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的逻辑体系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提升生产成本管理水平是永恒的主题,但想要做好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引起高成本的原因错综复杂,如果缺乏严谨的梳理、科学的执行步骤,就容易“翻车”。做好成本管理既需要专业的知识,又需要严密的逻辑体系。

1、成本标准制定方面

成本标准是在生产过程的度量衡,涵盖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项目。但是为了满足成本的精细化管控,必须将这些指标进一步拆分,拆分方法如下:

指标分解法

大指标太泛可以化成中目标,中目标还不够具体就化成小目标。在成本标准制定方面,试着按照部门、岗位进行分解;再细化点还能根据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工序进行分解。

预算法

先从实际出发制定出预算,再在预算的基础上分配各部分的成本。比如通过半年度生产计划来制定季度或月度预算开支费用,并把它当做成本管控的标准。

定额法

定额可以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即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在生产管理中,材料消耗、工时都能建立定额,通过定额管控就能把成本控制进行具象化。

制定成本标准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进行充分调查和科学计算,在考虑成本的同时还要兼具考虑相关的经济指标关系,综合衡量,避免片面。

2、成本费用监督方面

制定了成本标准后不是执行了就完事了,还有对各环节进行及时监督与分析。成本日常监督的主要方面有:

(1)生产资料

车间设备员要按相关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做到不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技­­­术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供应部门人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质实行限额发料,详实执行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标准的执行。

(2)人力工资

这部分主要来源于车间生产人员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奖金、津贴等监控控制。另一方面来自于生产调度人员对车间内部作业的合理安排,如投产、派工、加班等。其中,车间劳资员负责这些指标的核算和控制,如有偏差需找出原因。

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分为制定成本标准和监督成本费用两方面,这两个基本面的管控是实现精益生产完整流程的必经之路,而如果能细化每一项流程中包含的诸多细节,在控制过程严格执行,就能帮助企业进一步迈向精细化管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 人 工 智 能+ 制 造 " 产 业 发 展 研 究 报 ——概念、趋势与互联网赋能机会 2018年6月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1页。 目录 "人工智能+制造" 的现状 "人工智能+制造" 的概念 互联网助力 "人工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制造" 的影响 01 02 03 04 05 06 "人工智能+制造" 政策借鉴 加快推进 "人工智能+制造" 对策建议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2页。 "人工智能+制造"的概念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如何"+"制造 01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3页。 为什么要研究"人工智能+制造"? 工业困局 信息革命 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 赚了利润但丢了就业,且 贸易逆差 发展中国家:产业低值化, 赚了收入和就业,但丢了 利润和环境 算据:大数据 算力:云+边缘计算 算法:深度神经网络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 业效率提升提供了可能 英国:高价值制造人工智能 发展计划 美国: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回流 德国:工业4.0 日本:机器人新战略、工业价 值链、社会5.0 中国:中国制造2025、新一 代人工智能规划 ……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4页。 概念三问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5页。 问题1:什么是人工智能? 本田的人 行机器人 ASIMO 波士顿动力的自主机器狗 DeepMind的围棋阿法狗 DeepMind模拟老鼠网格 细胞的定位与导航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6页。 历史:理论+专家系统 符号主义 (逻辑) 联结主义 (仿生) 行为主义 (控制)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7页。 当前:大数据+深度学习 深度神经网络 大规模、无监督、多层次 非结构数据处理突破(图像、语音) 算法突破 算力飞跃 互联网50亿连接,积累了海量数据(主要是人) 物联网500亿连接,开启更大规模数据的来源: 机器、政府、生物、环境…… CPU->GPU->TPU,计算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云+边缘计算,低成本、海量计算资源 光刻等技术进一步发展,芯片越来越小,端处 理能力持续提高 算据激增 ImageNet大赛 2014:Google-22层 2015:MS-152层 2016:商汤-1207层 错误率:6.7%->3.6%->3.1% 年增长率47% 2017年超10EB/月 TPU速度=15-30倍GPU GPU速度=1-3倍CPU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8页。 未来:小数据+大任务 当前:"大数据、小任务" 海量数据 局部、特定问题(如计算下棋落 子的位置) "暴力"计算 未来:"小数据、大任务" 少量数据 全局问题独立闭环(如像人一样 到场-落座-下棋-离场) "精确"计算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9页。 问题2:什么是"人工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10页。 "人工智能+制造"简史 历史:专家系统辅助制造 20世纪60-80年代,根据"知识库"和"if-then"逻辑推理构建的"专家系统",在矿藏 勘测、污染物处理、太空舱任务控制等方面得到初步应用 专家系统实际上只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环节和流程的分析和自动化,对于错综复杂的现 实问题只能提供有限的辅助参考 当前:深度学习优化制造 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融合应用,逐步实现对制造业各流程环节效率优化。主要由工业物联网 采集各种生产数据,放到云计算资源中,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处理后提供建议甚至自主优化 未来:人机融合协同制造 机器和人将重新磨合成新的相互配合、补充、协同工作的平衡关系。未来智能制造将以人为 中心,统筹协调人、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的综合集成大系统,即"人-信息-物理系统" (human-cyber-physical systems, HCPS)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11页。 问题3:人工智能如何"+"制造? "人工智能+制造"魔方体系 技术范式 数字化:可编程 网络化:可协同 智能化:可自主 生产组织 工厂:生产单元自主 企业企业各部门协同 生态:供应链+客群连接 价值形态 产品:人性化功能 制造:人机协同生产 服务:个性化服务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12页。 "人工智能+制造"的现状 产业规模 典案例 面临挑战 02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文共46页,当前为第13页。 产业结构:从单一链到嵌套网 嵌套网 单一链 物体<->数字体 物体与数
智能制造基本概念解读 前言 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三大国家战略虽在表述上不一样, 但本质上异曲同工,核心都是智能制造。2017年用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也正 式更名为"智能制造事业部",以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但是,智能制造尚 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目前国际和国内还没有关于智能 制造的准确定义。在用友公司内部也没有明确的关于智能制造的定义.为此本人查阅了相 关资料,并将学习过程中的摘录及笔记整理成本文,以供大家进行概念普及。由于时间 紧迫、资料有限,错误及疏漏难免,望大家积极反馈(hhp@yonyou。com),以便及时修 正。 1。 智能制造的概念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 智能制造,以带动各个产业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通知中明确了五大工程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智能 制造工程为五大工程中的其中一个。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6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智能制造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智能制造是 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 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生 产方式。推动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 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并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众创、众包、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的 孕育发展。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 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这实际上指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管理 要求、主要功能和经济目标,体现了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工业转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 展的重要作用。 2. 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 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 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 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 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 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处于2.0阶段,有的处于3.0阶段,有的在走 向4.o阶段.我国实现智能制造必须2.0、3.0、4.0并行发展,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 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应着手于完成传统 生产装备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以及生产制造工艺数字化和生产过程信息化的升 级改造。对于装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应加快实现安全可控的智能装备与工业软件的开 发和应用,以及提供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与全系统集成服务.鉴于此2020年前,我们的发展 目标是: 推进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 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建立智能转的试点示范企业。 3。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为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 和引领作用,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该标准于2015年12月 29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对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给出了一个认知度较高的模.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通过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完成,主要解决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和框架的建模研究。如图1所示。 图 1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3.1.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由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 的链式集合。生命周期中各项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构成不尽 相同. 3。2. 系统层级 系统层级自下而上共五层,分别为设备层、控制层、车间层、企业层和协同层。智能 制造的系统层级体现了装备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协议(IP)化,以及网络的扁平化趋势.具 体包括: (1) 设备层级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条码、射频识别、机器、机械和装置等,是企业进行 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2) 控制层级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 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 (3) 车间层级实现面向工厂/车间的生产管理,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等; (4) 企业层级实现面向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LM)、供应链管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正航ERP软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