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笔记之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

本文基于许志勇老师的《雷达原理》课程,探讨了雷达目标RCS的基本概念,包括RCS的定义和与电磁波波长的关系,并分析了这些特性对雷达设计的影响。在光学区,目标的RCS稳定,有助于雷达设计选择合适的工作波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雷达原理笔记之目标RCS

——南京理工大学许志勇老师的《雷达原理课程》浅析


雷达通过接收目标的反射电磁波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因此对目标反射电磁波特性的研究就至关重要。本文重点对目标RCS对雷达设计的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我们通常将雷达视作现代战争的“眼睛”,而这双“眼睛”跟我们人类的眼睛有所不同。我们所观察到的物体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处在所谓的“光学区”。雷达接收到的是电磁波,不同物体电磁波反射特性不同,因此为使雷达对特定目标的探测能够稳定,应使雷达处在“光学区”。

不同物体反射电磁波可能是多方向的,而真正对雷达探测有利的是后向散射。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本身的特性、视角、极化、入射波波长等。其中与入射波波长关系最大。

1.RCS基本知识点

1.1定义

指目标的有效散射面积,即在目标无损耗的向各个方向均匀散射全部入射电磁功率的假设下,计算出的垂直于散射方向的目标电磁面积。

  • 目标的后向散射雷达截面积,定义如下:
    σ = P 2 S 1 = 4 π R 2 P 2 P 1 \sigma=\frac{P_2}{S_1}=4\pi R^2\frac{P_2}{P_1} σ=S1P2=4π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在路上-正出发

哈哈,多少是个心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