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学习(一)——范围估计

系列文章目录

毫米波雷达学习(一)——范围估计
毫米波雷达学习(二)——IF信号相位
毫米波雷达学习(三)——速度估计
毫米波雷达学习(四)——系统设计讨论
毫米波雷达学习(五)——角度估计


文章目录

  • 系列文章目录
  • 前言
  • FMCW
    • 雷达如何估算它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 什么是混频器?
  • FMCW中的傅里叶变化
  • 总结


前言

今天开始我将同步更新学习毫米波雷达的文章,目前跟随TI的官方视频进行学习,大家可以自行去看,本文所有图片也均是取自TI官方视频,链接如下http://training.eeworld.com.cn/TI/video/10162


FMCW

FMCW:调频连续波
作用:测量前方物体距离、速度和到达角。

雷达如何估算它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FMCW雷达的核心是线性调频脉冲的信号。
线性调频脉冲是频率随时间以线性方式增长的正弦波

一个FMCW雷达具有单个TX和单个RX天线。
工作原理:合成器生成一个线性调频脉冲。TX将该线性脉冲发射出去,遇见物体后反射回来,RX接收反射的脉冲,当RX和TX信号混合在一起时,生成的信号叫IF(IF表示中频信号)

什么是混频器?

混频器两输入一输出,向混频器两输入口输入正弦波,混频器输出的正弦波具有这两条正弦波的性质
1.瞬时输出频率=正弦波1输入频率-正弦波2输入频率
2.起始位置=正弦波1相位-正弦波2相位

雷达前面仅有一个物体时,接收信号是输入信号的延时,形状一样。
即IF频率不变,在f-t图像中是一条横线。

t为往返的延迟,t=2d/c。
注意:当使用ADC时,确保IF信号仅在RX天线接收到反射信号时才有效,也就是仅经过时间t之后再接收样本(之前接收到的肯定是杂波),并且只能持续到TX消失之前。

由于调频时间很短,对于300m距离,且脉冲时间Tc仅为40微秒的雷达,则t/Tc=5%

FMCW中的傅里叶变化

傅里叶变换在FMCW中非常重要,我们用它来估算距离、速度、角度。

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到频域中,傅里叶变化可以参考这篇通俗易懂的文章,傅里叶变化

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是没有的。如果你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杨振宁

前面提到了雷达前方有一个物体的情况,当现在雷达前方有多个物体时,情况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距离越远,对应的IF越大,下图是三个物体对应的IF频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两个正弦波非常靠近时(两个物体的反射信号非常靠近时),我们可以通过延长IF信号的长度来扩展正弦波的观测窗口,而通过扩展线性调频脉冲的时间就可以扩展IF。
由此可知,更大的带宽可能会有更好的距离分辨率,这和我们的感知也是一样的,检测的时间越久,越能分辨出来物体距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B/T(S是斜率,Tc是雷达调频时间宽度,B是雷达覆盖的频率宽度)
两个间距为Δd的物体
Δf=S2Δd/c(Δf是两物体之间的频率间隔)
Δf>1/Tc
由上面两式可得
Δd>c/2B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雷达面前两个物体的间距大于c/2B

故可估计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为d=c/2B
由此可以看出距离分辨率仅仅取决于带宽。
这样来看,理论上两个带宽B相同的雷达,他们的距离分辨率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实际上,脉冲持续时间更长的那个雷达,具有更长时间的IF信号去观测窗口,考虑傅里叶变换的性质,我们会选择雷达A。

雷达处理信号
在大多数雷达中,雷达会对信号进行处理,首先会进行低通滤波,然后ADC进行数字化,再被发送到合适的处理器,例如DSP,DSP先进行傅里叶变化,来估算物体距离,随后再进行其他处理,用来估算速度与到达角。

在对目标进行数字化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目标带宽,便于设置低通滤波器和ADC采样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需要高于max频率,且ADC采样率要>=该max频率

当有入下两个雷达时,由上方公式可得,A的斜率是B的两倍,那么B的f(IFmax)的值也是A的两倍,这样在dmax值相同的情况下,A仅需要一半的IF带宽,也就是更小的采样率,但是B仅需要一半的采样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max=Fs*c/s(Fs是ADC的采样率)

对于射频带宽和IF带宽我们需要分辨清楚,射频带宽决定距离分辨率,IF带宽可以让雷达看见更广的范围。

总结

后续我会学习并记录FFT(快速傅里叶转换)等知识,非常感谢各位的观看。

  • 7
    点赞
  • 3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毫米波雷达在车载领域的自运动估计是指在车辆运动的同时,通过毫米波雷达获取的数据来估计车辆自身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加速度、姿态等信息。 传统的毫米波雷达在自运动估计方面存在一些限制。例如,传统毫米波雷达无法准确判断目标的高度信息,且点云的信息量有限。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4D成像毫米波雷达应运而生。 4D成像毫米波雷达是一种新型的毫米波雷达技术,它通过引入额外的维度(第四维),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目标信息,包括目标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角度等。这种技术可以在车辆运动的同时对目标进行精确的自运动估计。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的自运动估计中,还需要考虑波达方向估计(DOA)的问题。由于车载毫米波雷达随着车辆一起运动,传统的DOA估计方法可能无法满足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需求。因此,在车载毫米波雷达的DOA估计中,需要考虑车辆运动的影响,并选择适合车载环境的算法。 目标角度估计也是车载毫米波雷达自运动估计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对角分辨率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发展,对角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发展起来的4D毫米波雷达开始逐步商用,它可以提供更高的角分辨率,并具备俯仰向测角的能力。 综上所述,毫米波雷达在车载领域的自运动估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数据处理、波达方向估计和目标角度估计等。通过采用4D成像毫米波雷达等新技术,可以提高自运动估计的精度和效果。<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的原理分析和应用案例](https://blog.csdn.net/CV_Autobot/article/details/128310375)[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2* *3* [车载毫米波雷达DOA估计综述](https://blog.csdn.net/xhblair/article/details/128893343)[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reference_list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不知何人

万分感谢诸位观看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