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佳-E-PUCK2分布式单体智能集群协作机器人

E-PUCK2群体智能协作系统介绍

E-PUCK 2.0(伊普克)嵌入式机器人是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开发小型移动式机器人,已在国内外上百所高校和研究院在使用,例如斯坦福、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并有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FreeCheck等核心期刊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体智能机器人已经不能满足不断提高的控制系统性能需求,多智能体机器人协同控制以其更好的智能性和自适应等优势,逐渐成为机器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式控制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多智能体协同的系统设计方法,在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E-PUCK分布式群体智能特点 

E-PUCK2.3分布式群体智能协同系统架构 

  1. 上位机:作为辅助调试设备负责远程监听所有机器人的信息,用于数据统计与分析,优化集群算法;
  2. 无线通信系统:负责上位机与机器人建立无线连接,给机器人发送起始信号,实时接收机器人状态信息等;
  3. 驱动控制层:负责机器人运动、状态显示和传感器数据采集等功能;
  4. 核心算法层:负责采集机器人运动控制层和通信层传回来的信息,通过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行复杂运算以及处理交互信息;
  5. 信息交互层:机器人彼此之间通过12组红外传感器实现与邻域机器人的通信,获得与邻域机器人的距离与方位信息;
  6. 视觉处理层:采集机器人周围图像信息,可以识别机器人或障碍物,以及进行场地边界识别等信息;
  7. 通过鲁棒四边形分布式网格定位法和信标定位法,所有机器人具有一致的共享坐标系,各个机器人在此坐标系内通过局部感知、自主决策、相互协调等完成特定任务。

群智能研究主要课题及方向

智能蚁群算法

人员自然流动算法

群居活动聚类算法

仿生机器人学优化算法

自主决策与远程控制算法

病毒传播模型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验证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机器人协同合作算法

E-PUCK2.3自主机器人介绍

通过提升E-PUCK2.0机器人配置,增加PI-puck核心控制板、红外测距模块以及360°环视摄像头,使得机器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近距离彼此位置感应能力、距离探测能力以及身份识别能力,为实现大规模分布式集群控制究提供硬件基础,可完成多机器人之间的编队与避碰控制。

 

 

 

 

核心控制板配有树莓派zero w可以运行Linux操作系统,提升E-puck2机器人算力,可以验证神经网络算法研发。

技术参数:

采用树莓派Zero W核心处理器;

配有16G micro SD;

内置标准的Linux运行系统;

2个RGB LED状态指示灯;

1个数字麦克风;  

1个1W扬声器;

支持充电墙自动充电和USB充电;

6个I2C接口、2个ADC输入接口;

 

该模块包括12对红外发射与接收传感器,MAX感应距离可达80cm,可以在没有其他集中控制或外部定位设备控制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人对四周有效通信范围内的角度、距离感知,以及彼此信息交互。

技术参数:

采用MicroChip dsPIC33F系列核心处理器;

12对红外发射/接收传感器;

红外模块角度分配约30°;

MAX 测距范围约80cm;

支持I2C和RS232两种通讯模式;

电压范围:2.5 V至6 V;

1个TV Remote 接收器 ;

1个档位选择开关;

 技术参数:

VGA 彩色摄像头;

360°环视抛物面镜;

最高支持1080P 30fps;

兼容Pi-puck连接树莓派Zero W;

支持OpenCV图像处理、斑点、颜色和光线检测。

 

 提供技术资料

  • 提供机器人端与群体智能协作系统的通信协议。
  • 提供机器人模块目标速度控制接口
  • 提供机器人模块目标角度控制接口
  • 提供机器人单体避障算法与demo
  • 提供机器人群体队列保持算法demo
  • 提供机器人跟随算法demo
  • 协同感知算法demo   

产品配置清单

 

                          备注:可根据实验内容增减机器人数量!

群体智能实验案例

 

 国内部分应用学校

 最新参考文献

Oh, H., Shiraz, A. R., & Jin, Y. (2018). Morphogen diffusion algorithms for tracking and herding using a swarm of kilobots.Soft Computing,22(6), 1833-1844.

Agrawal, M., & Glotzer, S. C. (2020). Scale-free, programmable design of morphable chain loops of kilobots and colloidal motor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7(16), 8700-8710.

Zhong, V. J., Umamaheshwarappa, R. R., Dornberger, R., & Hanne, T. (2018, March). Comparison of a real kilobot robot implementation with its computer simulation focussing on target-searching algorithms. In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utonomous Systems (ICoIAS)(pp. 160-164). IEEE.

Holland, J., Griffith, J., & O'Riordan, C. (2018, April). Evolving collective behaviours in simulated kilobots. InProceedings of the 33rd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pp. 824-831).

Miquel Kegeleirs, Giorgio Grisetti, and Mauro Birattari. Swarm slam: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rontiers in Robotics and AI, 8:23, 2021. [ bib | DOI | http ]

Eduardo Castelló Ferrer, Thomas Hardjono, Alex Pentland, and Marco Dorigo. Secure and secret cooperation in robot swarms. Science Robotics, 6(56):eabf1538, 2021. [ bib | DOI | arXiv | http ]

Qihao Shan and Sanaz Mostaghim. Discrete collective estimation in swarm robotics with distributed bayesian belief sharing. Swarm Intelligence, Sep 2021. [ bib | DOI | http ]

Ken Hasselmann, Antoine Ligot, Julian Ruddick, and Mauro Birattari. Empirical assessment and comparison of neuro-evolutionary methods for the automatic off-line design of robot swarm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4345, Jul 2021. [ bib | DOI | http ]

Tohid Kargar Tasooji and Horacio J. Marquez.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in mobile robots using

event-triggered mechanism: Theory and experi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ages 1--13, 2021. [ bib | DOI ]

Yahya Muhammad Adam, Nohaidda Binti Sariff, and Nasir A. Algeelani. E-puck mobile robot obstacles avoidance controller using the fuzzy logic approach. In 202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Enterprise (ICSCEE), pages 107--112, 2021. [ bib | DOI ]

Pranav Kedia and Madhav Rao. Gengrid: A generalised distributed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al grid for swarm robotics. In 202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ICRA), pages 1910--1917, 2021. [ bib | DOI ]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