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spice - 基础操作2

文章内容摘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7983635 给电路初学者的 LTspice操作入门教程 Step by Step Student @IC Design李瑄

因为要用到LT的电源芯片,设计时出现错误,回过头才发现,有一堆软件可以供我使用。

SPICE仿真器核心 是给电路设计者的“计算器”。功能是 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电路方程)。(这个计算器利用了电路网络所通常具备的稀疏等特性做过求解速度上的优化)

SPICE仿真器通常会附加的各种 waveform viewer工具,是送给电路设计者的“理想”(带宽、信噪比、负载效应、存储深度都堪称完美)示波器、频谱仪等,来将SPICE的输出结果给人直观地展示出来,还带各种高级后处理功能。

用久了你可能会发现,手工分析电路所用到的各种激励假设、端接条件、分析方法,在SPICE中大都提供有相应的理想 .Elements & .Analysis Commands;用SPICE的作用之一是当你有了分析电路的思路后,可用SPICE求解器来替你计算来完成验证、设计迭代的过程。

当然,这个"计算器"要想用好,你得输入一个足够接近物理实现的电路模型给SPICE:需要你足够全面得考虑到物理世界元件的各种作用关系(比如注意到各种RC寄生、热效应),并且将这些物理量作用关系描述得足够准确(选择|编写足够准确的模型)。

这都需要你有足够多在物理世界中上手测试过的电路调试经验作积累,你就能知道需要考虑哪些效应,你才能借助SPICE工具,准确地验证你的猜想。

 LTspice电路图用户界面说明:

另:在软件中可以多处试试右键菜单,看看可用的操作。

更多快捷键操作,可打印查看 LTspice 信息单张和快捷键

LTspice快捷键表_Windows

部分计算机建议把键盘设置为 FN lock(取消 FN键默认多媒体功能)

2-编辑电路图(schematic)

(提示: 在电路图编辑界面: Zoom to Fit(空格键)可缩放窗格至合适大小; 鼠标滚轮缩放)

2-1 添加元器件

2-1-1 Edit->Resistor (或快捷键 `R`) 放置电阻;

(MacOSX上无 `R`快捷键,只能用 Component(`F2`)库里搜索 res等来调用元件)

2-1-2 Edit->Diode (或快捷键 `D`) 放置二极管:

 

Ctrl+R旋转放置方向,Ctrl+E镜像放置方向

放置后可用 `F5`删除元件; `F6`复制元件; `F7`挪动元件; `F8`粘连挪动; `F9`撤销操作; (详见 Menu>Edit 和 LTspice快捷键表.pdf)

2-1-3 Edit->Place GND (或快捷键 `G`) 放置GND;

SPICE计算需要给出0V参考点(即GND);若有悬浮网络会导致SPICE不可解。

2-1-4 若需要放置菜单栏中无快捷操作的元器件,需调出元件(Component)符号(Symbol)库:

2-1-5 从元件库中检索 voltage(电压源)元件,并放置:

注:有调用快捷键的 电阻(res) 电容(cap) 等 亦可以直接从此默认元件库里选取。

2-2 用导线绘制元件连接关系

2-2-1 Edit->Draw wire (或快捷键 `F3`) 绘制导线:

2-2-2 对导线(电压节点 Node)命名(Label Net):

注:同名节点在电路拓扑上是同一节点(=短路)。

2-3 编辑元件参数

2-3-1 右键点击 (Right-Mouse-Botton,下文简称 `RMB`,(左键简称 `LMB`)) 电阻 Symbol:

如电阻值3.3k (也可写成3.3e3):

物理单位(Ohm, F, H等)加不加均可;

数量单位见 Help->LTspice®->Introduction->General… 说明:(备注:LTSPICE不区分大小写,故) 注意:兆 1e6可写作 Meg,而不能写作 M(=m, 毫)

2-3-2 `RMB` 编辑 Diode 选型

选择常见 高速小信号二极管 1N4148 (或大电流管 1N5819)

(可在选型窗口内查看其性能参数及 SPICE模型)

2-3-3 `RMB` 编辑 voltage作正弦信号源

(再点进voltage元件的 Advanced菜单后:)

2-4 `Ctrl+S` 保存电路图;


3-设置仿真参数

3-1 调出仿真(SPCIE .)命令配置向导

3-2 配置时域(.tran )仿真选项

(注:DC Sweep扫描分析可后续自行探索)

确定后鼠标上挂着一行 SPICE命令,记得挪到合适的位置单击放置在电路图中

也可 `S`快捷键直接编辑SPICE命令贴入电路图中;

  • 编辑器里: (右键)`RMB`>Help me edit>Analysis Cmd 可调出写常用SPICE命令的各辅助向导
  • MacOS版若未有GUI向导,则只能手动写CLI的仿真控制命令,可参考 Help文档中语法,和 examples中例

注意 `T`快捷键贴入的是 Comment注释文本,对仿真无作用;

3-3 `Ctrl+S` 保存;

3-4 对此电路图(Schematic)用 LTspice®仿真求解

(运行仿真后,LTspice关闭前可在工作目录下 自行打开 netlist文件(*.net后缀)查看网表(可用LTspice打开查看编辑,或 VS Code编辑器的 SPICE语法加亮插件编辑 等))

(仿真计算后会在当前路径下输出同名 *.raw波形数据文件)

4-查看 .raw仿真输出结果

(多窗口排列方式设置:见 Menu>Window>Tile Vertically 等选项)

(可参考 Help->Waveform Viewer文档说明)

4-1 LTspice选择绘制波形

4-1-1 选择输入节点 V(Vsin)的电压波形数据绘制:

4-1-2 用鼠标保持单击 Vsin导线并拖动至 输出Vrec节点以绘制 V(Vsin,Vrec)差分电压

4-1-3 单击二极管:plot流过二极管端口的电流

把鼠标放置在元件端口上,鼠标显示为"电流探头"

把鼠标放置在元件上,鼠标显示为"电流探头"

输出波形电流波形,及右纵轴标尺

若需绘制导线电流:`Alt+左键单击(LMB)导线`

若需电流取反,参考 4-2-2(右键单击编辑波形后处理表达式)编辑为 -I(D1)

4-1-4 多窗口查看绘制波形

 

4-2 .raw查看器的波形后处理

(注意:在波形查看器中:`Ctrl+E` 恢复 full缩放)(而非 `空格键`)

(提示:缩放中 `Ctrl+Y`可恢复 Y轴方向的 AutoRange,且横坐标范围不变)

4-2-0 波形缩放查看

(注意: 在波形查看器中: (Menu>View>Zoom to Fit)`Ctrl+E` 恢复 full缩放, 而非 `空格`)

(提示:缩放中 `Ctrl+Y`可恢复 Y轴方向的 AutoRange,且横坐标范围不变)

4-2-1 左键单击用 Cursor测量波形数据点

4-2-2 右键单击编辑波形后处理表达式

  • 参数表达式亦可通过 *1A /1V等操作来改变量纲;

支持的数学函数详见 软件帮助 Help>Waveform Viewer>Waverform Arithmetic表格

也可以直接在波形查看器中 右键-> Add trace,添加波形绘制表达式;

  • 也可在此处看到此次仿真的所有原始输出量。

4-2-3 窗口范围内波形计算均值及有效值

4-2-4 波形查看器技巧:自变量选择:从时间函数替换成轨迹图 X-Y plot: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如何用LTspice测量电路的输入阻抗。首先,我得回忆一下输入阻抗的定义,它是电路输入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通常用Z_in = V_in / I_in表示。不过,LTspice本身没有直接测量输入阻抗的按钮或功能,所以需要通过一些间接的方法来实现。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一位电子工程的学生或者爱好者,正在设计电路,需要测量输入阻抗来确保匹配或分析电路特性。用户可能对LTspice的基本操作有一定了解,但不太清楚如何进行这种特定测量。 首先,我应该推荐两种常用的方法:交流分析法和瞬态分析法。交流分析适合频域分析,可以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输入阻抗,而瞬态分析适合时域,可能需要手动计算或后处理。 对于交流分析法,用户需要在输入端施加一个交流电压源,然后执行AC扫描。通过在输入端并联一个大的电阻来测量电流,或者更简单的方法是用电压探针测电压,再用电流探针测电流,然后用表达式计算V/I。不过LTspice中直接测量电流可能需要放置电流探头或者在电压源上查看电流,因为电压源的电流就是输入电流。这时候,用户需要添加一个小的电阻(比如1Ω)在输入端,然后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差,通过欧姆定律得到电流。不过这可能引入误差,所以电阻要足够小。或者,直接利用电压源的电流,因为理想电压源的电流等于输入电流,这样更准确。 然后,在仿真结束后,用户需要利用波形查看器中的运算功能,用V(in)/I(V1)来得到阻抗,其中V1是输入的交流源。这时候需要注意相位的处理,因为阻抗可能是复数,但LTspice可以显示幅值和相位,或者分解为实部和虚部。 另一种方法是瞬态分析,施加一个脉冲或正弦波,测量稳态下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然后计算它们的幅值和相位差,手动计算阻抗。这可能比较繁琐,但适用于时域分析。 另外,可能需要提醒用户,如果电路中有直流偏置,需要确保不影响测量,比如使用耦合电容隔离直流。此外,输入信号的大小要合适,避免电路进入非线性区域,导致阻抗测量不准确。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设置AC分析参数,如何添加电流探头,或者在波形查看器中如何输入表达式。可能需要一步步指导,比如:放置交流源,设置AC幅度,设置扫描频率范围,添加电流探针,运行仿真,然后在波形窗口输入V(in)/I(V1)。 另外,用户可能会混淆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需要确认他们确实是要测输入端的阻抗。还要注意,如果电路有反馈或受负载影响,测量时可能需要断开后续电路,或者在适当的位置测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总结步骤,确保用户能按照清晰的流程操作,避免遗漏关键点。比如:1. 搭建电路,2. 设置信号源,3. 执行仿真,4. 后处理计算阻抗。同时,提醒注意事项,如避免非线性区、处理复数阻抗等。</think>利用LTspice测量电路输入阻抗的步骤如下: --- ### **一、输入阻抗的定义** 输入阻抗 \( Z_{in} \) 是电路输入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 $$ Z_{in} = \frac{V_{in}}{I_{in}} $$ --- ### **二、测量方法** #### **方法1:交流分析(AC Analysis)** **适用场景**:测量不同频率下的输入阻抗(频域分析)。 1. **搭建电路** - 在输入端添加一个交流电压源(例如:`AC 1V`)。 - 在电压源与电路之间串联一个小电阻 \( R_{sense} \)(例如 \( 1\Omega \)),用于测量输入电流 \( I_{in} \)。 2. **设置仿真参数** - 选择 `Simulate → Edit Simulation Cmd → AC Analysis`,设置频率扫描范围(如:1Hz 到 1MHz)。 3. **运行仿真** - 仿真完成后,输入以下公式计算阻抗: $$ Z_{in} = \frac{V_{in}}{I(R_{sense})} $$ - 在波形窗口输入表达式:`V(in)/I(Rsense)`,即可显示幅频和相频特性。 --- #### **方法2: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 **适用场景**:测量时域下的输入阻抗(如直流或特定波形输入)。 1. **搭建电路** - 在输入端添加一个脉冲电压源(如:`PULSE(0 1 0 1n 1n 1m 2m)`)。 2. **设置仿真参数** - 选择 `Simulate → Edit Simulation Cmd → Transient`,设置仿真时间(如:0 到 10ms)。 3. **测量电压和电流** - 用电压探针测量输入端电压 \( V_{in} \)。 - 用电流探针测量输入端电流 \( I_{in} \)。 4. **手动计算阻抗** - 在稳态时,取电压和电流的幅值比值: $$ Z_{in} = \frac{V_{in\_peak}}{I_{in\_peak}} $$ --- ###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非线性干扰** - 输入信号幅值需足够小,确保电路工作在线性区。 2. **处理复数阻抗** - 若需分离实部与虚部,可在波形窗口输入: - 实部:`real(V(in)/I(Rsense))` - 虚部:`imag(V(in)/I(Rsense))` 3. **简化技巧** - 若电路无直流路径,可省略 \( R_{sense} \),直接使用电压源电流 \( I(V1) \) 计算: $$ Z_{in} = \frac{V(in)}{I(V1)} $$ --- ### **四、实例演示** 1. **搭建反相放大器电路**,输入级添加 \( R_{sense} = 1\Omega \)。 2. 执行AC分析后,输入 `V(in)/I(Rsense)`,观察幅值曲线。 3. 结果将显示输入阻抗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如高频时因电容效应下降)。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化测量电路的输入阻抗,适用于放大器、滤波器等设计验证。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asir'sHardwareLogs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