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是自然界生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运动手段,可以在瞬间穿越中长距离,以实现捕猎及逃避被猎捕的目的。自然界生物跳跃的机理主要有两种,长腿动物(比如袋鼠和青蛙)主要依靠杠杆作用,使它们能够用较少的力量跳跃同样的距离;一些短腿或无腿动物(比如果蝇幼虫和跳蚤)依靠快速弹射动作释放储存的能量来实现跳跃;还有一些昆虫(比如蚱蜢和沫蝉)同时利用这两种设计理念(图1)。
图1. 自然界中跳跃的动物:(a) 袋鼠,(b) 青蛙,© 果蝇幼虫,(d) 跳蚤,(e) 蚱蜢,(f) 沫蝉其中,磕头虫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当被人类捉住时,它们会不断地用力向前倾斜头部,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磕头”仪式恳求释放。原来磕头虫的前胸背板具有非凡的灵活性。在其前胸腹板的中央稍后部位,有一个尖锐的刺状结构。每当它的头部与胸部向腹部弯曲时,这个突出的部分就会巧妙地嵌入到胸腹前缘的沟槽中。当它再次挺胸时,突出体从沟槽中弹射出来,撞击地面,产生的后冲力足以使其弹跳起来挣脱。由此可见,磕头虫那看似虔诚的“磕头”行为,并非出于对人类的求饶,而是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卫机制,用以摆脱束缚。 磕头虫弹跳视频如视频1所示,当将它肚皮朝上放在地面,会来一个鲤鱼打挺弹射出去,挣脱捕食者。受这些自然界跳跃机制的启发,科学家们利用新型材料和复杂的结构设计,模仿生物系统中的快速能量存储和释放过程,制造出了多种创新的跳跃机器人。其中,光响应驱动器具有成本效益高、无线驱动能力强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偶氮苯液晶(LCs)因其偶氮苯介质的反-顺式光异构化而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光响应材料。基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光驱动连续跳跃机器人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5-28 23:03:44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