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归家的途中,你悠然地松开握住方向盘的手,爱车随即自主地完成变道,超越前方车辆……
这个场景是自动驾驶还是智驾?车企宣传的L2、L3到底能做什么?国家最新规定曝光后,90%车主发现自己被营销话术坑了......
一、概念之差:自动驾驶与智驾根本不是同赛道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智能驾驶”(简称智驾)并不等同于“自动驾驶”。智驾更像是一种辅助系统,它可以帮助驾驶员进行某些操作,比如自动泊车、车道保持等,但它依然需要人类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控制。而自动驾驶则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范畴,涵盖了从辅助驾驶到完全无人驾驶的不同层次。
血泪真相:国内所有在售车型最高只到L2+,宣传"自动驾驶"的全是偷换概念!
二、国家规定的L1至L4级驾驶定义
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的标准,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自动驾驶被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L1(辅助驾驶):车辆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任务,如加速或转向,但这些功能不能同时工作。这意味着在任何时间点,只有一个功能是自动化的。责任归属:人类全责。
L2(部分自动驾驶):在这个级别上,车辆能够同时执行多个驾驶任务,如加减速和转向,但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驾驶员监控并准备好接管车辆。责任归属:人类全责。
L3(条件自动驾驶):这是迈向完全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特定条件下,L3级别的车辆可以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完成所有驾驶任务,但如果系统无法处理情况,则需要驾驶员迅速介入。责任归属:系统担责。
L4(高度自动驾驶):在限定区域内,L4级别的车辆可以实现完全自主驾驶,不需要人类驾驶员的参与。责任归属:系统全责。
细节:
L3必须配置驾驶员监测系统(DMS),5秒内不接管就自动停车
L4/L5车辆可不设方向盘/踏板(参考Cruise无人出租车)
三、市场乱象揭秘
1. 话术陷阱对照表:车企宣传词的真实含义
"全场景自动驾驶",真实含义:L2+级辅助驾驶
"城市NOA" ,真实含义:复杂路况必要时需人工接管
"L2.999...",真实含义: 仍是L2,小数点后都是噱头
2. 法规生死线:中国L3准入新规
✅ 必须通过50万公里无失效道路测试
✅ 需购买500万元/车事故责任险
四、普通人避坑指南:买车时灵魂三问
1.问销售:"这车自动驾驶级别在工信部备案的是L几?"
2.看合同:"是否明确标注系统责任边界?"
3.查保险:"智驾系统事故是否在车险赔付范围?"
五、市场现状分析
截至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技术正快速发展。在中国,L2级别的智能驾驶已经相当普及,许多新车都配备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L3级别的自动驾驶也即将迎来商用元年,预计从2025年4月1日起,在北京的部分规定路段将允许L3级别的车辆上路行驶。至于L4级别,虽然已有企业在北京、广州等地进行了测试运营,但主要集中在无人出租车领域,私人用车尚未开放购买。
总之,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前景广阔,但我们仍处在逐步过渡的过程中,从L2向L3乃至更高层级迈进。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解各个级别的差异有助于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持续的技术创新将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