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am论文解读与个人理解

首先,论文中介绍自己就是 运行速度快

相比较于loam,缺少后端优化里程计的部分,是否是这一部分省去了时间

那精度还差不多.... 有待思考

论文创新点

  • 新的去畸变方法

两阶段去畸变方法用于减少计算量(two-stage distortion conpensaton to reduce the compotational cost)

从 k-1 时刻到 k 时刻的变换矩阵可用 k-1 时刻到 k-2 时刻进行预测,公式如下: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DM0OTM4NTg=,size_17,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连续帧间的变换矩阵为: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DM0OTM4NTg=,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N为一圈点云数量,n为当前一圈点云中的某个点,则当前帧去畸变公式为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DM0OTM4NTg=,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 点到线和点到面距离优化过程中,增加权重

为了减少计算量,将局部平滑度作为权重加入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DM0OTM4NTg=,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 个人思路

1、感觉整体思路与loam相似,减少了后端优化

2、新的去畸变方法,感觉有点靠谱,但大概率与loam原理一致

3、加入权重的问题 ,别人的回答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DM0OTM4NTg=,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该算法 在 kitti 排行榜中位于23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cXFfNDM0OTM4NTg=,size_20,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欢迎各位大佬们批评指正我对这篇论文的个人见解,如果我遗漏代码中的精彩部分,也请大佬们指教!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