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618-基准电路仿真】【进行中】【有部分细节待继续分析】

文章详细描述了IC618电路的仿真过程,关注电源电压范围、温度补偿、电阻微调以及实际运放电路的性能比较。作者分析了电路的稳定性、误差来源和优化可能,包括电源电压对基准电压的影响以及运放选择对增益的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先完成基本结构的实现,不考虑电源电压

1)电路结构

使用的是吴老师视频里的电路,在这篇回答提到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偏置电路部分,参数设计过程已经在这篇文章中给出,不再叙述:
【IC618-偏置电路仿真】【要求电源电压2.7V~3.3V】【进行中】
基准电路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取晶体管发射极面积比1:8,上方电流镜比1:8,如果按照温度系数比为23计算,右侧电阻应为13.75 k Ω k\Omega kΩ,但实际仿真表明,使温度系数归零的比值约为16,微调电阻至8.7 k Ω k\Omega kΩ,实现系数归零。

有意思的是,右侧BJT-Diode压降为0.79V,但最终结果仍然稳定在1.2V左右,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待分析。

2)仿真

扫描不同vcc(3.3V~5V)下,基准电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直到电源电压达到4.27V时,特性趋于稳定
和文章【IC618-偏置电路仿真】【要求电源电压2.7V~3.3V】【进行中】中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一致:
即:从地开始,共计上升了:0.8(BJT-diode)+ 3Vgs + Δ \DeltaΔ =0.8+3.5=4.3V,3.3V电源无法满足
·详细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果分析

可以看到,
1、通过温度补偿机制消除了误差后,仍有非线性误差保留,差值约为2.2mV。
这部分的误差消除需要进一步分析。
2、电源电压的变化仍会引起基准电压的变化,变化率约为 6.1‰,即电源电压每变化1V,基准电压变化6.1mv,即1.23V的基准电压变化了0.5%。

2、限制电源电压为2.7V~3.3V时,电路设计

1)理论分析

采用运放构建等电位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左侧电阻上为PTAT电流,右侧 R 2 R_2 R2上方由于叠加 V B E V_{BE} VBE,故适当调整晶体管发射极面积比以及电阻比,可以得到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参考电压。

电源电压最低值分析:
左支:(BJT-Diode)0.6 + ( V R 1 V_{R1} VR1)<0.1V + Δ \Delta Δ = 0.8V
右支:(Vref)1.2 + Δ \Delta Δ =1.4V
运放工作电压。

取三者最大值。即为最低电源电压,可以看到,远小于前面所述基本结构。

2)基本仿真分析,先采用理想运放进行仿真(注意!下文最开始存在晶体管之比反掉的情况!后续仿真异常才发现此问题!)

器件选取为analogLib库中的vcvs,(最开始找了半天找到了一个ahdlLib库里的opamp,发现不会用。。。测试都跑不起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用起来很简单,左边是同相反相输入端,上面是输出端,下面接地就好。(上下是不是差分输出啊,没试)。可以调节增益,不用接电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跑了下直流仿真,输出电压不对,才300mV,检查下PMOS管状态:
region4 ,breakdown了。。这是什么区域?从来没见过,哪地方出问题了呢?
仔细看,PMOS栅极电位是54V。。这肯定击穿了,但是不对啊,按照吴老师的视频,这应该有两个反馈通路,怎么会开环(或者是正反馈占据主导)了呢
调整运放最大输出电压为10V试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果然还是开环(或者是正反馈占据主导)了。
找到问题了,下面的晶体管之比搞反了,应当把集电极面积大的晶体管放在电阻所在支路,因为该支路电流略偏小。

这里面涉及的细节还需要仔细分析下为什么。

经理论计算:
V R E F = V B E + ( R 2 R 1 l n N ) V T V_{REF}=V_{BE}+(\frac{R_2}{R_1}lnN)V_T VREF=VBE+(R1R2lnN)VT
其中, V B E V_{BE} VBE的温度系数约为-2mV/°C(不准), Δ V B E \Delta V_{BE} ΔVBE的温度系数约为0.087mV/°C
故,计算可得 R 2 R 1 \frac{R_2}{R_1} R1R2 约为11,
又考虑每支路限制5 μ A \mu A μA,故由
I = V T l n N R 1 I=\frac{V_TlnN}{R_1} I=R1VTlnN
R 1 R_1 R1为10 k Ω k\Omega kΩ,则 R 2 R_2 R2为100 k Ω k\Omega kΩ

(这里电阻似乎太高了一点,180nm工艺甚至需要2个电阻才能实现,有没有什么优化方法?)(好吧,是对版图的理解有误,这个问题不大)

【1】微调后,仿真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两条直线分别是左右两条支路的电流,上为左,下为右。
可以看到,随温度偏差,最大电压差为4.3mV.

【2】为了减小电流失配,在左侧也加入 R 2 R_2 R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微调电阻后仿真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电流失配已经消失,但电压差值仍在4mV以上。

是否还有优化方法呢。

【4】加入电源2.7V~3.3V扫描:

60dB时:
可以看到,电流无明显变化,基准电压相对变化5.69m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8dB时(即开环增益26915倍):基准电压相对变化0.21m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结合实际运放电路进行仿真,要求该运放电路最低电源电压不可超过2.7V,

1、差分输入,同相端,高阻输入几 k Ω k\Omega kΩ,反相端,低阻输入。
2、输出端高阻,没有电流驱动需求。下面开始设计所需运算放大器。

【1】电路设计

采用写的这篇文章【IC618】【基准源内部运放搭建及仿真】【进行中】
中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间的是一个运放架构,构造等电位点,
注意!!!:注意运放的极性!要保证同相端在高阻处!刚开始搞错了运放的极性,输出一会正常一会异常。

【2】扫描电源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电压跨度约为3.2mV。

电源2.7V~3.3V变化时,压差变化0.11mV。这一点的提升应该是增益的提高带来的。这个运放增益为88.6dB,超过上面使用的理想运放60dB。

(为什么上面使用理想运放88dB是0.21mv,这里使用实际半理想运放是0.11mv?)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尾电流源问题

上述设计中,尾电流源是用理想电流替代的,需要实际的偏置电路提供电流
问:能否用基准电路拉出电流?
仿真表明不可行,这里应该存在一个启动问题,没有尾电流运放不能正常工作,运放不能正常工作则偏置电路不工作,则无法拉出尾电流
问:怎么解决?
暂时不知道。先用简单偏置电路替代着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就是这个电路。
拉进去,看看效果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微调下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电源电压,压差为2.1mV
电源电源2.7V~3.3V,压差为3.1mV。这个变化应该来自于运放尾电流的变化。

单独给偏置的代价是功耗增加了两路,面积也增加了。
解决方案待研究。

  • 9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