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立创EDA 画PCB板子经验总结(一)

布局之前:
(1)搞清楚每个模块的输入输出
(2)搞清楚每个模块之间如何连接

布局时:
(1)按照模块之间的输入输出端口来安排布局
(2)先将大的芯片摆放好
(3)经常旋转方向尽量避免线交叉
(4)输入输出均是先通过大电容后通过小电容
(5)大电源线20mil,正常信号线10mil

做完DRC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丝印方向统一向左或者向上
(2)丝印不要放在通孔上面
(3)减少串扰要遵循3W原则
(4)大的电源线要20mil,正常信号线10mil
(5)GND线先不连,铺铜后检查DRC发现错误后加GND的过孔

### 使用EDA进行6层板SMT设计与制造 #### 1. 建新项目并设置层数 在启动EDA软件后,个新的PCB项目。选择六层作为目标层数,在新建项目的向导中指定此参数[^1]。 #### 2. 导入原理图和元件库 导入预先准备好的电路原理图文件以及所需的元器件封装库。确保所有使用的组件都具有适合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封装形式。 #### 3. 定义叠层结构 对于六层板而言,通常采用如下堆栈配置:顶层信号层(Top Layer),内部电源/地平面(Power/Ground Plane),中间两层用于走线(Inner Layers),底层信号层(Bottom Layer)。通过工具菜单中的“Stackup Manager”,定义各层属性及其厚度等物理特性。 #### 4. 设置布线规则 为了减少电磁干扰(EMI),遵循良好的高速数字电路设计实践非常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保持短而直的地回路路径;合理安排去耦电容位置靠近IC电源脚;控制差分对之间的间距以维持阻抗匹配等等。 ```python # Python伪代码展示如何设定基本布线约束条件 set_rule('min_trace_width', '0.2mm') # 最小走线宽度 set_rule('clearance', '0.254mm') # 默认安全距离 set_rule('via_size', '0.6mm') # 过孔尺寸 ``` #### 5. 执行自动布局及手动调整 利用自动化功能完成初步放置之后,仔细检查每个部件的位置是否合适,并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适当的手动修改。特别注意高频率部分应该尽可能紧凑排列以便降低寄生效应的影响。 #### 6. 自动化布线过程 借助于内置算法实现大部分网络连接的同时也要留意某些特殊线路可能需要单独处理。比如时钟信号往往要求更严格的长度控制来保证同步性能。 #### 7. DRC验证与优化 运行设计规则检查(DRC, Design Rule Check)程序找出潜在错误或不符合规定之处加以修正直至完全合格为止。此外还可以运用仿真分析手段评估整体电气特性的优劣程度从而进步改进方案。 #### 8. 输出Gerber文件及其他生产资料 当确认无误后即可生成最终版本的光绘(Gerber)数据集连同钻孔表同提交给制造商。记得附带上详细的说明文档指明任何特殊的加工指示事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