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湿法清洗过程中硅片表面颗粒的去除

该研究探讨了在半导体制造中,酸性和碱性溶液对硅片表面颗粒去除的效果,发现碱性溶液的去除效率更优。通过实验,确定了0.25nm/min以上的蚀刻速率能使颗粒从晶圆表面脱落,碱性溶液通过腐蚀晶圆表面并借助电排斥作用来清除颗粒。这一过程对于高集成度和高分辨率半导体器件的清洁至关重要。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书籍:《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文章:湿法清洗过程中硅片表面颗粒的去除

编号:JFKJ-21-253

作者:炬丰科技

摘要

  研究了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酸和碱溶液从硅片表面去除粒子。 结果表明,碱性溶液的颗粒去除效率优于酸性溶液。 在碱性溶液中,颗粒去除的机理已被证实如下:溶液腐蚀晶圆表面以剥离颗粒,然后颗粒被电排斥到晶圆表面。 实验结果表明,需要0.25 nm /min以上的刻蚀速率才能使吸附在晶圆表面的颗粒脱落。

介绍 

  由于半导体器件正在追求更高水平的集成度和更高分辨率的模式,ET清洁技术对于重新移动硅片表面的污染物仍然至关重要。 在1970年提出的RCA清洗工艺作为一种湿式清洗技术在世界各地仍在使用,以去除晶圆表面的污染物。 虽然RCA净化过程中,NH4OH-H2O2-H2O溶液对颗粒的去除效果非常好,但其颗粒去除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实验  

  采用五英寸CZ(1,0,0)晶片进行粒子吸附实验。 天然氧化物首先在0.5%的HF溶液中从晶圆表面去除。 然后将晶片浸泡在含有颗粒的各种溶液中10分钟,然后冲洗和干燥。 天然氧化物在晶圆表面形成后,再在0.5%的HF溶液中移动,然后清洗和干燥。

结论  

  解释了碱性化学溶液+ H2O2去除硅片表面吸附颗粒的机理。 当对面的晶圆进行蚀刻时,吸附在晶圆表面的粒子首先被剥离。 然后,这些粒子被碱性溶液以电的方式从表面分离出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