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116] :制造业企业的必备管理神器-ERP-为什么?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数字化、智能化下的需求,ERP是管理面和资金面的数字化、智能化的需要

目录

一、时代背景:制造业企业与智能制造

1.1 传统的制造业

1、概念

2、特点

3、面临的挑战:内卷严重

4、发展趋势

1.2 制造业的转型:数字化

1.3 制造业的转型:智能化

1.4 制造业的转型:无人工厂

1、智能化

2、无人工厂

3、智能化与无人工厂的关系

1.5 制造业的数据面、控制面、管理面的全面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1.6 工业4.0的特点

1. 互联

2. 数据

3. 集成

4. 创新

5. 转型 =》 制造业企业

二、为什么需要ERP(管理面的数字化、智能化)

1. 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

2. 管理流程的简化和优化:

3. 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4. 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5. 支持企业扩展和发展:

6. 跨部门和跨公司整合:

7. 提升竞争力:

三、附录:

1. 制造业企业的分类

2. 通信设备与激光器设备都是中下游制造业企业

2.1、通信设备

2.2、激光器设备


一、时代背景:制造业企业与智能制造

1.1 传统的制造业

1、概念

传统制造业是指以传统制造工艺与技术为基础,通过人工操作、电气控制与机械设备生产商品的产业。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2、特点

  1. 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依赖于大量的人工劳动力,人工成本较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劳动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使得企业难以通过简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迅速提升生产效率。
  2. 资源消耗较大:传统制造业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尤其是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其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工艺流程繁琐,浪费资源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3. 产品周期长: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生产周期也较长。这主要是因为其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组装,且需要进行繁复的手工操作。这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变得缓慢而复杂,难以满足市场对快速响应和定制化需求的要求。
  4. 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由于传统制造业的工艺和生产方式相对固化,其创新能力较弱。与现代先进制造业相比,传统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相对滞后。这使得传统制造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保持领先地位,也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

3、面临的挑战:内卷严重

  1. 高成本压力(制造的输入):随着原材料、劳动力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此外,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成本压力也使得传统制造业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2. 市场萎缩(制造的产出):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不断萎缩。其产品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销售下滑。
  3. 生产效率低下(制造的中间):由于依赖人工操作和较为简单的机械设备,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这导致了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利润大幅降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的快速响应需求。

4、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制造业正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并增强创新能力。同时,传统制造业也在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1.2 制造业的转型:数字化

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实质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部分。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灵活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了1.35万亿元,已全面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这表明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中的普及程度和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1.3 制造业的转型:智能化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工厂则是智能制造的具体实现形式,它通过集成、仿真、分析、控制等手段,为制造工厂的生产全过程提供全面管控的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工厂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强了制造的灵活性和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例如,通过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智能工厂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作业,减少了人工干预,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工厂可以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培育了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以及1万多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这些智能工厂在提升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4 制造业的转型:无人工厂

智能化与无人工厂是工业制造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释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归纳:

1、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的属性。智能化是建立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的媒体功能的全面升华,意味着新媒体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智能化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到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人民生活,还在国民经济等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能化包括:单一的设备(个人)、设备组成的设备群(团队)、以及整个生产管理和控制系统(社会)。

2、无人工厂

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无人工厂安装有各种能够自动调换的加工工具,从加工部件到装配以至最后一道成品检查,都可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无人工厂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实现生产过程的无人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机遇。

3、智能化与无人工厂的关系

  1. 技术基础:智能化和无人工厂都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为无人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推动了智能化的不断发展。
  2. 互为补充:无人工厂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智能化技术则为无人工厂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
  3. 应用领域:智能化和无人工厂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人民生活等领域。智能化技术不仅为无人工厂提供了技术支持,还推动了其他领域的智能化发展。而无人工厂则是智能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

总之,智能化与无人工厂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两个概念。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无人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而无人工厂则是智能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智能化和无人工厂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5 制造业的数据面、控制面、管理面的全面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数据面:产品本身、加工对象:精密、智能产品

控制面:自动化生产的产线:自动化 =》 数字化 =》 智能化

管理面: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手工=》线上 =》ERP

资金面:资金管理的自动化:手工 =》线上 =》ERP

1.6 工业4.0的特点

1. 互联

2. 数据

3. 集成

4. 创新

5. 转型 =》 制造业企业

柔性化、个性化生产是当今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特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对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的详细解释:

一、柔性化生产

  1. 定义:柔性化生产是以“制造系统响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生产方式与方法论。它强调对资源的广泛协调与有效利用,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与品质保障,以及对主体生产流程间的衔接效率与价值适配。
  2. 特点:
    • 适应性:柔性生产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包括产品种类、数量和交货期的变化。
    • 灵活性:柔性生产线可以实现多个品种的产品生产,产线适应的产品品种越多,其柔性程度就越高。
    • 高效性: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实现方式:
    • 精益生产:通过消除浪费、持续改进生产流程,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 并行生产:在同一时间段内生产不同产品,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 敏捷制造: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现快速交货。

二、个性化生产

  1. 定义:个性化生产是一种基于个体客户独特需求进行单件产品设计生产的生产模式。它强调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2. 特点:
    • 独特性:每个产品都是根据客户的独特需求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 多样性:个性化生产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包括颜色、尺寸、功能、外观等方面的定制。
    • 互动性:个性化生产需要客户的有效参与和反馈,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3. 实现方式:
    • 模块化设计:将产品分解为多个标准化模块,客户可以在标准模块中进行选择和组合,实现个性化定制。
    • C2M模式:消费者直接向制造商下单,制造商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进行生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成本。
    • 数字化和信息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们通过提高生产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二、为什么需要ERP(管理面的数字化、智能化)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在生产型制造业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实现管理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

以下是为什么需要ERP的几个关键原因:

1. 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

  • ERP系统能够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的数据集中存储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共享。
  • 这使得不同部门之间可以更容易地协作和沟通,避免了数据重复录入和不一致性。

2. 管理流程的简化和优化

  • 通过集成各个部门数据和报表,ERP系统简化了企业的管理流程,减少了重复劳动和错误。
  •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管理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3. 实时数据分析决策支持

  • ERP系统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帮助企业管理层随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指标。
  • 这些实时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帮助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

4. 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 ERP系统能够自动化和标准化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如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从而减少手工操作和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 通过集中管理企业的各项数据,ERP消除了信息孤岛,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了错误和延误。

5. 支持企业扩展和发展

  •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 ERP系统是一个灵活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

6. 跨部门和跨公司整合

  • ERP系统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的整合实时信息。
  •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协调不同部门和不同地点的资源,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7. 提升竞争力

  • 通过实现管理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ERP系统帮助企业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质量。
  • 这些改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ERP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实现管理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它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还能够简化和优化管理流程,支持企业扩展和发展,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附录:

1. 制造业企业的分类

制造业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产品用途分类
    • 消费品制造业:主要生产消费品的行业,如食品、饮料、烟草、服装、家具、家电、化妆品等。
    • 资本品制造业:主要生产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设备和机器的行业,如机械、电子设备、汽车、飞机等。
  2. 按生产方式分类
    • 离散制造业:生产的产品由许多零部件组成,且这些零部件的装配过程通常是离散的,如汽车、电子设备、家具等。
    • 流程制造业:生产的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制成,如化工、制药、食品饮料等。
  3. 按生产规模分类
    • 大型制造业企业:通常拥有大量的员工、设备和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大量的产品。
    •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员工数量、设备数量和生产能力相对较小,通常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
  4. 按技术水平分类
    • 高技术制造业:使用高度复杂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的行业,如半导体、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
    • 传统制造业:使用较为传统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的行业,如纺织、钢铁、造船等。
  5. 按所有制分类
    • 国有制造业企业:由国家或政府控股或所有的企业。
    • 民营制造业企业:由私人或私人集团控股或所有的企业。
    • 外资制造业企业:由外国投资者控股或所有的企业。
  6. 按产业链位置分类
    • 上游制造业:通常指的是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
    • 中游制造业:要生产中间产品或半成品的行业,如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等。激光器属于下游制造企业的加工设备的供货商,是下游制造业的加工设备的设备商,属于中游企业。
    • 下游制造业:主要生产最终消费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业,如汽车制造、家电制造、食品加工等。
  7. 按行业特点分类
    •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的行业,如纺织、玩具制造等。
    • 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进行设备购买和技术研发的行业,如半导体制造、汽车制造等。
    •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行业,如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

这些分类方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交叉和重叠的。根据具体的研究或分析需要,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分类方式来对制造业企业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2. 通信设备与激光器设备都是中下游制造业企业

通信设备与激光器设备在产业链中确实通常被视为下游制造业企业,具体表现如下:

2.1、通信设备

1. 产业链位置

  •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位置。
  • 上游产业主要包括五金和塑料材料供应商、加工商以及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以及通信设备零部件制造业

2. 下游应用

  •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通信运营商与通信设备集成商以及政府与公共安全、公用事业以及工商业等行业的具体应用。
  • 在电信运营服务方面,我国目前的电信运营服务市场呈三大电信运营商寡头垄断竞争。

3. 代表企业

  •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游作为整条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包含核心网络设备、接入网络设备和网络终端应用设备的制造等。
  • 该领域目前的代表上市企业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亨通光电和通鼎互联等。

2.2、激光器设备

中游:激光器

中下游:激光应用

1. 产业链位置

  • 激光器设备在激光产业链中通常也处于中下游的位置
  • 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光学材料、光学元件和器件、数控、机械等构成。

2. 下游应用

  • 激光器的下游则是激光加工设备,终端包含汽车、石油、航空航天等应用行业。

3. 代表企业

  • 下游公司企业如大族激光,其体量最大,覆盖面广,涵盖了行业的中下游,具有国内激光行业龙头的地位。
  • 其他还包括正业科技、锐科激光、亚威股份、光韵达和海目星等,它们都在激光技术及应用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通信设备和激光器设备在产业链中均处于下游制造业企业的位置,其上游产业提供原材料和组件,而它们则负责将这些原材料和组件转化为具体的设备或产品,满足下游行业的应用需求。

  • 7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