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参加了那么多学术会议依旧一无所获?

本文转自“投必得学术”,已获授权

小编前段时间整理自己这几年参加的学术会议,从农学、食品、中药到化学、医学、微生物,荤素不忌,拼起来可以是一桌满汉全席了,前几天抓住毕业前最后一次膜拜大佬的机会,但会后最大的感触是:辣鸡,这么多场报告简直白听了,哪是什么满汉全席,绝对是一锅东北乱炖!

反思了下,小编将听了辣么多场学术报告仍旧一无所获的原因总结为一句话:专注的姿态万里挑一,不专注的姿态却千奇百怪。具体表现如下,欢迎对号入座~

1

面朝幻灯,一脸懵逼

这类同胞好比老话说的,鸭子听打雷——白搭!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基础版:报告内容高深or相关度小=晦涩难懂,在这类朋友眼里,听又听不懂,实是跟自己过不去,不听呢,还不明觉厉,实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进阶版:全英+高深+相关度小=绝望!绝望你懂么,就是你努力听一下都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

有同声传译的时候,内容不连贯,听了下句忘上句,捡了芝麻丢芝麻,还不时走个神。同传A的声音没有同传B的好听哎,一场报告听下来,就记住了最后一句话“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氮素!巴特!!好多会议是不提供同传的,不知道主办方哪来的自信,以为人人都是王者,事实是多数人学了辣么多年英语还都停留在青铜啊~

说实话,作为科研小白听报告,听不懂正常。破题之策呢,要么好好筛选会议,要么好好学英语,要么生听,就是刚!

2

甩手掌柜,浪里个浪

这种类型,是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这类朋友更不在少数,打着参加会议的幌子行三坑之事(坑行、坑住、坑吃),且从来不重样的,上次去过北京,这次要去南京,下次可能就是走出国门了。

参加会议之前一定会先做一番攻略,这个地方不好玩,啧啧,会议质量肯定也不高,不去~那个地方可以逛吃逛吃,那必须要去的呀,会议质量高不高相不相关跟我有什么关系,I don’t care~(小编不会承认自己曾经为了泡温泉,报告听了一半就跑路的),小编的老师为了这个事情真是操碎了心:

还有一类同胞,心里想的是反正也听不懂,何必在会场浪费大好生命,为了出去玩,万事皆可抛。

                     

这张图再次证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真特么是个千古难题。。。。

3

不来白不来,来了也白来

这类朋友,他们压根就是充人数的,会议是免费参加的,不必交参会费,本地的还不用报销住宿费用,那么能去蹭一顿酒店免费自助还能逃避科研的压力,双赢的行为何乐而不为呢这类朋友是典型的不来白不来,来了要么一顿狂拍PPT事后不看,要么点灯熬油只等开饭,对此恕小编直言,您有这时间做点实验写写论文不好么?

4

千里迢迢,探亲访友

以参会为名义联络感情也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喂?师兄,听说你要去参加那个xxxxx会议啊,好长时间不见了,我也去吧”

情况二:C城这个会议不错,正好曾经的好gay蜜在那!

跋山涉水,像风走了八千里,然而来了之后转头就去坐地铁转公交,走亲访友去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听报告就没了~

5

沉迷扫二维码而无法自拔

这种会议的赞助商不少呐~看那小礼品乱花渐入迷人眼了,我想要杯子!还正好缺个U盘!哎呦,那个笔记本也不错哎~

沉迷扫二维码而无法自拔,赞助商的微信公众号全部关注,抽奖抽到忘记时间,什么?报告都开始了?反正也听不懂,索性不听了!(大兄弟,你都没听,咋能听懂呢?!)

给大家展示下小编某次收获颇丰的扫二维码之旅(所以小编啥也没学到,活该!)

各位,弄清楚自己参加了多场学术会议却依旧一无所获的原因了么,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呦~

最后,以会场泥石流中的清流作为结尾洗洗眼:

他们撑起了中国科研界听报告的门面,他们时刻在奋笔疾书,流水的会场,铁打的学霸,他们总是提前计划好什么时间听哪场报告,各个会场均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没座位的时候,席地而坐也是完全OK,有选择地听,重质量而轻数量才是听报告的制胜法宝,科研菜鸟们学习起来呀~

投必得团队讨论中:

Kiki:

做学术还是要专注!!!

Amy:

说得对,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参加各种学术报告,还不如把这个时间用在学术研究上。

Jane:

希望学术界能够更专业、专注!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