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中的磁饱和现象
01 电流互感器
一、前言
昨天测量了一个 微型 1000:1 的电流互感器的开口电压。 这个电压与输入电流之间没有太大的固定关系。 而且在输入电流超过一定数值之后, 输出电压就在 20V左右饱和了。 这个电流互感器内部结构很简单, 就是在一个磁环上有一个 1000匝的次级线圈和 一匝初级线圈。 对于开口电压饱和的问题, 有人提出是否是磁芯饱和造成的。 这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就可以判断。 下面通过示波器观察一下这个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电压。
▲ 图1.1.1 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结构
二、电压波形
这是示波器观察到的开口电压波形, 居然是一些三角脉冲。 看一下电流从 0 增加的过程, 输出电压基本上就是这种三角脉冲特性。 由于这是线圈电压, 所以它反映了内部磁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 这部分表示内部磁场快速增加, 电压为零, 说明此时磁环中的磁场强度已经饱和。 这是反向电流, 引起磁场反转。 这些振荡波形, 也反映了磁场饱和是非常突然的。 看到这些波形, 我们就可以理解昨天测量的结果了。
从示波器读出测量的电压数据。 对其进行积分, 获得电流互感器内部磁环中磁通量的波形。 根据积分结果来看, 磁环中的磁通量具有非常明显的饱和特点。 由此也验证了前面的结论。
▲ 图1.2.1 读取示波器中测量的电流互感器波形
▲ 图1.2.2 电压积分波形
下面给电流互感器输出增加一个负载电阻。 电阻阻值为 22欧姆。 测量该电阻上的电压。 电压波形为 正弦波。 说明增加负载电阻之后, 电流互感器磁环就没有饱和了。 这是因为负载上的电流抵消了原边电流产生的磁场。 使得内部磁场强度减小, 避免了磁环饱和。
▲ 图1.2.3 增加 22欧姆负载之后的输出电压信号
※ 总 结 ※
本文测量了一款电流互感器开路电压信号。 可以看到它的波形不是正弦波, 而是一些三角脉冲信号。 三角脉冲峰值达到了正负 150V。 反映了内部线圈磁环磁场呈现严重饱和特性。 因此, 使用该电流互感器需要按照它的铭牌上的要求, 连接20欧姆的负载电阻, 克服内部磁场饱和现象。
■ 相关文献链接:
● 相关图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