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语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 即新车评价规程
加粗样式
C-NCAP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AEB C2C: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FCW:前方碰撞预警系统
AEB FalseReaction: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误作用
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ELK:紧急车道保持系统
DMS:驾驶员监控系统
TSR:交通信号识别系统
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ISLS:智能限速系统
BSD:盲区监测系统
DOW:车辆开门预警系统
RCTA: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
VRU (Vulnerable Road Users): 弱势道路使用者
二、宗旨
1、目的
- C-NCAP 旨在建立高标准、公平和客观的车辆安全性能评价方法,以促进车辆安全技术的发展,追求更高的安全理念。该项目的意义在于给消费者提供新上市车辆的安全信息,并推动生产企业增强对安全标准的重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和技术水平,同时使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的车辆在评价中予以体现。
- 本评价方法将根据我国车辆技术的发展及对道路交通状况的深入研究逐步进行完善。
2、说明
- 对于道路上各种不同的事故形态,没有一个特定的试验方法可以全面反映车辆的保护性能。C-NCAP 提供了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分级的办法,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车辆安全性能的高低。
- 没有任何一个符合人体测量学的假人可以测量所有对人体的潜在伤害或对坐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身材的不同坐姿的乘员的保护进行评估。
- 由于条件所限,试验不能重复。所以,考虑到车辆和试验的偏差,将采取下列措施:
a) 要求车辆制造商将 C-NCAP 的试验结果与企业自己可能已经进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告知任何他们发现的异常,同时提供企业的试验结果以做比较。在评分时不应将这些数据作为参考,同时应对这些数据保密。
b) 最终评分结果是以各项试验结果的组合为基础的,这些结果中的偏差只对最终结果产生有限影响。
3、C-NCAP 试验项目
本版本的 C-NCAP 正式评价试验分为三个版块:
- 乘员保护版块部分包括整车碰撞试验、儿童保护静态评价试验、低速后碰撞颈部保护试验和虚拟测评试验。整车碰撞试验包括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正面 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和侧面柱碰撞四项必做试验和电动汽车刮底选做试验。虚拟测评项目包括侧面远端乘员保护和主被动离位乘员保护。
- VRU 保护版块包含头型试验、腿型试验和 VRU 自动紧急制动(AEB VRU)试验。
- 主动安全版块包含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整车灯光性能试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C2C)、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误作用(AEB FalseReaction)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紧急车道保持系统(ELK)、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整车灯光系统的性能试验,以及交通信号识别系统(TSR)、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智能限速系统(ISLS)、盲区监测系统(BSD)、车辆开门预警系统(DOW)、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其中,涉及智能驾驶相关部分为VRU保护板块中的VRU 自动紧急制动(AEB VRU)试验和主动安全板块中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下文仅对涉及智能驾驶部分作解读:
VRU 保护版块 - VRU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VRU)试验
VRU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VRU)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并在可能与成人、儿童、电动自行车、踏板式摩托车等目标发生碰撞危险时自动启动车辆制动系统使车辆减速,以避免碰撞或减轻碰撞后果。对于配置了 AEB VRU 系统的车型,开展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对行人(AEB VRU_Ped)以及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车对二轮车(AEB VRU_TW)测试。
具体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O VRU保护–AEB VRU测试规程
3.1 主动安全板块 -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3.1.1 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C2C)的性能测试
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C2C)能够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并在可能与其他车辆目标发生碰撞危险时自动启动车辆制动系统使车辆减速,以避免碰撞或减轻碰撞后果。对于配置了 AEB C2C 系统的车型,开展相应的场景测试评价。
具体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L 主动安全ADAS试验规程
3.1.2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误作用(AEB False Reaction)的性能测试
对于配置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系统的车型,开展误作用场景测试评价。
具体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L 主动安全ADAS试验规程
3.1.3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的性能测试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实时监测车辆与车道线的相对位置,在其将要超出车道线时介入车辆横向运动控制,以辅助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原车道内行驶。对于配置了 LKA 系统的车型,
分别进行实线和虚线偏离场景测试。
具体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L 主动安全ADAS试验规程
3.1.4 紧急车道保持系统(ELK)的性能测试
紧急车道保持系统(ELK)实时监测车辆与车道线的相对位置,在其偏离到相邻车道与其他道路参与者发生冲突时,介入车辆横向运动控制,以辅助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原车道内行驶。对于配置了 ELK 系统的车型,进行虚线偏离场景测试。
具体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L 主动安全ADAS试验规程
3.1.5 驾驶员监控系统(DMS)的性能测试
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是指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并在确认其疲劳、注意力分散(注意力包括疲劳和分神,此处指分神)时发出提示信息的系统。对于配置了 DMS 系统的车型,进行驾驶员疲劳监测和驾驶员注意力监测测试。
具体试验方法参考: 附录L 主动安全ADAS试验规程
3.1.6 交通信号识别系统(TSR)的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交通标志识别系统(TSR)自动识别车辆行驶路段的交通标志并发出提示信息。对于配置了TSR 系统的车型,通过审核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此车型满足相关要求的性能测试报告,判定车辆上的 TSR 系统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
3.1.7 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的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实时监测车辆在本车道的行驶状态,并在出现非驾驶意愿的车10道偏离时发出警告信息。对于配置了 LDW 系统的车型,通过审核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此车型满足相关要求的性能测试报告,判定车辆上的 LDW 系统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
3.1.8 智能限速系统(ISLS)的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智能限速系统(ISLS)自动获取车辆当前条件下所应遵守的限速信息并实时监测车辆行驶速度,当车辆行驶速度不符合或即将超出限速范围的情况下适时发出警告信息。对于配置了 ISLS系统的车型,通过审核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此车型满足相关要求的性能测试报告,判定车辆上的 ISLS 系统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
3.1.9 盲区监测系统(BSD)的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盲区监测系统(BSD)实时监测驾驶员视野盲区,并在其盲区内出现其它道路使用者时发出提示或警告信息。对于配置了 BSD 系统的车型,通过审核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此车型满足相关要求的性能测试报告,判定车辆上的 BSD 系统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
3.1.10 车辆开门预警系统(DOW)的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车辆开门预警系统(DOW)在停车状态即将开启车门时,监测车辆侧方及侧后方的其他道路使用者,并在可能因车门开启而发生碰撞危险时发出警告信息。对于配置了 DOW 系统的车型,通过审核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此车型满足相关要求的性能测试报告,判定车辆上的 DOW 系统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
3.1.11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的性能测试报告审核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在车辆倒车时,实时监测车辆后部横向接近的其他道路使用者,并在可能发生碰撞危险时发出警告信息。对于配置了 RCTA 系统的车型,通过审核车辆生产企业提供的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关于此车型满足相关要求的性能测试报告,判定车辆上的 RCTA 系统是否具备所要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