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研究》文本分析技术最新进展总结盘点

《审计研究》文本分析主要用于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文本相似度、文本语调、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企业数字化等。

何璐伶,沈烈.审计师关心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吗?[J].审计研究,2024(01):65-75.

【摘要】此前研究主要关注历史信息与审计师决策,本文考察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与审计定价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能传递企业未来持续经营信号,降低审计师所感知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年报披露语调更积极、披露未来经营计划内容更丰富时,二者负向关系更显著;且这种负向关系仅在企业未来盈余反应系数更高和分析师关注更多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低和忙碌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审计师决策依据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并为现有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作出增量贡献。

【关键词】前瞻性文本信息;审计定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胡国强,邳宇晨,孙文祥.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文本证据[J].审计研究,2024(01):41-52.

【摘要】审计师变更能否给当期财务报表审计带来“新视角”进而改善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理论实证研究的难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CAM)披露的文本信息,本文实证考察了审计师变更的“新视角”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显著降低了公司本期CAM与上期的纵向文本相似度。相比重新上任,完全履新的审计师变更降低程度更大;“换师换所”和“换师不换所”均具有降低作用,但前者影响更大;相比只变更项目合伙人或经理,两者同时变更的降低作用最大;而且,降低作用主要集中于行业专长审计师。最后发现,变更公司CAM纵向相似度越低,审计投入越多、审计质量越高、信息有用性越强。研究拓展了审计师变更和CAM披露文献,为审计师轮换制度与新版审计报告准则实施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审计师变更;新版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文本相似度;“新视角”效应;

高翀,石昕,张悦悦.企业创新文化与审计定价[J].审计研究,2023(06):123-135.

【摘要】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度量企业创新文化,探讨企业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文化与审计定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创新文化通过吸引研发人才、增加研发产出、提升研发效率,降低研发失败风险;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操纵,降低研发的财务舞弊风险,进而促进审计定价下调。进一步检验发现,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及更高的财务信息质量。当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共享平台及当审计师具有研发业务专长时,创新文化对审计定价的负向关系更显著。此外,对创新文化较强的企业,审计师也会减少披露研发相关的关键审计事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创新文化;审计定价;企业文化;研发风险;文本分析;

李甜甜,王帆,徐灵源.审计报告文本语调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视角[J].审计研究,2023(05):95-106.

【摘要】通降本增效”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也是理论界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审计报告出发,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关键审计事项语调与企业费用粘性的关系,以期发现审计监督降低企业费用粘性的路径。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语调越消极,越能显著降低企业费用粘性。影响机制是关键审计事项语调通过削弱管理者乐观预期、降低代理成本来减少企业费用粘性。进一步,本文从审计报告视角,检验发现事项段、消极词汇与企业费用粘性的负向关系更显著;从信息关注的视角,检验发现在分析师关注和媒体关注更少的样本中,文本语调与企业费用粘性的负向关系更显著。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语调对企业降费提质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关键审计事项语调;企业费用粘性;管理者乐观预期;代理成本

张俊瑞,危雁麟,尹兴强,等.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23(03):60-71.

【摘要】近年来,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披露数据资源信息十分必要。但企业数据资源的信息披露可能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影响审计收费。通过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源文本信息,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以下情形下时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提高审计收费更为显著:管理层与大股东实施信息操纵的倾向更强;企业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受到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当期数据资源信息披露频率越高的企业,其下期审计投入越多。研究结论对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规范,提升审计机构对企业文本信息运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数据资源信息披露;审计收费;文本分析;

陈丽红,孙梦娜,冀妮妮,等.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吗?[J].审计研究,2023(03):72-84.

【摘要】审计报告改革旨在降低传统审计报告的模板化问题,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本文从审计师变更的视角考察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模板化问题。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可以减弱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审计投入的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信息量的增加是审计师变更降低关键审计事项模板化披露的作用机制;当业务负责人、非“四大”背景的审计师发生变更以及企业外部分析师跟踪数较低时,审计师变更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模板化的降低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审计师变更通过降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模板化披露减少了企业的财务重述,同时带来了积极的市场反应。本文不仅丰富了审计师变更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改革长期效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审计师变更;关键审计事项;模板化;

李哲,凌子曦.内部控制“多言寡行”是否会影响审计风险识别?[J].审计研究,2023(03):148-16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目标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审计师对能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操纵行为进行识别,进而防范市场风险,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从“言”和“行”两个角度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并探究其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多言寡行”会降低审计师的风险识别水平;且这一效应仅在审计师轮换后的首年存在,在连续审计的第二年起便失去效力;“多言寡行”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在证监会整治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后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多言”与“寡行”均对审计风险识别有显著的负面作用,审计师工作压力较大时“多言寡行”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监管机构和审计师的风险识别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多言寡行”;审计风险识别;文本分析;

张庆龙,邢春玉,张延彪,等.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基于企业画像和机器学习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23(02):73-87.

【摘要】为了在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等前期阶段,能够恰当识别由上市公司财务违规带来的审计风险,审计师可选择指标变量、构建预测模型来识别存在违规的上市公司。本文构建了涵盖公司治理、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情感态度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标签建模构造财务违规公司画像,并利用朴素贝叶斯、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违规识别和预测。结果表明,存在财务违规的公司呈现出审计费用少、股利分配率低、每股收益较小等特征,并在情感态度上存在负面和自我夸大倾向;基于随机森林的预测模型准确率为92.91%,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论表明,通过考虑管理层情感态度、建立可视化画像、应用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有助于审计师更好地进行审计风险评估。

【关键词】财务违规;审计风险;情感分析;企业画像;机器学习;

房巧玲,张雨菡,高思凡.信息化赋能与地区环境治理——基于省级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23(01):27-38.

【摘要】在科技强审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是否为国家审计赋能进而促进了国家治理?本文基于环境治理视角,选取2009-2018年我国省级审计机关的面板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国家审计信息化指数,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对审计功能发挥以及地区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促进了审计功能发挥;国家审计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环境治理水平,审计功能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环境关注度高、地方政府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国家审计信息化对地区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本文为审计信息化的赋能效应及其治理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国家审计信息化经济后果的文献,并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环境治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国家审计;信息化赋能;环境治理;

耀友福,周兰.企业数字化影响关键审计事项决策吗?[J].审计研究,2023(01):123-135.

【摘要】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对关键审计事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数字技术进步冲击下,年报审计师在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中的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更加谨慎,具体表现为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数目、风险匹配度较高的关键审计事项和数字化业务风险匹配的关键审计事项。进一步地,数字技术进步下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在审计师信息技术背景组合的样本中更明显,并且高科技企业的数字化特性强化了关键审计事项风险控制决策。作用机制表明,数字化机制会促进企业高质量审计需求和增加审计投入力度,进而强化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本文从数字技术环境变化层面丰富了新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风险控制效用研究,对数字技术进步下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转变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数字化业务事项;信息技术背景;

王帆,邹梦琪.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 2022(03).

【摘要】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越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而可读性、语调对投资效率影响有限。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企业代理成本越低,越能促进详细程度、精确性与投资效率间的正向关系。同时,高媒体关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也越能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事项段和应对段披露越详细、事项段越可读、事项段越精确,越能显著提升投资效率;披露公司层面事项、对外投资事项以及非投资事项均会降低非效率投资。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文本分析;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投资效率

陈丽红,易冰心,张龙平. 异常审计费用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J]. 审计研究. 2022(02).

【摘要】通过考察异常审计费用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具体影响、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越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充分,且上述影响在披露微小盈利、“十大”事务所和行业专家审计的公司样本中更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收取更高异常审计费用的事务所通过增加签字审计师合伙人数量和审计时长提升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充分性,并减少了客户财务重述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通过文本分析还发现,异常审计费用越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行业差异化程度越高、归因更清晰、积极性结论性评价也越多。研究不仅丰富了异常审计费用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规范低价审计竞争行为、引导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异常审计费用;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

张勇,殷健.会计师事务所联结与企业会计政策相似性——基于TF-IDF的文本相似度分析[J]. 审计研究. 2022(01).

【摘要】本文利用TF-IDF的文本相似度分析方法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联结对企业会计政策相似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存在会计师事务所联结的两家企业相比,存在会计师事务所联结的两家企业的会计政策相似性水平更高;本年度,若两家企业由上年度不存在事务所联结关系变更为存在联结关系,则其会计政策相似性水平会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会计师事务所联结的配对企业中,与规模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相比,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联结的两家企业会计政策相似性水平更高;本年度,若两家企业的事务所规模由上年度的小所变更为大所,则其会计政策相似性水平会上升。事务所向其联结的两家企业派遣的审计师重合程度越高,那么企业之间的会计政策相似性水平越高;若两家企业当年的审计师重合程度高于上年度,则其会计政策相似性水平会上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联结;会计政策相似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审计师重合度

余应敏,黄静,李哲. 业财融合是否降低审计收费?——基于A股上市公司证据[J].审计研究. 2021(02).

【摘要】随着企业收入准则对会计信息准确性与及时性要求的提升以及管理会计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推广,业财融合已成为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本文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对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的文本分析,识别出企业是否采用业财融合,研究了业财融合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采用业财融合有助于降低审计收费。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维持稳健。中介检验的结果表明,业财融合通过有效减少审计师需要付出的努力,使审计收费降低。本文的结果为审计费用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增量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业财融合战略的经济后果研究

【关键词】业财融合;审计收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文本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