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pen中SDO和PDO的COB-ID理解

CANOpen用来收发数据的通信对象有SDO(Service Data Object)和PDO(Process Data Object)

PS:CANopen相关理论教程请点击这里


一 SDO和PDO的区别

SDO使用对象字典的Index和SubIndex来访问CAN节点的对象字典,可以读或者写。而PDO则不使用Index和SubIndex,它是两个CAN节点间约定好传输的数据内容对应哪些对象字典索引,收到数据后就直接读写相应的对象字典索引里的值。
由于SDO(常规)需要用到Index和SubIndex,所以一次最多传输4个字节,而PDO一次最多可以传输8个字节。
另外,SDO还有很多其它传输功能,这里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看官方Spec。


二 PDO的COB-ID

PDO有2种,TPDO和RPDO,一个用来发送,一个用来接收。PDO通信参数里需要设置COB-ID。

对于TPDO来说,其通信参数中的COB-ID是自身的COB-ID,当发送TPDO时用来表明这个TPDO是谁发出的。
对于RPDO来说,其通信参数的COB-ID是发送方的COB-ID,用来表示自己只接受某个CAN节点发过来的TPDO。


三 SDO的COB-ID

SDO中的COB-ID有2个,分为:

  • Client ==> Server
  • Server ==> Client

乍一看有点晕,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下就容易理解了,假如CAN节点A通过SDO去访问CAN节点B,那么A就是Client,B就是Server。

类似于平时上网时去打开百度,需要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百度的地址,然后就可以打开百度了。网民是Client,百度是Server,百度的网址就是Client==>Server的COB-ID。

这样在A的对象字典里,设置Client==>Server的COB-ID为B的COB-ID

而A的Server==>Client的COB-ID怎么设置呢?当A发送SDO给B时,B收到SDO后会回传一个SDO给A来表示应答。之前说了,A访问B,A是Client,B是Server,现在B回传一个应答SDO给A,那么路径就是Server==>Client,这样对于A来说,其Server==>Client的COB-ID还是B的COB-ID,用来表示收到的应答SDO是来自Server的。

可能会想到B的这两个COB-ID干嘛去了呢,对于B来说,只有B是Client时才会用到这2个COB-ID,如果B通过SDO去访问A,那么B的Client==>Server和Server==>Client的COB-ID就是A的COB-ID了。


四 总结

本文是自己在学习CANOpen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如果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留言指正。谢谢阅读。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CANopen协议中第一个接收PDO(RPDO)的实现或配置方法。我需要先回顾一下CANopenPDO的基本概念相关配置步骤。 首先,PDO(过程数据对象)用于实时传输数据,分为接收PDO(RPDO发送PDO(TPDO)。RPDO用于从主站接收数据,而TPDO则用于发送数据到主站。每个PDO在对象字典中有对应的配置参数,通常位于索引0x1400到0x15FF(RPDO0x1800到0x19FF(TPDO)之间。第一个RPDO对应的是索引0x14000x1600。 配置RPDO通常涉及几个关键参数:COB-ID、传输类型、禁止时间映射参数。COB-ID决定了该PDO使用的CAN标识符,传输类型设置触发方式(如事件驱动、周期传输等),禁止时间防止短时间内过多发送,映射参数则指定了数据内容在对象字典中的位置。 根据引用[1]提到的,可能需要通过SDO(服务数据对象)来配置这些参数。例如,设置0x1400子索引1的COB-ID,子索引2的传输类型,子索引3的禁止时间,以及0x1600子索引1的映射参数数目后续子索引的具体映射条目。每个映射条目需要指定应用对象的位置、长度等。 此外,需要确保同步管理器(Sync Manager)的配置正确,特别是PDO的分配。引用[1]中提到的同步管理器读取PDO分配的方法,可能涉及到检查0x1C1x的SDO,以确定分配的PDO数量及其索引。这可能与PDO的激活映射过程有关。 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步骤示例,比如通过SDO写入参数,配置COB-ID为0x200+节点ID,传输类型设为0xFF(异步传输),然后映射参数到具体对象如0x6040(控制字)0x607A(目标位置)。最后需要将PDO配置保存并激活。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CANopen设备可能有不同的对象字典结构,因此实际配置时需要参考设备的文档。此外,配置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多个步骤,包括设置通信参数映射参数,然后启用PDO。错误处理也很重要,比如检查SDO写入是否成功,确保映射参数正确无误。 可能的相关问题包括如何验证PDO配置是否成功,如何处理PDO通信中的错误,或者如何配置多个RPDO。引用[2]提到的EtherCAT数据传输机制虽然不完全相关,但可能帮助理解实时数据传输的概念,但在这里应集中在CANopenPDO配置上。</think>### CANopen第一个接收PDO(RPDO)的配置方法 在CANopen协议中,接收PDO(RPDO)用于从主站或其他节点接收实时数据。第一个RPDO的配置涉及对象字典(Object Dictionary)的通信参数映射参数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 #### 1. **通信参数配置(索引0x1400)** 第一个RPDO的通信参数位于对象字典的索引`0x1400`,需通过SDO配置以下子索引: - **子索引1(COB-ID)**:定义RPDO的CAN标识符,格式为`COB-ID = 0x200 + Node-ID`(默认值,可自定义)[^1]。 - **子索引2(传输类型)**:设置触发模式,例如: - `0x00`:同步触发(每收到SYNC帧后传输) - `0xFF`:异步触发(事件驱动或设备内部触发) - **子索引3(禁止时间)**:防止短时间内重复传输(单位为毫秒)。 **示例代码(通过SDO写入COB-ID):** ```c // 假设节点ID为1,配置COB-ID为0x201 WriteSDO(0x1400, 0x01, 0x201); ``` --- #### 2. **映射参数配置(索引0x1600)** 映射参数定义RPDO传输的数据内容,位于索引`0x1600`: - **子索引0(映射条目数)**:指定映射的变量数量。 - **子索引1~n**:每个条目定义映射的变量,格式为`[对象索引][子索引]:[数据长度(比特)]`。 **示例:将控制字(0x6040)目标位置(0x607A)映射到RPDO:** ```c // 配置映射条目数为2 WriteSDO(0x1600, 0x00, 0x02); // 映射控制字(0x6040子索引0,16位) WriteSDO(0x1600, 0x01, 0x60400010); // 映射目标位置(0x607A子索引0,32位) WriteSDO(0x1600, 0x02, 0x607A0020); ``` --- #### 3. **启用RPDO** 配置完成后需**重启节点**或通过SDO写入`0x1400`子索引1的COB-ID最高位(第31位)为0,以激活配置[^1]。 --- #### 4. **同步管理器配置(可选)** 若使用同步传输(SYNC),需配置同步管理器(Sync Manager)的PDO分配。引用中提到的机制,需读取`0x1C1x`的SDO以确认分配的PDO索引。 --- ###
评论 2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