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不但要在问题“点”上剖析,还要看整个流程的“线”,再到平台的“面”,最后看到公司、市场价值导向的“体”,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方案。
研发不信任的产品经理的特质
- 经常提一句话需求,问了细节不是没想到就是没确认;
- 经常改需求,做好的东西说不是他要的;
- 需求没规划,做了的东西不要2个月就没人用下线掉了;
- 需求没价值,导致研发做了一年最后发现年终总结没什么可说的。
以上4点如果你有任意一点屡教不改,基本跟你合作过的研发都会把你拉入黑名单了。后面需求不信任你不说,你在他心中的份量和地位也荡然无存了。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需求分析没有做好。好的需求分析不是收到了什么建议和反馈就马上去做,而是去站在平台的高度考虑、分析、规划。
正确的需求分析姿势
评估价值、梳理流程、规划产品。
- 评估价值的手段,通常就是数据分析。结合业务看下这个功能的数据是否有异常,使用率、使用人数、用户群体的价值是否够高,是否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 梳理流程,是为了能够从宏观的角度看看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只从用户的一个动作,而不是他的前因后果来考虑,那就是盲人摸象。
- 规划产品,指的是方案要有延展性和周期性。要从系统架构的角度上,更加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评估哪些系统应该作出优化、哪些系统应该保持不变。
更好的合作
以为这样足够了吗?还不够。通常,在价值、流程、产品方案都没问题的情况下,也并不是所有都要落地的。很可能因为公司价值导向、市场变化、监管政策变化等情况,导致你的方案不再适用,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规划。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同把需求产出量作为产品经理KPI的原因。我觉得做得多并不是一种能力,需求的深度你我都懂,如果有量没质,无异于挖坑。
所以从需求到产品方案、评审排期、落地、迭代,是一整套生态。你的一个决策,不单单影响着这个功能,也影响着平台的其它功能、公司的其它平台、平台的整体用户和公司的发展。
很多创业公司就是因为一个不合理的活动,被羊毛党挖空的。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一定是越高的视角,才有越好的方案,才能创造越大的价值。
那么做好了需求分析之后,如何和研发建立信任关系呢?这里有几个建议:
- 好的产品经理提的需求一定不多,所以日常的工作进展和安排,不如发一个周报给团队的人进行汇报,这样大家就不会认为你是漠不关心。把自己的工作暴露出来,同样也是一种信息同步和交流。
- 上线后的需求,定期总结发出报告同步给负责的开发,让他们看到回报,形成一个正向激励。做事情有始有终,能够树立一个有产品感的产品经理的形象。
- 遇到需求变更、研发出现偏差的情况,第一时间认错并改正。大多数团队是没有专职项目经理的,所以研发质量的保证,也是产品经理的职责范围之一。
总结
产品经理是研发的上游部门,掌控着需求和方向,而需求分析又是产品提需求的前置动作,也是容易被初级产品经理忽略的部分。所以抓好需求分析,是提升团队研发价值的重点。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不但要在问题“点”上剖析,还要看整个流程的“线”,再到平台的“面”,最后看到公司、市场价值导向的“体”,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方案。
研发管理的过程中,产品经理是一个分析大于执行的岗位,往往分析一整周,产出1000字文档而已,所以要积极自我暴露工作和思考过程,赢得研发团队的信任。同时跟进好产品的发展,有始有终去迭代。遇到问题要第一时间修正,保证研发质量。
深度洞悉、整体规划、透明沟通,才能成为一个研发信任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