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设计指标
1.1性能指标
(1)输入电压:5-12V
(2)输出电压:24V
(3)输出电流:0.5A
(4)纹波电压:1%
1.2电路要求
(1)选择电路的拓扑结构
(2)完成主电路各元件的参数计算
(3)设计电源的完整电路
(4)选择电路中的元件
(5)完成电源的仿真工作
1.3型号设计
(1)电感的参数(电感值、额定电流、功耗)
(2)电容的参数(电容值、额定电压、纹波电流)
(3)电阻的参数(电阻值、额定电压、功耗)
(4)半导体分立器件(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功耗)
(5)元器件的型号
二、设计方案
2.1开环设计方案
2.1.1元器件参数计算
占空比计算
2.2闭环设计方案
2.2.1双闭环系统框图
下面是对系统框图的分析:
4.系统整体闭环分析:
双环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内环电流控制和外环电压控制实现对Boost电路的精准调节。
内环电流控制器主要负责快速响应和稳定输出电流,外环电压控制器负责精确调节输出电压。
框图中的每个模块和节点都需要详细计算其传递函数,确定每个环节的增益和相位特性,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2.2.2元器件参数计算
基本公式
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2.2.3传递函数的计算
通过具体参数代入,可以进一步简化并获得具体的传递函数表达式。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电流环和电压环的传递函数计算。
2.2.4传递函数稳定性验证
利用matlab脚本进行对所设计的传递函数进行稳定性验证
% 清空所有图形和变量
close all;
clear;
clc;
% 电流环传递函数
numerator_i = [1 10];
denominator_i = [0.0002639 1.1 10];
Ti = tf(numerator_i, denominator_i);
% 电压环传递函数
numerator_v = [1 10];
denominator_v = [16.5e-6 0.5 5];
Tv = tf(numerator_v, denominator_v);
% 电流环根轨迹
figure;
rlocus(Ti);
title('电流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 'FontSize', 14);
xlabel('实轴', 'FontSize', 12);
ylabel('虚轴', 'FontSize', 12);
grid on;
set(gca, 'FontSize', 12);
% 电压环根轨迹
figure;
rlocus(Tv);
title('电压环传递函数的根轨迹', 'FontSize', 14);
xlabel('实轴', 'FontSize', 12);
ylabel('虚轴', 'FontSize', 12);
grid on;
set(gca, 'FontSize', 12);
% 电流环频率响应
figure;
bode(Ti);
title('电流环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 'FontSize', 14);
grid on;
set(findall(gcf,'Type','line'),'LineWidth',2);
set(findall(gcf,'-property','FontSize'),'FontSize',12);
% 电压环频率响应
figure;
bode(Tv);
title('电压环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 'FontSize', 14);
grid on;
set(findall(gcf,'Type','line'),'LineWidth',2);
set(findall(gcf,'-property','FontSize'),'FontSize',12);
% 显示所有图形
drawnow;
运行代码得到结果如下:
稳定性分析:
1.电流环根轨迹
分析:
极点在实轴上,这意味着系统是稳定的,因为没有极点位于右半平面。
随着增益增加,极点沿着实轴向负方向移动,系统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2.电压环根轨迹
分析:
极点在实轴上且在负半平面,表明系统是稳定的。
随着增益的增加,极点沿着实轴向负方向移动,表明系统稳定性得到增强。
3.电流环频率响应
分析:
幅频特性图显示系统的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在低频段,增益较高,随着频率增加,增益逐渐减小。
相频特性图显示系统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相位在低频段接近0度,随着频率增加,相位逐渐下降。
系统稳定性:增益在高频段逐渐下降,表明系统能有效抑制高频噪声,增强系统稳定性。相位在高频段也逐渐下降,没有大幅度的相位变化,表明系统在不同频率下响应稳定。
4.电压环频率响应
分析:
幅频特性图显示系统的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类似电流环,在低频段增益较高,随着频率增加,增益逐渐减小。
相频特性图显示系统的相位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相位在低频段接近0度,随着频率增加,相位逐渐下降。
系统稳定性:增益在高频段逐渐下降,表明系统能有效抑制高频噪声,增强系统稳定性。相位在高频段也逐渐下降,没有大幅度的相位变化,表明系统在不同频率下响应稳定。
总结
根轨迹图:电流环和电压环的极点都在左半平面,并随着增益增加沿实轴向负方向移动,表明系统是稳定的,并且增益增加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稳定性。
频率响应图:电流环和电压环在低频段增益较高,随着频率增加,增益逐渐减小,显示了系统能够有效抑制高频噪声。相频特性图显示相位在高频段逐渐下降,表明系统在不同频率下响应稳定。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此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Boost电路系统是稳定的,并且在增益增加时稳定性进一步增强。频率响应分析显示系统在高频噪声抑制方面表现良好,响应特性稳定。
三、设计内容
3.1开环设计内容
3.1.1开环设计仿真电路图
该图展示了Boost电路的开环设计,主要元件包括电感、电容、MOSFET、二极管以及负载电阻。输入电压为5-12V,通过Boost电路升压至24V。
硬件设计:
电感选择:
电感值选择为263.9μH,额定电流至少为0.5A,选用具有低直流电阻和高饱和电流能力的电感器,以确保电路高效运行。
电容选择:
电容值选择为16.5μF,耐压值至少为24V,选用低ESR电容器,以降低纹波电压,提高电源稳定性。
MOSFET选择:
选用额定电流至少为0.5A,漏极电压至少为24V的MOSFET,考虑其导通电阻和开关速度,以降低功耗和开关损耗。
二极管选择:
选用反向恢复时间短、正向压降低的快恢复二极管,以减少开关损耗,提高电路效率。
开环设计分析:
通过仿真分析开环设计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验证电路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调整电感、电容、负载电阻等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3.2闭环设计内容
3.2.1闭环设计仿真电路图
该图展示了闭环设计的仿真电路图,增加了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模块,通过实时反馈调节占空比,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在24V。
软件程序:
PWM波生成:
采用FPGA或专用控制芯片生成PWM波,通过调节占空比实现对Boost电路的控制。PWM波的频率设定为100kHz,以确保电路在高频下工作,减少电感和电容的体积。
控制算法:
内环采用PI控制器调节电流,外环采用PI控制器调节电压,通过实时反馈调节占空比,确保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
闭环设计分析:
通过仿真分析闭环设计的控制效果,验证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稳定性和快速响应能力。调整PI控制器参数,优化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3.3元器件型号选择
电阻型号选择
47Ω电阻:厚膜电阻;贴片电阻;0603封装
电感型号选择
250μH电感:色环/插件电感;工字电感;插件,D9xL12mm封装
电容型号选择
16.5μF电容:聚丙烯膜电容(CBB);插件,P=52.5mm封装
二极管型号选择
DO-415封装
MOSFET型号选择
DFN-8(5x6)封装
FPGA型号选择
3.4电路PCB设计
使用立创EDA标准版设计PCB
PCB三维实物仿真图
四、调试结果分析及结论
4.1开环设计调试分析
4.1.1输出电压波形
初始响应:电压波形在初始阶段有明显的过冲和振荡。过冲峰值约为35V,随后振荡逐渐减小并稳定在24V。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电感和电容充放电过程中,尤其在系统启动时。
稳态响应:在达到稳态后,电压波形稳定在24V。这表明电路能够成功升压并保持设定的输出电压。
纹波电压:稳态下的电压纹波较小,目测在1%以内,符合设计要求。纹波小意味着输出电压在稳定后波动很小,表明电容和负载设计较为合理。
4.1.2纹波电压波形
4.1.3输出电流波形
初始响应:电流波形在初始阶段也有振荡,但幅度较小。初始电流振荡峰值约为0.8A,然后逐渐稳定在0.5A。电感电流变化相对较慢,这显示出系统启动时的响应过程。
稳态响应:在达到稳态后,电流波形稳定在0.5A。这说明电路能够成功维持所需的输出电流。
电流纹波:稳态下的电流也较为平稳,纹波较小。电流纹波的减小表明电感和滤波电容的设计较为合理。
4.2闭环设计调试分析
4.2.1输出电压波形
初始响应:
电压波形在初始阶段表现出快速上升,过冲峰值接近24V,几乎没有明显的过冲和振荡。这表明双闭环控制系统能够迅速调整并稳定输出电压。
波形显示电压迅速稳定在24V左右,说明系统的瞬态响应时间非常短。
稳态响应:
电压波形在稳态下保持非常稳定,输出电压稳定在24V,没有明显的波动或纹波。
稳态下的电压纹波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这表明双闭环控制系统在稳态下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纹波非常小,目测在1%以内,符合设计要求。纹波减小表明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4.3结论总结
开环控制输出电压:
初始响应:过冲峰值约为35V,随后振荡逐渐减小并稳定在24V。初始阶段的过冲和振荡明显,表明开环控制系统在瞬态响应时无法迅速调整和稳定输出电压。
稳态响应:电压最终稳定在24V左右,符合设计要求。
纹波电压:稳态下电压波形较平稳,纹波较小,符合设计要求的1%以内。
开环控制输出电流:
初始响应:过冲峰值约为0.8A,随后稳定在0.5A左右。初始阶段有明显的振荡,表明开环控制系统在瞬态响应时无法有效控制电流变化。
稳态响应:电流最终稳定在0.5A,符合设计要求。
电流纹波:稳态下的电流波形较为平稳,纹波较小。
双闭环控制输出电压:
初始响应:电压波形在初始阶段表现出快速上升,过冲峰值接近24V,几乎没有明显的过冲和振荡。双闭环控制系统显著减少了初始的过冲和振荡,表现出更好的瞬态响应。
稳态响应:电压波形非常稳定,几乎没有波动,保持在24V。
纹波电压:稳态下电压纹波几乎可以忽略,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对比分析
1.初始响应的改善:
开环控制:初始过冲和振荡明显,电压过冲达到35V,电流过冲达到0.8A。
双闭环控制:初始阶段的电压波形迅速上升并稳定在24V,几乎没有过冲和振荡,表明系统在启动时能够快速达到稳态。
2.稳态响应的提升:
开环控制:稳态下电压和电流均较稳定,但相较双闭环控制,响应速度较慢。
双闭环控制:稳态下电压非常稳定,输出电压保持在24V,几乎没有纹波,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3.纹波电压的减小:
开环控制:电压和电流纹波较小,但仍有一定波动。
双闭环控制:电压和电流纹波几乎可以忽略,系统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最终结论
通过对比开环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仿真波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初始响应:
开环控制系统在初始响应时,电压和电流都有显著的过冲和振荡,电压过冲达到35V,电流过冲达到0.8A。
双闭环控制系统在初始响应时,电压迅速上升并稳定在24V,几乎没有过冲和振荡,表现出更快的瞬态响应和更好的稳定性。
2. 稳态性能:
开环控制系统在稳态下电压和电流表现较为平稳,但相对双闭环控制,仍有一定波动。
双闭环控制系统在稳态下表现极为稳定,输出电压保持在24V,几乎没有纹波,显示出更高的稳态性能。
3.系统稳定性:
开环控制系统由于缺乏反馈调节,在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变化时,稳定性较差。
双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反馈调节,在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变化时,能够保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总结
双闭环控制显著改善了Boost升压电源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使系统在初始响应时更快达到稳态,并在稳态下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和低纹波。这对于实际应用中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要求非常重要,是优化系统设计的有效方法。
五、参考文献
[1]王寰宇.基于FPGA的数字Boost升压电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3.DOI:10.27280/d.cnki.gsdsu.2023.002177.
[2]金翔,李锐,范季强,等.非隔离Boost升压变换拓扑综述及其舰船应用展望[J].船电技术,2023,43(07):6-11.DOI:10.13632/j.meee.2023.07.019.
[3]褚磊,徐忠兰.基于UC3843芯片的升压变换器设计——以50w boost变换器设计与仿真为例[J].轻工科技,2023,39(04):74-78+103.
[4]韩芬.基于UC3842双闭环反馈实现开关电源[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23,(06):98-101.DOI:10.19950/j.cnki.cn61-1121/th.2023.06.017.
[5]李晶,吴新保,易建波,等.改进双闭环状态反馈的LCL逆变器控制策略[J].电力电子技术,2017,51(09):68-70.
[6]徐怡,王福林,叶健.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的声呐发射机逆变电路控制策略[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6,(02):28-30+37.
[7]谭雪菲,张英,杨春稳.基于EG3525的双闭环充电控制系统[J].煤矿安全,2014,45(10):93-95.DOI:10.13347/j.cnki.mkaq.2014.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