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原理


这里只是简单记录IPM的原理思想和应用,工程中还需考虑很多的影响,比如说pitch角等

1. 什么是IPM

IPM变换就是消除这种透视效应,所以也叫逆透视。原本平行的两条车道线,在针孔相机下因为透视变换,在图片中看到的效果并不平行,这是因为透视现象。而IPM的思想可以将原来的透视结果转换到鸟瞰图的视野下,看到的车道线也是水平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透视变换的作用是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图片中的场景,例如俯视。它能帮助我们避免例如“近大远小”造成的图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偏差,其方法的本质是“映射”,将原图像的像素点按照一定的“比例”映射到另外一张图上。

IPM变换具有很多应用,求取IPM图像的方法亦是有很多。

IPM的本质是切换视野,比如将原来的视图切换到BEV视野下。

在不知道相机的参数的情况下,拍摄两张不同角度,但是有重复视野的图片。通过得到两张图片中重合视野部分的特征对应点,构建一系列方程,就可以得到两个视野之间的单应矩阵,完成视野之间的切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图片A变换到图片B的视野,图片包含的信息还是图片A的信息,只是视野重合的部分之间一致。

  • 为什么两个不同的视野之间的变换,可以使用一个单应性矩阵代替?
    因为可以假定空间中有一个点P, 两个相机坐标系 C A , C B C_A,C_B CA,CB。两个相机的内外参已知,那么通过内外参可以得到点P在两个像素坐标系中的像素坐标。详细步骤请看,
    [ u A v A 1 ] = λ A ⋅ I A ⋅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 X w Y w Z w 1 ] [ u B v B 1 ] = λ B ⋅ I B ⋅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 X w Y w Z w 1 ] [ X w Y w Z w 1 ] = 1 λ A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1 ⋅ I A − 1 [ u A v A 1 ] [ X w Y w Z w 1 ] = 1 λ B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1 ⋅ I B − 1 [ u B v B 1 ] [ u A v A 1 ] = λ A λ B ⋅ I A ⋅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1 ⋅ I B − 1 [ u B v B 1 ] \begin{align} \begin{bmatrix} u_A \\ v_A \\ 1 \end{bmatrix} &= \lambda_A \cdot I_A \cdot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u_B \\ v_B \\ 1 \end{bmatrix} &= \lambda_B \cdot I_B \cdot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1 \over \lambda_A}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 {-1} \cdot I_A^{-1} \begin{bmatrix} u_A \\ v_A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X_w \\ Y_w \\ Z_w \\ 1 \end{bmatrix} &= {1 \over \lambda_B}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 {-1} \cdot I_B^{-1} \begin{bmatrix} u_B \\ v_B \\ 1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u_A \\ v_A \\ 1 \end{bmatrix} &= {\lambda_A \over \lambda_B} \cdot I_A \cdot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 {-1} \cdot I_B^{-1} \begin{bmatrix} u_B \\ v_B \\ 1 \end{bmatrix} \end{align} uAvA1 uBvB1 XwYwZw1 XwYwZw1 uAvA1 =λAIA[rA1rA2rA3tA] XwYwZw1 =λBIB[rB1rB2rB3tB] XwYwZw1 =λA1[rA1rA2rA3tA]1IA1 uAvA1 =λB1[rB1rB2rB3tB]1IB1 uBvB1 =λBλAIA[rA1rA2rA3tA][rB1rB2rB3tB]1IB1 uBvB1
    由式(5)可以得出,同一个点在两个不同位置相机的像素坐标系中的像素坐标之间存在一个变换关系,这里的相机内外参已知,所以可以直接记单应矩阵 H H H为,
    H = λ A λ B ⋅ I A ⋅ [ r A 1 r A 2 r A 3 t A ] ⋅ [ r B 1 r B 2 r B 3 t B ] − 1 ⋅ I B − 1 H = {\lambda_A \over \lambda_B} \cdot I_A \cdot \begin{bmatrix} r_{A1} & r_{A2} & r_{A3} & t_A \end{bmatrix} \cdot \begin{bmatrix} r_{B1} & r_{B2} & r_{B3} & t_B \end{bmatrix} ^ {-1} \cdot I_B^{-1} H=λBλAIA[rA1rA2rA3tA][rB1rB2rB3tB]1IB1
    这是在已知两个相机的外参和内参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获取两者的单应变换。但是如果不知道两个相机的内外参数,只有两张图片,怎么通过两张图片得到两者的单应矩阵?这就需要2D to 2D的非线性优化方式了。

  • 直接使用两张不同视野下的图片(图片视野有重合),怎么直接得到单应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单应矩阵只有8个自由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鸟瞰图拼接

这里介绍一种,将车身周围多个相机视野拼接为一个全BEV视野俯视图的方式,也是BEV感知中,将2D图片的feature给到BEV空间的基本思路。可以理解为一个映射的过程

  • 已自车为原点,选定感知范围,比如纵向前后50m,横向左右30m。设置栅格分辨率为0.1m,得到大小为 600 × 1000 600 \times 1000 600×1000的栅格图
  • 建立空的cv::Mat画板,大小为 600 × 1000 600 \times 1000 600×1000
  • 遍历栅格图,利用相机内参外完成栅格中心点的自车系坐标到像素坐标系的转化,得到对应的原相机像素坐标,并将这个像素的三个颜色通道赋值给BEV栅格

3. Ipm鸟瞰图效果

内部图 不方便展示
Ipm鸟瞰图效果

https://yanyx.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04791610
https://blog.csdn.net/feiyang_luo/article/details/103555036

  • 19
    点赞
  • 2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星光技术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