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透智能座舱的多模态交互

本文探讨了智能座舱的多模态交互技术,包括语音交互、手势识别、DMS、OMS、HUD和AID全息投影。语音交互已广泛应用于设备控制、导航和媒体娱乐,但仍有提升空间。手势识别通过2D和3D识别技术辅助交互,DMS和OMS确保驾驶安全,而AR-HUD和AID全息投影则提供了更为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未来,多模态交互将成为智能座舱的核心技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交流群 | 进交流群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或添加智子实验室小助手微信sophonlab001,请备注进群 + 真实姓名 + 公司 + 职位

汽车工业百年史中,座舱也一直在发展,从过去的机械化走到今天的电子化,也正在走向智能化。

机械化时期,座舱使用机械和简易物理装置进行单一功能和基本信息地展示;电子化时期,音响、液晶屏等开始广泛使用,配备音乐、导航等基本功能;智能化时期,互联网+、AI、大数据等技术开始上车,座舱成为驾乘人员可以发号施令的自主舒适智能移动空间。

智能座舱在传统座舱基础上,人机交互更加便利和多元化,自动化和网联化水平也大大提高。当前人机交互主要还是语音交互,驾驶员可以通过对话,完成常见非驾驶动作的指令。

不过,当前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在情感性、多轮对话、唤醒或打断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不能领会命令实质。而多模态交互技术能够使人机交互整个过程更加立体、高效和低误差,必将成为未来智能座舱发展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

1. 语音交互

语音交互包括语音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合成技术等,也就是通过声音识别、处理,生成指令要求。在智能座舱中语音交互最常用的场景,包括设备控制、导航和媒体娱乐三个方面。

可见即可说、连续对话、音源定位、免唤醒等技术已开始广泛搭载,语音交互也将变得更自然;个性化体验是座舱的目标,蔚小理等新势力从声音自定义、形象自定义、功能自定义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比如蔚来Nomi通过拟人化表情形象,在语音交互时增加了视觉反馈,Nomi可以通过屏幕表情给出聆听、开心、点赞等反馈,提高了驾驶员对语音交互的陪伴感和信任感。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