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版:
部分学生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啰嗦版:
我工作学校的很多学生非常努力,和社会普遍认为的并不一样,但是很多情况下这种努力回报率或者说收益非常低。
部分学生用无休止的忙碌来麻痹自己,非常让人心痛。
这么忙碌包括忙着刷题,也包括通宵打游戏。
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就这样蹉跎掉了。
只能说时代不同,“吃人”的方式也变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描述吃人的文章是《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了对未来(尤其是孩子们)的忧虑和对封建思想的愤懑。文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文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和虚伪,表达了鲁迅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渴望。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标志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和现代文学的开端,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旧文
苦哈哈
您所描述的现象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并不罕见,很多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付出极大的努力来追求好成绩或满足某种期待。然而,这种努力并不总是能带来相应的回报,甚至有时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关于学生用无休止的忙碌来麻痹自己的问题,这可能与他们的自我认知、应对压力的方式以及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有关。一些学生可能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忙碌和努力,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获得他人的认可。然而,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容易导致身心疲惫。
其次,关于刷题和通宵打游戏这两种行为,它们虽然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实际上都反映了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的一种逃避机制。刷题可能是为了应对学业上的压力,而通宵打游戏则可能是为了寻找一种暂时的放松和逃避。然而,这两种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和焦虑。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学会合理应对压力。
- 优化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盲目地刷题或熬夜。同时,教师也可以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建立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为学生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 引导健康休闲:鼓励学生参与有益的休闲活动,如运动、阅读、艺术等,以平衡学习和生活,减轻压力。
总之,改变学生无休止忙碌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习方式、建立支持系统和引导健康休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压力,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