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啦,人力成本预算怎么做?

本文介绍了如何做好企业的人力成本预算,分为定编制、定标准、定总额三个步骤。定编制涉及确定人员数量,考虑人员流动率和招聘计划;定标准是明确不同员工的人力成本,包括固定和浮动成本;定总额需与财务沟通,确保符合利润目标,并可能需要二次核算。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并控制成本。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0年就快结束啦,相信不少HR都有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做下一年的人力成本预算。

简单来讲,人力成本就是指所有用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成本费用,要想做好企业的人力成本预算,则可以通过三大步骤来完成,分别是定编制、定标准、定总额。

一、定编制,确定人员数量

人员的数量是影响人力成本预算的基础因素,HR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核定下一个年度里企业人员的数量,如盘点企业当前的人员数量、确定企业明年的人员需求等。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企业过往的人员流动率,进一步调整未来的人员需求量,并且根据企业内部的培养/晋升计划,初步明确企业在下一年里的外部招聘计划、内部晋升/调配计划等。

二、定标准,确定人员成本标准

虽然确定了明年的员工数量,但因为员工的岗位和级别不同,要承担的人力成本也不同。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理清不同员工的人力成本标准分别是多少。

首先,人力成本有固定人力成本与浮动人力成本之分。

固定成本指的是员工的无责任底薪或固定的福利和保障,这类成本跟员工的数量直接关联。

而浮动成本指的是绩效、奖金、佣金等,跟员工的数量、员工业绩情况、企业业务情况都有关联。这些都需要HR去跟各部门负责人落实、确定。

除此之外,现有人员与变动人员也要分别进行成本测算。

现有人员是公司目前已经有的人员数量,预估一年内都不会有变动的;而变动员工,指的除了外部会招聘进来的员工,还有内部可能会调配岗位/职级的员工。

三、定总额

与此同时,在预算核定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公司财务沟通,了解为了达成公司的最终利润目标,人力成本总额费用的控制底线是在哪里。

当发现财务的要求与我们前期的核定总额间有差距时,就要去做二次核算,哪些是可以收紧的,哪些是必须保障的。

通过前两步的人与标准的核定,我们可以得出一份人力成本总额表,然后根据企业发展策略和财务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归根结底,HR做人力成本预算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使投入的人力成本能够获取更好的回报。

而为了更好地控制人力成本,有的企业会选择劳务派遣或劳务外包的用工方式,在做人力成本预算时,只需要把这部分成本按照其它成本总额进行核定,计算在内,将原本不可控的成本和风险可视化,并且有效转移用工风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