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整原理图-图纸的大小
打开Properties选项卡,调整图纸的参数。
2、原理图查找位号快捷键
J+C
3、对元器件参数的管理
Comment:此处参数和Value保持一致,直接使用“=value”。
Description:一般填写元器件的型号、精度、封装、耐压、电流等详细的参数。因为个人还没有找到可以和Parameter相关联的方法,所以建议不填写任何内容。
Parameter:此处内容主要是对参数分类管理,比如目前我所在用的分类有
Type:元器件种类
Value:型号、值
Tolerance:精度
Rated_Voltage:耐压
PCB_package:封装
子类:贴片/插件
Descrip:型号、电压、电流、体积等参数
只保留这几种类型,其他的都删除掉。
如果还有其他的类型,可以再新建一个类型。比如有的BOM会有"贴/不贴"的类.
在添加Description类目时,注意这里的名称不能写全程,不然最后会添加失败。
添加成功后,如下图所示: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你在检查原理图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表格中检查全部的参数信息,而且不影响BOM表的输出。
打开参数管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位置。
4、原理图导出BOM和相关注意事项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制作一个BOM模板,方便我们以后导出BOM就可以直接使用。
注意表格的格式是.xlt。
另外BOM导出的时候,要在设置里面把我们想要的数据显示出来。如下图所示,要将框2中的数据,打开显示并拖入框1中。
目前建议把这些都拖进来,进行对比查看,检查无误后,再把不需要的类目删除掉。
建议位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排列,这样核对BOM的时候,比较好找。
注意BOM在导出的时候,只区分Value的值,所以最好将相同数值,不同精度或者不同封装的在Value中就做好区分。
这里做要求的目的是,当原理图转换成PCB时,只有Value会被转到PCB当中,等后续我们焊接时,使用交互式BOM时,这些Value相同的器件会对我们造成干扰。
例如 10K/1%/0402; 10K/5%/0402; 10K/1%/0603; 10K/5%/0602。
如下图所示,就是把Value相同的数据合并在了一起。
这其实是由于右边的Columns所决定的。尽可能的划分多类目,也可以把这些区分开来。
需要注意的是,仅把显示的开关打开,分类是不会生效的,只有拖到上面来才会进行分类。
比如下图这个,就按照精度做了一次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