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如何实施组织的质量政策,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准备如何达到项目的质量要求。
1.7 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出:质量测量指标
质量管理计划相对比较模糊、笼统,不是很具体。质量测量指标专用于描述项目或产品详细的属性,怎么测量它、怎么才算标准、怎么才算符合要求。
比如:
-
按时完成任务的百分比
-
以 CPI 测量的成本绩效
-
故障率
-
识别的每日缺陷数量
-
每月总停机时间
-
每行代码的错误
-
客户满意度
-
测试覆盖度等
2. 管理质量
2.1 定义
把组织的质量政策用于项目,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主要做五件工作:
1) 让主要干系人确信将会达到质量要求,从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期望和需求。
2) 执行质量管理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项目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达到具体的质量测量指标和高层级质量标准。
3) 编制将用于控制质量的质量测试与评估文件。这是把质量标准和质量测量指标转化为质量测评工具(如质量核对单)。
4) 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提出变更,实施过程改进。
5) 根据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测量指标、本过程的实施情况,以及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编制质量报告。管理质量重视过程,不关注结果,它关注管理的过程,因为一个好的结果必然需要一个好的过程。
管理质量
2.2 管理质量的工具:数据分析(根本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确定引起偏差、缺陷或风险的根本原因的一种分析技术。RCA 用于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并解决问题,消除所以根本原因可以杜绝问题再次发生。因果图、树状图、关联图等工具常用于 RCA。
2.3 管理质量的工具:数据表现
(1)因果图:又称石川图(Ishikawa)或鱼骨图(Fishbone)“Why-Why”分析图
因果图
(2)直方图:用数字和柱形图的相对高度,表示引发问题的最普遍的原因,显示特定情况的发生次数。
直方图
(3)散点图:也叫相关图。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数据点越接近某斜线,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
散点图
2.4 管理质量的工具:审计
是用来确定项目活动是否遵循了组织和项目的政策、过程与程序的一种结构化且独立的过程。质量审计通常由项目外部的团队开展,如组织内部审计部门、PMO 或组织外部审计师进行。
审计的目标:
-
识别全部正在实施的良好及最佳实践
-
识别全部违规做法、差距及不足
-
分享所在组织和/或行业中类似的良好实践
-
积极、主动地提供协助,以改进过程的执行,从而帮助团队提高生产效率
-
强调每次审计都应对组织经验教训知识库的积累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