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文火冰糖(王文兵)的博客

文火:深耕细作,方得始终;冰糖:甜而不腻,剔透浑厚。

  • 博客(3655)
  • 资源 (25)
  • 问答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寻找创业伙伴,共同探讨技术生活,用技术创造价值。我的标签:嵌入式系统、通信、人工智能、项目管理、理财、创业、心理学

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关注我的微信

2020-09-12 17:30:04 6206 17

原创 [硬件电路-169]:Multisim - Basic库

这些系列和元件类型是Multisim软件中“Basic”(基础)组下的分类,用于在电路设计中选择和放置各种基础电子元件。

2025-09-08 21:59:22 563

原创 [硬件电路-168]:Multisim - Source 库

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中,是核心元件库之一,提供电源和信号源两类元件,用于为电路提供能量或激励信号,是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基础组成部分。

2025-09-08 21:45:45 409

原创 [硬件电路-168]:Multisim - Multisim提供的用于学习参考电路有哪些?存放位置?

在Multisim中,提供了大量用于学习和参考的电路,这些电路涵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多个电子技术领域,。

2025-09-08 21:01:12 188

原创 [硬件电路-167]:Multisim - 标准的元件库

电源、信号电压源、信号电流源、可控电压源、可控电流源、函数控制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开关普通二极管、齐纳二极管、二极管桥、变容二极管、PIN 二极管、发光二极晶体管元件Analog 库:包含运放、滤波器、比较器、模拟开关等模拟器件,用于构建模拟电路。数字逻辑设计。数字电路单片机模型适用于简单的单片机应用仿真。定时器、AC/DA 转换芯片、模拟开关、震荡器Indicators电压表、电流表、探针、蜂鸣器、灯、数码管等显示器件晶振、电子管、滤波器、MOS。

2025-09-08 20:55:32 253

原创 [硬件电路-166]:Multisim - SPICE与Verilog语言的区别

SPICE与Verilog语言在电子设计领域中扮演不同角色,。

2025-09-08 20:41:13 88

原创 [硬件电路-165]:Multisim - SPICE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方程和实验数据建立的描述半导体器件行为的标准化模型,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功能验证及电子系统仿真

定义:SPICE模型通过数学方程精确描述半导体器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气特性,如电流、电压和功率等。模型描述语言。背景:SPICE模型自1972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布以来,经过不断迭代,已发展出多种针对不同半导体器件的具体模型,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关键工具。

2025-09-08 20:35:05 347

原创 [硬件电路-164]:Multisim - 可用Multisim绘制原理图吗?

无论是电子工程师进行产品研发,还是学生或教师用于教学实验,Multisim 都能提供高效、精准的原理图设计体验,并直接衔接后续的仿真、PCB设计等流程,实现从概念到产品的无缝过渡。,其图形化界面和丰富的元件库使其成为电子设计领域中绘制原理图的常用工具。若库中缺少特定元件,用户可通过修改现有模型或创建新元件(如绘制符号、定义引脚、编写SPICE代码)满足需求。元件库中选择所需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路模块,实现分层管理,提升原理图的可读性。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射频电路。

2025-09-08 20:28:23 302

原创 [硬件电路-163]:Multisim - 功能概述

易用性:图形化界面降低学习门槛,适合初学者快速上手。精度与速度:基于SPICE引擎的仿真引擎,平衡计算精度与效率。全流程支持:从设计、仿真到PCB布局的一体化解决方案。Multisim 通过强大的仿真功能和直观的操作界面,成为电子工程师、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显著提升了电路设计的效率与可靠性。

2025-09-08 20:24:18 586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6]:机械 - 皮秒深紫外激光器 - O型密封圈

皮秒深紫外激光器中的O型密封圈是材料科学、精密机械与光机工程的交叉融合点。其设计需兼顾深紫外耐候性、超短脉冲热管理、真空/洁净环境适配及长期可靠性,通过特种材料选型、结构优化、失效模式分析及智能监测,确保激光器在苛刻工况下稳定运行,支撑前沿应用如深紫外光刻、超精密加工及量子光学实验的高精度需求。在皮秒深紫外激光器系统中,O型密封圈作为关键机械密封元件,其设计、选材及安装需高度适配深紫外(DUV)波段(190-350 nm)、皮秒级超短脉冲(10⁻¹² s)、高能量密度及精密光学环境的严苛要求。

2025-09-08 10:17:41 309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6]:设计 - 深紫外皮秒激光器的光学系统,为什么对光的偏振态有非常强烈的约束?

深紫外皮秒激光器对偏振态的强烈约束,本质上是其高频率转换效率、低损伤阈值、精密光学元件特性及超短脉冲非线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偏振态的精确控制是实现高效、稳定、高损伤阈值深紫外激光输出的关键,也是保障系统在精密加工、光谱分析、光刻等前沿应用中性能的核心要素。未来,随着超构光学、智能反馈控制及先进非线性材料的发展,偏振调控将向更高精度、更紧凑、更智能的方向演进。深紫外皮秒激光器(DUV皮秒激光器)的光学系统对光的偏振态施以严格约束,主要源于其。偏振偏差会导致转换效率骤降(甚至低于10%)。

2025-09-08 09:00:19 461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5]:晶体光学 - 光学作为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其本质核心在于通过精密设计的光学元件与系统,实现对光波的五大基本属性——强度、方向、偏振、相位、频率的精准调控

这种调控不仅构建了光学技术的物理基础,更推动了从经典光学到量子光学的跨越式发展。等领域催生了革命性应用。未来,随着纳米制造、非线性光学、量子技术的突破,光学控制将向更精密、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持续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边界拓展。光学作为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其本质核心在于通过精密设计的光学元件与系统,实现对光波的五大基本属性——相位分布,实现干涉、衍射、全息及波前整形。:光学的本质在于通过光学元件与系统对光的。偏振态(线偏振、圆偏振、椭圆偏振)。光强(单位面积光功率),这种调控不仅推动了。

2025-09-08 08:38:25 268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4]:晶体光学 - 均质体、非均质体;各向异性、各向同性

均质体与非均质体、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是材料科学和晶体光学中描述物质光学性质的核心概念,它们从晶体结构对称性角度揭示了物质对光的响应差异。晶体结构对称性较低(如六方、四方、三方、正交、单斜、三斜晶系),不同方向原子排列密度或键合方式不同。材料在所有方向上表现出相同的物理性质(如光学、力学、热学性质)。光在非均质体中传播速度随方向变化,导致双折射现象。材料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材料不一定是均质体。均质体一定是各向同性的。

2025-09-08 00:09:38 448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3]:波动光学 - AOM的0级光与1级光

其中,d为声光栅周期,θ为入射角,m=1对应1级光。当入射角或声波频率不匹配时,1级光强度减弱,0级光占主导。AOM(声光调制器)中的0级光(零级衍射光)与1级光(一级衍射光)是。

2025-09-07 21:56:42 23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2]:波动光学 - 旋光片是一种利用旋光效应旋转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的光学元件

② 入射光的入射角必须沿着晶体的光轴方向传播),然后,先分解为两束传播。信越旋光片插入损耗低至0.10dB(1310~1490nm波段),减少光信号能量损失。旋转角度与晶体厚度成正比,方向由晶体旋向(左旋或右旋)决定。石英旋光片波前畸变低(λ/4@632.8nm),平行度优于10秒,确保光束质量。信越产品温度系数低(-40℃至+100℃内ΔΘ/ΔT稳定),适应复杂气候条件。特定角度(如45°、90°),且不改变光的线偏振特性。旋光片调整光信号偏振方向,优化多波长传输性能。固定角度(通常45°),

2025-09-07 21:51:54 50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1]:波动光学 - 波片实现偏振态的转换或调整

波片(Wave Plate)是一种基于双折射效应的光学元件,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光波中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的相位差,实现偏振态的转换或调整。波片是光学实验、激光技术、通信系统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关键元件,其设计需根据具体应用选择波片类型(1/4、1/2等)、材料(石英、云母等)和厚度(以控制相位差)其中,λ 为光波长,Δn=∣no​−ne​∣ 为双折射率差,d 为波片厚度。线偏振激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热效应(如金属切割)。实现圆偏振光与线偏振光的相互转换。参考光和信号光的偏振方向。

2025-09-07 21:36:17 357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1]:波动光学 - p光,s光; o光,e光;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关联?

当入射角满足 θB​=arctan(n2​/n1​) 时,p光反射率为零,折射光变为完全s偏振(若入射光为自然光)。是描述光偏振和双折射现象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物理场景,但存在内在关联。电场振动方向在主截面内,且传播速度与o光不同,导致两束光分离(双折射现象)。当光以非零入射角(θ ≠ 0°)射向介质界面时,其。s光和p光的偏振方向由入射面定义,与介质性质无关。(如方解石、石英)中,光会分解为。折射率 ne​ 随传播方向变化。反射和折射时的偏振分量。

2025-09-07 21:21:53 446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60]:波动光学 - 光的折射会改变光的偏振方向,但具体改变程度取决于入射角、介质折射率以及光的初始偏振状态

根据菲涅耳方程,s偏振和p偏振的折射率(ns​、np​)和透射系数(ts​、tp​)通常不同,导致折射光中两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偏振方向。折射率 n 决定透射系数,但 ns​=np​,偏振方向仅因振幅变化而旋转。会分解为两束偏振方向垂直的线偏振光(寻常光和非寻常光)。入射角、介质折射率以及光的初始偏振状态。控制厚度使s和p分量产生特定相位差。不同(no​=ne​),导致。折射光中s和p分量的振幅为。,但具体改变程度取决于。折射率对s和p偏振相同。线偏振光转为圆偏振光。

2025-09-07 21:17:32 52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9]:波动光学 - 光的反射会改变光的偏振态,改变程度取决于入射角、介质折射率以及光的初始偏振状态.

(rs​、rp​)和透射率(ts​、tp​)通常不同,导致反射光中两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关系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偏振态。否则反射光中s和p分量的振幅比和相位差会发生变化,导致偏振态改变。只要入射角不为0,就一定会改变光的偏振态。镀膜玻璃或晶体在布儒斯特角附近反射s偏振光、透射p偏振光,实现偏振分离。n1​、n2​ 为两种介质折射率。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面(s偏振)。直接影响布儒斯特角大小和反射率。反射光可实现完全偏振(s偏振)反射光中s和p分量的比例。不同波长光的反射偏振特性。s偏振和p偏振的反射率。

2025-09-07 16:29:10 565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8]:波动光学 - 偏振片是通过牺牲能量来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的,通过选择目标偏振方向一致偏振分量通过,阻止与目标偏振方向垂直的偏振分量来实现偏振的重新定向。

偏振片通过牺牲能量(吸收或反射垂直分量)实现偏振方向的选择性透过,其性能受材料、镀膜和结构设计共同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功率水平、波段范围、调节速度等需求,在能量损失与功能精度之间权衡选择。若入射光为45°线偏振光,其可分解为沿透射轴和吸收轴的两个等幅分量。通过偏振片后,仅透射轴分量保留,输出光强为入射光的50%(马吕斯定律 I=I0​cos2θ,此处θ=45°)。:垂直于分子排列方向的分量被强烈吸收(或反射),能量以热形式耗散。:与材料分子排列方向平行的光振动分量(电场矢量)可低损耗通过。

2025-09-07 15:22:39 390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7]:波动光学 - 能改变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的光学元件

以下为能改变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的光学元件对比表格,涵盖工作原理、能量损失、可调性、核心优势、典型应用光学元件类型工作原理能量损失可调性核心优势典型应用半波片(1/2波片)双折射效应:引入λ/2相位差,使偏振方向旋转2θ(θ为入射光与波片光轴夹角)调整好输入角度,无能量损失连续旋转波片角度调节高精度、无损偏振方向控制激光腔镜偏振控制、量子纠缠态制备、3D显示法拉第旋光器磁光效应(法拉第效应):轴向磁场使偏振面非互易性旋转(角度∝磁场强度)低(<5%)磁场强度固定角度(可调磁场实现连续调节)

2025-09-07 15:07:39 647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6]:波动光学 - 偏振片,把自然光转化成线偏振光,但损耗了一半的能量;能改变现有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透过的能量是夹角θ的余弦平方

偏振片将自然光转化为线偏振光时损耗50%能量,以及改变现有偏振光方向时能量损失与夹角相关,这一现象可从。例如,透光轴为x轴时,仅x方向振动通过,y方向被抑制。45°夹角: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一半(I=21​I0​),损耗50%能量。45°夹角: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一半(I=21​I0​),损耗50%能量。0°夹角(透光轴平行):透射光强最大,无能量损失(I=I0​)。90°夹角(透光轴垂直):透射光强为零,完全阻挡(I=0)。90°夹角(透光轴垂直):透射光强为零,完全阻挡(I=0)。

2025-09-07 14:55:54 541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5]:波动光学 - 什么是偏振片透光轴?

可以将偏振片想象成一道“栅栏”,透光轴是栅栏的“缝隙方向”。只有振动方向与缝隙平行的光波才能穿过,垂直方向的振动会被栅栏阻挡。理解透光轴是掌握偏振光学的基础,它直接关联到偏振片的功能实现与实际应用效果。变透光轴与入射光偏振方向的夹角,从而控制透射光强(遵循马吕斯定律)。当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透光轴平行时,透射光强最大(I=I0​)。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沿透光轴方向的线偏振光。例如,箭头指向右侧表示透光轴为水平方向。(如“0°偏振片”表示透光轴沿x轴方向)。透光轴方向完全允许通过,垂直方向完全阻挡。

2025-09-07 14:45:32 446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4]:波动光学 -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一半(50%),而不是360°分之一

被偏振片抑制的50%能量并未消失,而是通过吸收转化为热能(偏振片材料分子振动),或通过反射/散射损失。这一现象不仅是光学偏振的基础,也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摄影偏振镜、光学仪器等领域,是理解偏振现象的关键切入点。自然光(如太阳光、白炽灯光)由大量随机振动的电磁波组成,其电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简单的说:所有方向能量,一半投影到透光轴方向,一半投影到垂直于透光轴方向。偏振片对所有方向的筛选无偏好,透射光强自然为总强度的一半。透过的光强恰好是总强度的一半,无方向性偏好。的电矢量振动通过,而。

2025-09-07 14:38:48 359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3]:波动光学 -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各向异性的材料)后,能量会降低吗?被消除的能量到哪里去了?

在极端情况下(如高功率激光),吸收的能量可能导致偏振片材料温度升高,进而通过热辐射(红外光)释放能量,但这一过程在普通光学实验中可忽略。偏振片材料(如聚乙烯醇碘化物)会吸收部分垂直于透光轴的电矢量振动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分子振动)。,且降低的比例与偏振片的特性直接相关。被消除的能量并未消失,而是通过吸收、反射或散射等方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若偏振片的透光轴为x轴方向,则仅允许x方向的电矢量振动通过,y方向的振动被抑制。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一半(理想情况),能量降低50%。

2025-09-07 14:02:09 487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2]:波动光学 - 偏振的坐标轴与坐标值

坐标轴成固定夹角,夹角固定不变(可以再X轴和Y轴上投影)此时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垂直的坐标轴(如x轴和y轴)作为基准。在光学实验中,通常定义两个相互。旋转偏振片至光强最小(消光位置。可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偏振坐标轴用于描述光波中。建立参考系以量化偏振态。椭圆的长轴和短轴方向。改变椭圆偏振光的旋向。

2025-09-07 11:51:40 434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1]:波动光学 - 偏振是光波(或其他横波)的一种基本属性,本质上是振动方向在空间中的有序分布

例如,白光通过偏振片后仍为偏振光,但频谱未变,所有的频率分量都有偏振,过滤后,所有频率分量的光子的数量较少。光子的偏振态可视为量子比特(qubit),其基矢为正交偏振态(如 ∣H〉 和 ∣V〉)。振动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线振动或圆振动都是规律,可用数学表达,则为偏振光。如果振动方向在各个方向是随机的,则为非偏振光)布儒斯特角(Brewster's angle)下(并非所有的反射都是偏振反射)偏振是光波(或其他横波)的一种基本属性,本质上是。偏振,仅需满足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完全随机,则为非偏振光。

2025-09-07 11:34:18 79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50]:波动光学 - 相干光与非相干光

相干光与非相干光是描述光场量子特性和统计行为的重要概念,二者在相位关系、时间/空间相干性、产生方式及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低相干光(如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用于生物组织断层扫描,利用短相干长度实现轴向分辨率;低相干光干涉(如OCT)利用短相干长度实现高分辨率测量,但需扫描路径差匹配。频率不同或频率相同(自然相位就固定),但相位随机变化,无法形成稳定干涉。非相干光成像(如显微镜、相机)避免干涉噪声,适合自然场景;相干光:每个光子的频率相同,相位差固定(0或其他)光强分布均匀(如普通光源的漫反射光)

2025-09-07 11:08:55 385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9]:量子光学 - 量子光学研究的是单个光子的行为、传播特性、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即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光子),且光场本身需要用量子力学描述。单光子是量子光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其行为体现了量子力学的核心特征。多光子态(如相干态、纠缠态)。单光子只是其中一种重要但特殊的态。但其干涉、叠加等行为无法用经典粒子模型解释,必须引入量子概率幅。反聚束性(即两个光子不会同时发射)。“单光子行为完全等同于经典粒子”。自发辐射、受激辐射、拉曼散射。

2025-09-07 10:56:34 456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8]:量子光学 - 宏观波的幅度代表能量的强度,单光子是波的形式传播,波的振幅与宏观波束含义大相径庭,那它是什么含义?

例如,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光子通过双缝后形成干涉图样,其概率分布 ∣ψ1​+ψ2​∣2 体现了波函数的振幅叠加(相位差导致干涉极值)。单光子通过双缝后,其波函数 ψ=ψ1​+ψ2​ 在屏幕上形成干涉图样 ∣ψ∣2=∣ψ1​∣2+∣ψ2​∣2+2Re(ψ1∗​ψ2​)。单光子作为量子化的光场单元,其传播确实具有波粒二象性——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但同时其能量和动量是离散的。:经典振幅对应连续场的强度,而单光子是离散的量子激发,其“振幅”需理解为概率幅。在量子场论中,光子对应于电磁场的量子激发,其状态由。

2025-09-07 10:46:58 416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7]:量子光学 - 单光子的能量与光束的能量不是一回事

其能量与频率严格绑定,无法通过经典手段(如透镜、滤波器)改变,需借助非线性光学过程(如和频生成)。例如,一束低频率(红外)但高光子数的光束可能比一束高频率(紫外)但低光子数的光束具有更高。在光子-原子相互作用实验中,单光子能量需与原子能级差共振(如里德堡阻塞效应),以实现量子态操控。滤波器选择特定频率成分,则剩余光子的能量仍由新频率决定,但总光子数减少(能量降低)。不同频率的光束携带独立信号,总能量由各通道功率叠加决定。:认为“光束频率可调,因此单光子能量可调”。单光子能量与光束能量的区别,本质上是。

2025-09-07 10:37:04 530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6]:量子光学 - 在光波的各项属性中,改变光波的频率是相对比较难的,因为它并非改变的是光的宏观特性,而是改变的是微观的每个单光子的能量,即单光子的频率。

在宏观层面,频率是光波的核心标识之一,其调整需同步改变每个单光子的微观属性,难度远高于调整其他宏观属性(如振幅、相位)。技术上,非线性光学过程虽可实现频率转换,但常伴随效率、噪声、稳定性等挑战。理解这一本质,有助于在光子学系统设计中权衡利弊,选择最优方案(如间接调整或特定非线性技术),并推动量子技术、光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两个光子合并为一个高频光子(和频)或分解为一个低频光子(差频),本质上是单光子能量的合并与分解,而不是这一组光子的宏观上能量的合并与分解,那是光波的幅度。

2025-09-07 10:28:12 514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5]:量子光学 - 单光子的运动轨迹,包括光波传播方向,振动方向

通过偏振片(如水平偏振片)会坍缩光子偏振态,仅允许特定振动方向的光子通过,改变传播方向的概率分布(如阻挡垂直偏振光子)。:光子通过双缝后,波函数叠加形成干涉条纹,传播方向的概率分布呈现周期性调制(亮纹对应高概率方向,暗纹对应低概率方向)。:若光子与另一光子纠缠(如EPR对),其偏振态会与纠缠伙伴关联,导致振动方向的远程非局域关联(如贝尔不等式违反)。:通过标记光子路径(如改变偏振态),可破坏干涉,使传播方向的概率分布恢复为经典几何光学的预测(如两条独立亮斑)。通过V缝的光子为 ∣V〉,振动方向为垂直。

2025-09-07 10:08:43 495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4]:量子光学 - 哪些因素会影响单光子的运动轨迹?

单光子的“运动轨迹”是量子概率的体现,其分布受内在量子特性(如波粒二象性)和外部物理环境(如几何结构、介质、观测方式)共同调制。单光子的运动轨迹并非经典意义上的确定路径,而是由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描述的概率分布。然而,其“运动行为”(即概率分布的演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即使光子已通过双缝,后续操作(如插入/移除探测器)仍可决定其表现为波动性或粒子性。其“运动”由波函数概率分布描述,受量子力学规则(叠加态、不确定性原理)支配。:限制对光子轨迹的经典描述,强调概率性而非确定性。

2025-09-07 10:00:51 54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3]:量子光学 - 单光子的衍射,是传播路径的发散,还是能量的发散?

这表明光子的传播路径因波函数扩散而发散,但每个光子释放的能量始终为 hν,总能量是单个光子能量的统计叠加。无论波函数如何扩散,光子的总能量始终等于 hν,不会因传播路径的发散而改变。:光子通过双缝时处于叠加态(∣ψ〉=2​1​(∣左缝〉+∣右缝〉)),波函数的扩散是叠加态的直接结果,反映了量子系统的非局域性。能量释放的位置由波函数的概率分布决定(亮纹处概率高,暗纹处概率低),但每次释放的能量值固定,与路径无关。:经典波的能量与振幅平方成正比且连续分布,而光子能量是离散的、量子化的,二者本质不同。

2025-09-07 09:52:42 392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2]:量子光学 - 单个单光子双缝衍射时,在双缝的背后各自安装一个探测器,每个探测器都能够检测到一个光子吗?总共能探测到一个还是两个光子?

观测行为会破坏叠加态,导致波函数坍缩到单一路径(如仅通过左缝或右缝(被拦截,光子不能再进一步的发散传播,发散传播的路径是波函数描述的))每个探测器都有可能检测到光子,但总共只能探测到一个光子。这一过程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且实验已反复验证。量子世界的反直觉现象(如叠加态与坍缩)通过波函数描述,而能量守恒是量子行为的基础约束。这种“观测创造现实”的现象(如延迟选择实验)挑战了经典因果律,但能量守恒是绝对的。在单个单光子双缝衍射实验中,若在双缝后各安装一个探测器,量子实体,能量固定(E=hν),不可分割。

2025-09-07 09:43:17 17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1]:量子光学 - 单个单光子衍射时,传播路径发生了发散,能量也发生发散吗?

单个单光子衍射时,其传输路径因波函数扩散而发散,但能量始终严格守恒于 E=hν,不会因衍射而发散或分散。:可将光子想象为一个“能量包”,无论其波函数如何扩散(如通过狭缝后形成衍射图样),这个“包”的总能量始终不变,只是其出现。波函数扩散到更广的空间区域(只是波的运行的轨迹扩散到更大的空间区域,单光子自身的能量并没有变化)是当个光子的运行轨迹发生和扩展,关键是这个运行轨迹不是单方向的,而是扩散式的运动)。但光子作为量子粒子,其能量是离散的,不会因波函数扩散而改变总能量或能量密度分布。

2025-09-07 09:29:07 438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40]:量子光学 - 无数个单光子同时或连续入射宏观上形成散射,那单个单光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自身也能发生衍射吗?

无数个单光子的集合行为(如散射)则是单个光子衍射的统计表现,两者统一于波粒二象性,并通过波函数的概率性演化实现自洽。在特定时刻,光子的波函数已隐含衍射信息,测量行为仅是“揭示”这一预存的概率分布,而非创造新的物理过程。两者通过波函数的概率性演化实现统一,观测行为则决定了“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具体表现。单个光子在特定时刻的波函数已隐含衍射信息,测量行为仅是“揭示”这一预存的概率分布。,这是其波函数遵循波动方程(如薛定谔方程或麦克斯韦方程的量子化形式)演化的必然结果。扩散的波函数(波动性)

2025-09-07 09:14:40 29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39]:量子光学 - 无数个单光子同时或连续入射宏观上形成散射,那单个单光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自身也能发生衍射吗?

无数个单光子的集合行为(如散射)则是单个光子衍射的统计表现,两者统一于波粒二象性,并通过波函数的概率性演化实现自洽。在特定时刻,光子的波函数已隐含衍射信息,测量行为仅是“揭示”这一预存的概率分布,而非创造新的物理过程。操控光子的路径信息(如标记光子通过哪条缝),可观察到衍射条纹的消失与恢复,直接验证了波函数坍缩与量子叠加的关联性。若进行测量(如探测屏检测),光子会以一定概率出现在衍射图样的某个位置,该位置由波函数的瞬时概率分布决定。在某个特定时刻t,光子的波函数已演化至包含衍射信息的状态。

2025-09-07 09:12:07 113

原创 [光学原理与应用-438]:量子光学 - 无数个单光子能形成散射,单个单光子自身也能发生衍射吗?

无数个光子的行为是单个光子行为的统计平均,但宏观现象(如散射)可能涉及更复杂的相互作用(如与物质原子的碰撞),而单个光子的衍射仅依赖其波函数的自由传播。,而无数个单光子的集合行为可以形成散射(或更复杂的干涉/衍射图样)。:衍射和散射均不违反能量守恒,它们是量子态(波函数)演化的不同表现。:单光子和多光子的行为均统一于波粒二象性,只是统计表现不同。每个光子的波函数仍可能绕过微小障碍物产生衍射。大量光子的检测结果会呈现出稳定的明暗条纹分布。它是量子力学中波动性的直接体现。衍射是微观的、自干涉的结果。

2025-09-07 09:03:12 499

stm8l152m8.pdf

STM8L151x6/8 STM8L152x6/8 8-bit ultra-low-power MCU, up to 64-KB Flash, 2-KB data EEPROM, RTC, LCD, timers, USARTs, I2C, SPIs, ADC, DAC, comparators

2020-07-27

O-RAN IOT Cooperative Transport Interface Transport Control Plane Specification

O-RAN Fronthaul Working Group 4 Cooperative Transport Interface Transport Control Plane Specification

2020-09-06

IEEE Std 802.1AX-2008 Link Aggregation

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Link Aggregation

2020-09-06

IEEE Std 802.3-2008 section 1-20.pdf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1-20章

2020-09-06

IEEE Std 802.3-2008 section 34-43.pdf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Chapter 34-43

2020-09-06

IEEE Std 802.3-2008 section 56-74.pdf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Chapter 56-74

2020-09-06

ADI RFIC ADRV9009 datasheet

ADI RFIC ADRV9009 datasheet

2021-01-03

O-RAN.WG4.MP.0-v07.00.00.pdf

RAN.WG4.MP.0-v07.00:O-RAN Alliance Working Group 4 Management Plane Specification

2022-01-14

O-RAN.WG4.MP.0-v06.00.pdf

O-RAN.WG4.MP.0-v06.00: O-RAN Alliance Working Group 4 Management Plane Specification

2022-01-14

O-RAN.WG1.Architecture+Description+v1.0.pdf

Provides a high-level view of the O-RAN architecture 这是ORAN的系统架构的英文规范

2020-06-10

ORAN系列-1-什么是开放无线接入网ORAN.docx

这篇文章将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无线接入网RAN? 什么是开放无线接入网ORAN? ORAN与5G的关系? ORAN提出的动机?ORAN的参与方?以及ORAN的技术目标?ORAN标准的组织架构?

2020-06-10

第三届无线通信 AI 大赛与数据集介绍

第三届无线通信 AI 大赛与数据集介绍

2022-08-07

6G无线热点技术研究白皮书

6G无线热点技术研究白皮书

2020-12-31

SCF225_5G_nFAPI_specification_1.0.pdf

SCF225_5G_nFAPI_specification

2021-06-05

convertLabelmeToYolo.py

工具:把Labelme数据集转换成YOLO 数据集

2022-01-06

convertVideoToImages.py

工具:把视频文件转换成images

2022-01-06

convertYoloLabelToBox.py

工具:把yolo数据集转换成带预测框的图片

2022-01-06

CycleGAN的总体架构.pptx

CycleGAN-pix2pix的软件总体架构,图形化展示,与开源代码完全一致

2021-12-23

THUCNews.zip

LSTM/CNN网络实现新闻文本分类Jupter源代码,下载后可以在Jupter下直接运行。 包括词向量表,单词词典,jupter源代码

2021-12-10

IEEE Std 802.3-2008 section 21-33.pdf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Chapter 21-33

2020-09-06

O-RAN.WG1.OAM-Architecture-v03.00.pdf

ORAN操作与维护架构(英文版):O-RAN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Architecture

2020-06-10

O-RAN Fronthaul Working Group Control, User and Synchronization Plane Specificat

O-RAN Fronthaul Working Group Control, User and Synchronization Plane Specification

2020-09-06

O-RAN Alliance Working Group 4 Management Plane Specification

O-RAN Alliance Working Group 4 Management Plane Specification

2020-09-06

O-RAN.WG1.OAM-O1-Interface.0-v03.00.pdf

ORAN操作维护的接口规范(英文版):O-RAN 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2020-06-10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