对手就没有定位。每个人的环境、位置、天赋等各不相同,一定要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发力,事半功倍。

个人解读:定位这本书17年底有买来看,当时是听到老大讲到这本书,由于好奇就买来看了,里面讲了很多营销品牌影响力的案例,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有一个词叫“心智”,这本书基本都在围绕这个词列举正反面的案例。所谓“心智”当别人一遇到什么事情,或听说起每样东西时,第一时间就会在心里头关联其与之对应的某种特定的事物,比如一提到凉茶人们心中立马想到“王老吉”,提到汉堡想到KFC。马老师讲到顺势而为,其实就是不要违背大众根深蒂固的认知和事物发展规律,要借势,顺势。结合个人经历而言,个人特质非常重要(核心竞争力,差异化能力),找准自己的正确定位发力,做事才会事半功倍。

 

分享会结束后合照:

马老师简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