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国外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Sanctuary AI】创始人兼CEO Geordie Rose被辞去CEO职务的消息,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商业化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离职!千台量产能否如约完成?
文章中,小编有分析【Sanctuary AI】在技术、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进程层面都领先于大部分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甚至走在行业前列。
目前国外媒体已经爆出公司已开始进行裁员。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国外人形机器人企业【Agility Robotics】在完成1.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后商业化再进一程,与德国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集团】达成战略投资和协议,舍弗勒对公司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同时,将从Agility Robotics购买大量人形机器人,用于整个舍弗勒全球工厂网络。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1.5亿美元融资后,又获新订单,这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做对了什么!!
【Agility Robotics】在今年也经历高层变动和裁员,最终涅槃重生,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公司;文章中,小编有对比两家企业,并分析【Agility Robotics】商业化原因。
整体而言,【Agility Robotics】公司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不处在行业头部,技术层面不如【Sanctuary AI】,旗下第四代人形机器人Digit甚至目前没有接入通用大模型,而助力其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并完成大额融资晋为独角兽的原因更多依赖于场景突破。
2024 年人形机器人最具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具身智能领域,LLM多模态大模型的发展给机器人产业带来新一轮的机遇,通用人工智能(AGI)给人形机器人带来巨大变革。
然而,以OpenAI为首的顶级模型目前迭代速度放缓,GPT-5迟迟未发;国内大模型公司面对的牌局也愈发艰难,高昂估值的“六小虎”们,面对着各种声音——AI应用同质化、尚未跑通的商业模式;近期整个行业都在讨论:大模型的Scaling Law是否失效了?
大模型发展受阻,通用人工智能还有未来?
伴随软件算法层面,硬件设施也是诸多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公司无法逃避的问题。
2024年6月13日,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首次谈到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原型很容易,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到初创公司难点(总结):1)大量0-1设计,包括电机、变速箱、传感器、电力电子设备;2)需要顶尖的工程师以及技术积累;3)需要高效、节能的推理计算机;4)需要强大的AI能力;5)需要非常擅长大规模制造。
10月24日,特斯拉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表示:我们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所有必要条件的公司,因为其他公司缺少人工智能大脑,缺少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的能力,而特斯拉拥有超级计算集群Cortex。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马斯克: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公司
11月6日,马斯克针对人形机器人量产问题给出更具体答案,在“X”平台发文表示:“Optimus 已经在工厂里执行一些任务,其能力范围正在迅速扩大;迄今为止,最困难的部分是改进Optimus的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构建复杂的供应链,以便能够大批量生产。”
11月6日,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中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让我想到小米董事长雷军之前提到,将拿出1000亿来造车),如此朴实无华。
往期文章,小编有从AI、算力、数据、工程化能力、制造能力、整合能力、资金等多方面分析人形机器人量产卡点。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量产核心卡点分析:AI、算力、数据、工程化能力、制造能力还是...
今日,着重盘点国内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商业化进展。
一位接触过特斯拉团队的投资人说,整个自动驾驶需要面临的技术复杂度还远不如人形机器人的一只手;人形机器人虽发展多年,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引起资本追逐,其实是在2023年;特斯拉Optimus首次亮相是在2022年10月,国内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也基本都在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形机器人真正意义上发展才短短两年,然而自动驾驶已发展近7年,目前仍没有达到预期;而作为技术更为复杂的人形机器人赛道,意味着需要更长周期来实现商业化。
小编有看到诸多顶级VC机构合伙人访谈,普遍都认为人形机器人是长周期赛道,短时间无法实现批量商业化,现阶段更关注团队配置和能力体系搭建。随着国内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忽视技术过度炒作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接连宣布量产时间,值的我们停下来想一想,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是不是过度操作?
全球范围内,国内拥有最多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据小编团队最新整理报告,国内企业数量已超100家,其中初创企业占比5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拥有最多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企业,而真正实现商业化突破的为零(类似优必选与主机厂建立合作,旗下Walker S进入车间试训)。
-
本次着重盘点一下国内人形产品商业化近况(从实际买入方展示,不看企业宣传):
Top 1:宇树科技 -Unitree H1(科研院校场景,全球商业化王者)
2023年8月,公司宣布Unitree H1可预订采购;
宇树科技依托旗下人形机器人Unitree H1产品,是当前To G场景王者;2023年8月,H1开启预订采购后,获得多起科研院校订单,目前有展示宇树人形机器人H1产品的买方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UCSD)、麻省理工学院(MIT)、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等;目前ToB场景还仅限于AI公司,目前有展示H1的买方有:英伟达、具身大模型初创公司Skild AI,据知情人透露,OpenAI也有采购。随着9.9万起售的中型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发布,会进一步巩固在To G场景优势,但随着更多玩家切入(如卓益得旗下X02-lite、众擎机器人旗下仅售3.85万SA01)。
[宇树科技]是目前少有的通过销售旗下双足人形机器人实现营收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双足机器人出货量最多企业,尤其是海外市场是,据官方透露销售量已超过百台。
但目前仅仅是针对科研场景 纯粹的卖硬件本体,更多原因是产品先发和供应链价格优势,后续产品难以起量;现阶段宇树科技也在寻求工业场景突破,蔚来车间有放置一个H1和一个四足机器人Go1,但多是展示作用,并没有实际运用。
目前Unitree H1 和 G1可以摘公司官网和京东上直接下单购买,这也意味着ToC场景买家可以直接购买,但仅是大玩具,没有实际价值,适合机器人爱好者。
据斯坦福大学HumanPlus项目团队,公布项目BOM清单清单,其中购买Unitree H1价格为8.99万美元。
Top 2:傅利叶智能 -GR-2(同宇树一样)
2023年9月26日,公司宣布GR-1于开启预售;
现阶段GR-1产品销售对象也主要针对科研院校,目前有展示GR-1产品的买方有:UCSD、MIT、英伟达、具身大模型初创公司Skild AI等;目前商业落地场景和宇树一致,官方透露,已销售百台。
Top 3:优必选 -Walker系列
据招股书信息显示,2021-2023年,优必选Walker人形机器人累计卖出了10台,收入共计5980万元;
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目前属于战略合作阶段;截至今日,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一汽-大众青岛分公司、奥迪一汽等汽车企业,3C企业富士康、物流企业顺丰,健康医疗领域麦迪斯顿在内多家企业合作。
公司并表示:目前已获得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将于今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小规模量产交付。但是单纯从2024WRC现场演示视频来看,目前谈商业化为时过早。
需要普及一个概念,战略合作并不等于售卖,仅仅作为一个试点,试点又可认为是场景探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而且部署人形机器人数量从未有厂家透露,抛去数量的合作公告本身就是一种炒作;若深究数量,大概率是个位数(不超过5个)。
-
有与企业侧建立战略合作,但现阶段购买方并没有展示:
Top 1:乐聚机器人 -“夸父”系列
-
2023年12月,乐聚与海尔机器人达成了战略合作;
-
2024年3月,乐聚与海尔机器人联合展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服务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
2024年5月,中国移动携手乐聚,共探“AI+产品与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
2024年6月,乐聚机器人与江苏亨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官方透露,已销售百台,主要买方是科研院校。
Top 2:智元机器人 -“远征”系列
-
2024年3月,临港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达成了采购机器人产品的意向协议;
-
2024年5月10日,与「均普智能」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伙人兼营销副总裁姜青松会后接受采访表示:预估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2今年发货量约200台,轮式人形机器人远征A2-W则在100台左右,其他型号暂未安排发货计划;并表示:订单数量是够的,具体发货量还要看我们的产能。
Top 3:开普勒机器人 -“先行者”系列
2024年6月,与新加坡SIMPPLE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宣布有多起订单待交付,却没有展示战略合作或购买方声明的有:
-
「天链机器人公司」携旗下人形机器人T1参加2024德国汉诺威工博会,公司称:“收获多份订单”;
-
「开普勒机器人」CEO胡德波介绍现在全球意向订单大概在数百台,已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卓益得机器人」目前产品到达小批量试产阶段,有多所院所已经成功排单交付;
... ... ...
接下来小编将从软件算法、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层面,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从现阶段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乱象。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