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笔记之目标RCS
——南京理工大学许志勇老师的《雷达原理课程》浅析
雷达通过接收目标的反射电磁波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因此对目标反射电磁波特性的研究就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对目标RCS对雷达设计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我们通常将雷达视作现代战争的“眼睛”,而这双“眼睛”跟我们人类的眼睛有所不同。我们所观察到的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处在所谓的“光学区”。雷达接收到的是电磁波,不同物体电磁波反射特性不同,因此为使雷达对特定目标的探测能够稳定,应使雷达处在“光学区”。
不同物体反射电磁波可能是多方向的,而真正对雷达探测有利的是后向散射。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本身的特性、视角、极化、入射波波长等。其中与入射波波长关系最大。
1.RCS基本知识点
1.1定义
指目标的有效散射面积,即在目标无损耗的向各个方向均匀散射全部入射电磁功率的假设下,计算出的垂直于散射方向的目标电磁面积。
- 目标的后向散射雷达截面积,定义如下:
σ = P 2 S 1 = 4 π R 2 P 2 P 1 \sigma=\frac{P_2}{S_1}=4\pi R^2\frac{P_2}{P_1} σ=S1P2=4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