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学中,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其各关节在三维空间中随时间变化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综合表现。针对这些运动轨迹,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
轨迹规划:根据具体的操作任务,为机器人设计并指定一条在空间中合理且高效的移动路径。这要求考虑到机器人的物理限制(如关节角度范围)、动力学特性以及环境约束等。
-
轨迹描述:对已规划好的轨迹进行精确的数学描述,包括其形状、长度、速度变化等特征。这有助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理解和执行该轨迹,确保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轨迹生成相关问题:涉及轨迹的平滑性、连续性、实时性等方面的挑战。如何生成既满足任务要求又符合机器人动力学特性的轨迹,是机器人运动规划中的关键问题。
关于机器人的位姿(位置和姿态)描述,主要有三种方法:
-
关节空间描述:通过一组关节变量(即关节角度或位置)来定义机器人的位姿。这种方法直接关联到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便于理解和控制各关节的运动。
-
驱动器空间描述:将关节变量进一步映射到驱动器的控制输入上,形成驱动器矢量。这种方法更多地关注于如何通过控制驱动器来实现关节的运动,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驱动器输出的场景。
-
笛卡尔空间描述:在三维空间中,直接以直角坐标系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