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40:探索智能制造之离散行业

CIO40:探索智能制造之离散行业

  智能制造因为其对于产品、供应链、生产制造的有效集成,能够实现产品定制化与个性化、生产中的降本增效以及物流库存中的资源节约与高效,因此备受关注,是传统制造业找寻效率提高、业务拓展和利润增加的“不二法门”。
  近期就智能制造话题以及离散行业的实施落地,和行业资深CIO董辉先生进行沟通,小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行业信息化建设
离散行业的信息化起步,不算是最早的,在业务发展和企业面向更加合理的改制过程中,离散行业开始根据业务需要,逐步打造信息化系统,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的迭代:
1.0时代:2002年上线ERP系统,包含进销存、财务、仓库、品质等基础的ERP模块,在2005年前都运行良好,能够满足需要,后续延伸了PDM、CRM等企业传统信息系统。随着发展的推进,以上各系统的数据不通、信息孤岛等问题凸显。
2.0时代:着手梳理系统数据,畅通数据治理渠道。在业务端与销售端,做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新零售体系;对内,基于已有ERP基础,开发了MES、WMS、TMS;在中端,开发了针对全渠道导购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管理系统、大售后系统等;为了实现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精细化管理,也引入了更多数字系统。离散行业通过第三方咨询公司,做了有效的数字化咨询与开发,串联起了前后端系统。经过前后串联的系统有效集成,离散行业向智能制造迈出了一大步。

  **二、智能制造**
  **1、智能制造的规划**
  离散行业是一个对内持续强化技术的运用,在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涨、消费升级和智能离散介入,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离散行业抓住了创办新工厂的契机,确定了打造智能新工厂的目标和方向。离散行业认为,智能制造是“在制造业基础上,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互联网多种维度的集成体”,对于智能制造的建设,按照以下5各维度进行:
  A--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BI、OA、CRM、MES、FOA、优化控制系统等;
  B--虚拟仿真平台:PM产品、PLM、虚拟工厂、数字双胞胎产品等;
  C--模块化、定制化、柔性化生产线: 将核心部件制造标准化并模块化、产成品的柔性化总装、车间数据采集和监控、MES柔性制造系统;
  D--在线、远程装备检测:对于工厂硬件装备、压力设施、代码的远程在线检测;
  E--智能/立体仓库:WMS、物流小车控制系统、数学耦合计算等。
  综上离散行业建设的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的基础+自动化设备+软件信息系统化+设备网络化+数字化(设备到人、设备与系统、设备与设备),是一套综合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实施中的挑战
在智能制造的建设中,离散行业人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
外部挑战:人力、原材料成本上涨、产品升级迭代,行业整体利润下降;老百姓对于品质生活的要求更高,对于产品的体验、互动性提出更多要求;
内部挑战:
A、本身是离散型的制造业,且产品品类较多,在生产计划管控方面,涉及到高级排程、多业态整合大排程等多个层面,因此,生产管理的颗粒度不够,反馈和异常处理不够及时,造成会议繁多的现象。
B、生产精益管理:离散行业原来是按照销售预估与库存来安排生产,要做到定制化、模块化生产,原来粗放式的生产要做到精益化管理,在组织、管理、思维观念、技术等方面,都会有相应的难度。
C、产品全过程的溯源跟踪方面:当出现不良品时,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待改进,对于工艺改进的反馈渠道,也需要畅通。
D、生产过程透明化:受信息系统孤岛的影响,数据不能及时的上传给主管、老板等,导致生产中所需的人财物的配置不及时。
E、人与固有思维模式,对于改变的抵触。
针对以上内外部两方面的困难与挑战,离散行业积极探索,寻找良好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A、成立精益管理小组,在事业部内推行阿米巴经营;
B、走出去、带进来:带领中高层与先进企业交流、参观,学习先进经验与理念;在技术、工艺、观念等方面,多次培训中间及一线人员;
C、选择制造流程中影响小、见效快的环节做试点,由点及面的推广。
3、系统架构
离散行业搭建的工业互联网,实现研发、生产、质量、营销全价值链数据的透明化和全流程的操作,其架构的左边是工业互联网,右边是离散行业云,涉及业务管理、服务策略、计费管理等。在系统的最底层是ISSA层和PAAS层,主要是运营和基础设施,微服务架构、自动化运维、WMS、可分发部署环境、硬件资源池以及超融合等。SAAS层主要用于指导生产业务,主要有MES和SCADA,与ERP和PLM做对接。IOT(根据产品、产线对接PLM系统),商务协同如OA、第三方ESB数据集成,供应链以及WMS。主要将公用的、非标准化的部分,部署到上面。
企业的工业网,通过工业网关,会对接到工厂的每一产线及其车床、铣床,实现数据采集,并通过工业外部的设计管理集成到离散行业云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产品定制化
离散行业有针对2B、2C的全渠道新零售系统,针对B端和C端客户,会有移动端的小程序给到客户和经销商直接下单。下单分为两种:
针对标准化的客户,通过小前端,第一时间回归到中台,中台可以梳理订单、库存和财务,实时将销售订单转为生产订单,并与库存做关联和匹配,做到优化路径、快速调货,通过PLM对接产线,配置生产材料和产能,也可以通过MES观察制造工艺,对接发货到消费者手中。
定制化的客户:与标准化客户及流程类似,作为离散行业的定制化,只能是在允许限度之内,可以改变的不外乎就是颜色、尺寸、大小和规格、LOGO等。离散行业可以在2C端的小程序里,将一些可以改变的选项,给到消费者下单。当订单进入中台以后,会有ID进行识别,系统内有专业针对于非标产品做接单处理的,并通过ERP流转进入生产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总结回顾
智能制造的建设落地,IT是直接执行者,也是需要对于系统建设直接负责的部门,作为亲历智能制造过程的IT,董辉对于智能制造以及应对转型时IT的能力提升话题,有自己的看法。本次采访的最后,就这一话题,探讨了董辉个人的总结与回顾。
董辉指出: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牵涉的面极广,包括供应链、财务、生产、营销等,因此,需要恰当的契机与充分的准备。智能制造的落地,主要有以下挑战:
投入与回报(ROI):智能制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OI在短期内很难量化;智能制造的投入成本高昂,除了MES等软件系统外,硬件设施包括PC、平板、PDA、车间看板、物扫等,也是数量巨大。
速度和效率:效率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从原来的生产管理,快速转向透明化、精益化、智能化,能否实现弯道超车,为企业发展带来增量。
人才储备:智能制造的建设,需要在战略、思想、技术、执行等方面,具备大量人才,才能落地。
对于传统企业来讲,首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需要智能制造转型,在适合转型时,也需要做到以下思考:
1、高层的认知:高层对于企业内在力的清晰认知,对于战略的准确把握,对于智能制造的深入了解,找到企业与之匹配的转型契机;
2、企业和产品的特性: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怎样;产品个性化、自动化的程度,是否是合适时机;
3、行业的竞争:借助SWOT/PDCA等分析工具,结合内外部背景,明确转型价值,掌握行业发展整体趋势。
4、转型价值:产品迭代是否更快;是否可以向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能否围绕价值链,整合形成生态;
5、管理体系、精益生产、流程梳理等基础;
6、企业本身的物联网和信息化的程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智能制造既是行业趋势,也是国家政策倡导的趋势,面对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变革,IT是直接执行者,为了应对变革,IT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
  务虚方面:思维和观念转变:转变工作方式,切忌闭门造车,改变对于业务部门的认知。

** 职能转型:**IT业务化和业务IT化,将IT的市场向业务推进,涉及到业务一线,不断从后台走入前列。
 持续创新的能力:不断创新,从业务支撑走向业务引领;转化技术语言为业务部门可以快速理解的白话,提升效率;从被动服务到能够支持决策、提供预警。
 价值:提升IT将技术转化为价值的能力,将技术转变为作品、产品、商品,实现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变。
--------------------------------------------------------------------------------------------------------------------
作者介绍:董辉,香港大学信息管理硕士, 江西财经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专家委员,中国轻工业优秀CIO,中国百佳CIO,中国制造业杰出CIO等。欢迎添加作者微信号DHHDXC, 作者知识星球:CIO40-7S成长知识体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