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企业前行的灯塔,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指南针。然而,在战略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着两大痛点:战略执行落地困难以及企业组织能力不足。本文旨在探讨这两大痛点的成因及解决之道,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战略管理。企业在战略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如下痛点:
1、找不到战略机会点2、抓不住战略机会点3、难以达成战略共识
4、战略执行落地困难5、企业组织能力不足
如何破解战略管理的5大痛点
一、痛点一:找不到战略机会点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往往难以找到战略机会点。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发展趋势、客户采购偏好、新技术、产业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莫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市场洞察,通过深入分析行业、市场、客户、竞争以及自身情况,发现未来的市场机会。同时,企业还需要利用战略定位分析工具,如SPAN图,对各个机会点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目标市场,并确定战略机会点。
什么是战略机会点?战略机会点指的是中长期的重大市场机会,例如华为从4G到5G业务、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等等。机会窗战略机会点是指有明显的启动和关闭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窗口内涌现的市场机会。例如,小灵通业务的时间窗口是从2000年到2007年。没有抓住小灵通业务的机会窗战略机会点令华为痛苦了十年。
二、痛点二:抓不住战略机会点
即使企业找到了战略机会点,也往往难以有效把握。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缺乏针对战略机会点的清晰打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需要进行业务设计,将战略机会点转化为可执行的策略、商业模式或行动计划。业务设计应涵盖客户选择、价值主张、价值获取、业务范围、战略控制和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内容。
客户选择:谁是我们的客户?谁不是我们的客户?
价值主张:客户选择我们的原因是什么,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是什么?
价值获取:我们怎么赚钱?我们的盈利点在哪里?
业务范围:我们在经营活动中的角色和范围?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哪些外包、哪些外购,哪些和合作伙伴协作?
战略控制:我们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是什么?
风险管控: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市场、对手、技术)?如何管理风险?
业务设计中最核心的是建立战略控制点,要把钱花在企业中长期的竞争优势的构建上,比如品牌建设、专利技术、渠道建设等等。
三、痛点三:难以达成战略共识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往往难以形成高层内部和中层之间的战略共识。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核心领导在制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时,往往依靠个人权威,而缺乏与团队成员的充分沟通和讨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用战略共创会的方式,让中高层特别是业务一线核心员工参与公司战略的制定。通过团队共创的方式,能够确保团队成员深入理解并认同公司战略,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能量。
四、痛点四:战略执行落地困难
战略制定得再完美,若无法落地实施,也只是一纸空文。然而,现实中,许多企业的战略往往停留在纸面,难以转化为实际行动。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战略本身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执行方案;二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战略执行机制。
为了破解这一痛点,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战略执行机制。其中,战略解码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战略解码指的是通过层层分解和可衡量方式,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全体员工可理解、可执行、可管理的战略举措和重点工作,同时形成绩效合约的过程。
通过战略解码,企业可以将抽象的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明确各层级的战略目标、衡量指标以及行动方案。这样,每个员工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目标,从而确保战略能够真正落地。
五、痛点五:企业组织能力不足
战略落地需要企业组织能力的支撑。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组织能力往往无法满足战略实施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组织架构不合理、人才储备不足、流程不畅、技术落后以及文化不契合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对组织能力进行系统的检视和提升。首先,企业需要根据战略需要调整组织架构,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顺畅。其次,企业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引进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企业还需要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此外,企业还应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最后,企业需要塑造与战略相契合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提升组织能力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坚持长期主义,持续投入时间和金钱进行内部能力培育。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确保组织能力与战略需求相匹配,为战略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破解战略管理的五大痛点需要企业在市场环境洞察、业务设计、内部沟通协作、战略执行体系和组织能力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确保企业战略能够真正落地并产生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