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树要点记录

官网:https://www.behaviortree.dev

节点状态

  • SUCCESS:成功
  • FAILURE:失败
  • IDLE:节点还未执行
  • RUNNING:正在运行

控制节点:

包含至少一个子节点
1)Fallback:
(ReactiveFallback与连续检查条件有关)
1,在勾选第一个子节点之前,节点状态变为RUNNING。
2,如果一个子级返回失败,则回退会勾选下一个子级。
3,如果最后一个子级也返回FAILURE,则所有子级都将halted,并且序列返回FAILURE。
4,如果一个孩子返回成功,它就会停止并返回成功。所有的孩子都halted了。
2)Sequences:
(ReactiveSequence与连续检查条件有关)
1,在tick第一个子节点之前,节点状态变为RUNNING。
2,如果一个孩子返回SUCCESS,它会勾选下一个孩子。
3,如果最后一个子级也返回SUCCESS,则所有子级都将halted,并且序列返回SUCCESS。

修饰节点:

仅包含一个子节点
1,InverterNode
子节点成功则返回FAILURE,Running则返回Running
2,ForceSuccessNode
仅返回SUCCESS和RUNNING
3,ForceFailureNode
仅返回FAILURE和RUNNING
4,RepeatNode
勾选子项最多N次,其中N作为输入端口传递,只要子项返回SUCCESS。
如果子级返回FAILURE,则中断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也返回FAILURE。
RUNNING则返回RUNNING
5,RetryNode
勾选子项最多N次,其中N作为输入端口传递,只要子项返回FAILURE。
如果子对象返回SUCCESS,则中断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也返回SUCCESS。
RUNNING则返回RUNNING

ActionNodes and 条件节点:

不包含子节点

XML格式的行为树:

//类似于HTML格式,具体内容百度或看官网,很详细~
<root main_tree_to_execute=""></root>
<BehaviorTree ID="">
	<ReactiveSequence name="顺序执行">
		<Condition ID="" message1="" message2="{message2}"/>
		<Action ID=""/>
		<Subtree ID="" />
	</ReactiveSequence>
</BehaviorTree>

<TreeNodesModel>
	<Condition ID="">
		<inout_port name="message1"/>
		<inout_port name="message2"/>
	</Condition>
</TreeNodesModel>

表示树的开始,其中main_tree_to_execute表示要执行的树

其他

  • 行为树中,如果只tickRoot()一次,只会执行一个ActionNode,执行完毕后行为树结束,所以一般放在循环中;

记一笔

  • 若要在当前树与子树之间传递端口值,需使用[端口值=“端口值”]的形式,双引号内不要带花括号!!!如<SubTree ID=“树ID” 端口值=“端口值”/>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面向对象与UML 第一部分 软件开发活动 7 第一章 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 8 第一节 模型图 8 业务流程图 8 数据流图 11 功能结构图 12 功能 13 网络结构图 14 程序流程图 15 第二节 需求分析 15 需求分析的任务 15 需求分析的步骤 15 需求分析的原则 16 需求分析的方法 16 第三节 概要设计 16 概要设计任务 17 概要设计过程 17 一些概念 17 概要设计原则 17 概要设计方法 17 第四节 详细设计 18 详细设计的任务 18 详细设计的原则 18 详细设计的表示方法 18 第二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18 第一节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18 对象与面向对象 18 面向对象技术产生的原因 19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19 概念 19 面向对象技术的特点 19 面向对象语言及系统 19 第二节 面向对象的分析 20 OOA分析的任务 20 OOA分析的原则 20 OOA分析过程 20 第三节 面向对象的设计 20 设计的模型 20 设计的三条重要原则 21 面向对象设计的概念 21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21 第三章 UML概述 22 UML对软件工程的重大影响 22 UML的概念模型 22 UML的建模思想 23 第四章 用UML建模 24 第一节 建模概念 24 系统、模型和视图 24 概念和现象 25 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和实例 25 类、抽象类和对象 26 事件类、事件和消息 27 面向对象的建模 27 证伪和原型化 28 第二节 UML的主要图形符号 28 用例图 28 类图 35 顺序图 40 状态图 42 活动图 44 图表组织 45 图表扩展 47 第五章 需求提出 47 第一节 需求提出概述 48 第二节 需求提出的概念 50 功能性需求--系统功能 50 功能的分类 50 非功能性需求和伪需求 51 系统属性 51 描述的层次 52 用例的分类 52 用例的层次:高层用例与扩展用例 53 主要、次要和可任选的用例 53 基本用例和真实用例 53 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清晰性和现实性 54 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 55 可跟踪性 55 greenfield工程、再工程、界面工程 56 第三节 需求提出活动 56 确定执行者 56 确定场景 57 确定用例 58 改进用例 60 确定执行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 60 确定最初的分析对象 62 确定非功能性需求 63 从用户得到信息的方法 64 第六章 需求分析概述 64 需求分析的概念 65 概念模型 65 实体对象,边界对象,控制对象 67 回顾关系重数 68 受限关系 69 归纳 69 第七章 需求分析活动:从用例到对象 70 第一节 识别概念 70 识别概念的策略一 70 识别概念的策略二 71 建立概念模型的指导原则 71 几个注意点 71 自然语言分析: Abbott的试探法 72 第二节 标识实体对象 72 标识实体对象的试探法 72 例子:报告紧急情况用例 73 例子:报告紧急情况用例的实体对象 73 第三节 标识边界对象 73 标识边界对象的试探法 73 例子:报告紧急情况用例的边界对象 74 第四节 标识控制对象 74 标识控制对象的试探法 74 例子:报告紧急情况用例的控制对象 74 第五节 标识关系 75 关系的属性: 75 标识关系的试探法 75 试探关系 75 冗余关系 75 惟一标识 76 找出关联——通用关联列表 76 关联原则 76 关联的命名 77 两个类型间的多重关联 77 关联和它的实现 77 例子:销售点问题中的关联 77 第六节 标识属性 78 属性的属性 78 有效的属性类型 78 非简单属性类型 78 识别属性 79 例子:销售点系统中的属性 79 术语表 80 第八章 需求分析活动:用动态模型表示系统行为 80 系统行为 80 交互图 80 交互图:协作图与顺序图 81 交互图的依赖关系 82 顺序图--两种观点 82 系统顺序图 82 系统事件和系统操作 83 如何建立一个系统顺序图 84 系统事件和系统边界 84 系统事件和操作的命名 84 对象顺序图 85 画顺序图的试探法 86 协作图的基本表示法 87 契约 90 活动及其之间的依赖关系 90 系统行为与契约 90 契约段 91 如何建立一个契约 91 后置条件 92 后置条件应该详细到什么程度 92 描述设计细节和算法——注释 93 前置条件 93 对书写契约的一些建议 93 用例enterItem的契约 93 概念模型的修改 93 标识状态 94 事件、状态和转移 94 状态图 94 用例状态图 95 系统状态图 95 状态无关和状态相关类型 95 何处需要状态图 95 外部和内部事件 96 其他的状态图表示法 96 对单个对象的重要行为进行建模:状态图 96 第九章 GRASP: 职责分配模式 97 导言 97 职责和方法 98 UML类图表示方法 98 职责和交互图 98 模式 99 GRASP: 职责分配中通用原则的模式 99 专家 99 问题: 99 解决方案: 99 举例: 99 专家模式的优点是: 100 创建者 100 问题: 100 解决方案: 100 举例: 100 优点: 101 低耦合度 101 问题: 101 解决方案: 101 举例: 101 优点: 102 高聚合度 102 问题: 102 解决方案: 102 高聚合度例 102 具有不同功能聚合度的一些场景如: 102 优点: 103 控制者 103 问题: 103 解决方案: 103 控制者例 103 优点: 104 问题要点和讨论 104 消息处理系统和命令模式 105 相关模式 106 职责、角色扮演和CRC卡 106 GRASP: 职责分配中通用原则总结 106 多态 106 问题: 106 解决方案: 107 举例: 107 讨论 107 优点 107 纯虚构 107 问题: 107 解决方案: 107 讨论 107 优点: 108 相关模式 108 中介者 108 问题: 108 解决方案 108 举例: 108 讨论: 108 优点: 低耦合 109 相关模式 109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 109 问题: 109 解决方案: 109 举例 109 讨论 109 优点: 低耦合 110 相关模式 110 第十章 需求分析活动:精化模型 110 建立交互图的步骤 110 例:运用对象和模式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110 交互图和其他制品 110 销售点系统的协作图 111 对对象间的归纳关系建模——泛化 113 泛化 114 UML表示法: 114 定义超类型和子类型 114 何时定义一个子类型 115 销售点终端系统的类型层次 115 组织模型 116 销售点终端系统的概念模型中的包 116 检查分析模型 116 检查提问 116 分析总结 117 第十一章 系统设计 118 第一节 系统设计概况 118 分析产生的需求模型由以下结果描述: 118 系统设计得到如下结果: 118 他们特别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19 第二节 系统设计的概念 120 子系统和类 120 服务和子系统接口 121 耦合度与相关性 121 分层和分区 124 软件体系结构 126 UML配置图 131 两个包之间的可见性 131 服务包接口——虚包模式 131 模型-视图分离模式 132 一个系统中的间接通信 132 应用协调者 133 存储和持久化 133 第三节 系统设计活动:从对象到子系统 133 起点:路线设计系统的分析模型 134 确定设计目标 135 确定子系统 137 将子系统映射到处理器和组件 138 定义连续数据的存储 140 定义访问控制 142 设计全局控制流 146 确定边界条件 147 预期变化 149 系统设计综述 150 第四节 系统设计的管理 151 记录系统设计 151 分配任务 152 与系统设计相关的交流 153 系统设计的不断反复 153 第十二章 对象设计 154 第一节 对象设计概况 155 对象设计包括4组活动 155 对象设计是非线性的。 156 第二节 对象设计概念 157 应用域对象和解决域对象回顾 157 类型、声明和可见性回顾 157 合约:不变量、前提条件和后续条件 159 UML对象约束语言(OCL) 160 第三节 对象设计活动 161 规格说明活动 161 确定遗漏的属性和操作 163 指定类型、声明和可见性 166 指定约束条件 166 指定异常情况 167 组件选择活动 168 确定并调整类库 168 确定并调整应用程序框架 169 重组活动 169 实现关系 170 提高可复用性 172 消除实现的依赖性 173 优化活动 175 回顾访问路径 175 退化对象:将对象转变成属性 176 存储高开销计算的结果 176 推迟高开销计算 176 第四节 对象设计的管理 177 用文档记录对象设计 177 分配职责 180 设计类图 180 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 181 何时创建设计类图 181 设计类图示例 181 如何建立设计类图 181 概念模型和设计类图的对比 182 建立销售点系统的设计类图 182 识别出类并画出它们。 182 添加关联和导航 183 添加依赖关系 183 细节的表示法 184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