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中文名称: 相控阵天线
外文名称 :Phased Array Antenna
作用: 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
最大值: 最大值指向或其他参数的变化
适用范围: 可制成多功能雷达
特点: 其他参数的变化迅速
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来改变方向图形状的天线。控制相位可以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以达到波束扫描的目的。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副瓣电平、最小值位置和整个方向图的形状,例如获得余割平方形方向图和对方向图进行自适应控制等。 用机械方法旋转天线时,惯性大、速度慢,相控阵天线克服了这一缺点,波束的扫描速度高。它的馈电相位一般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相位变化速度快(毫秒量级),即天线方向图最大值指向或其他参数的变化迅速。这是相控阵天线的最大特点。
一般相控阵天线应对每一辐射单元的相位进行控制。为了节省移相器和简化控制线路,有时几个辐射单元共用一个移相器。共用一个移相器的单元组合称为子阵。为了降低成本和简化结构,可以把天线设计成在一维范围内(例如在水平面内)用机械方法旋转,而在另一维范围内(例如在垂直平面内)用相控方式来控制波束的扫描。
相控阵天线的关键器件
移相器和天线辐射单元。
移相器分连续式移相器和数字式移相器两种。
连续式移相器的移相值可在0°~360°范围内连续变化,数字式移相器的移相值是离散的,只能是360×(1/2)^n的整数倍,式中n是数字式移相器的位数。例如3位数字式移相器的移相值只能是 45°、90°、135°、180°、225°、270°、315°和360°。移相器应保证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所需要的移相值,同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耐功率和温度稳定性等要求,以保证相控阵天线能在不同频率上和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天线辐射单元的设计应使一定移相范围内(或波束扫描范围内)和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输入阻抗的变化尽可能小,以保证发射机正常工作,防止由于射频信号的多次反射而出现寄生副瓣和方向图中出现凹点(盲点)的现象。为此,可采用互耦小的单元或采取专门的去耦措施。
基本模型
1、一维阵列天线模型
假设方向上的远场信号源信号入射到由N 个天线阵元组成的均匀线阵上,再通过N 个阵元通道进入到接收通道。假设每个阵元都是理想全向点源,第一个阵元位于坐标原点,下图是N 个线性阵元的空间几何结构图。
方向矢量:
权值矢量:
均匀线阵形成的方向图函数的具体表达式:
2、二维平面阵列天线模型
方向矢量:
权值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