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与动力系统的协同控制

制动系统与动力系统的协同控制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目标是通过集成化、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实现车辆在制动、驱动、能量回收等多场景下的高效协同。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关键技术与应用:

1. 系统集成与架构升级

  • 底盘系统集成化:随着EE架构向集中式发展,制动、转向、悬架等系统逐步解耦为电控单元(如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并通过中央ECU实现多维度协同控制。例如,REE公司的REEcorner®技术将动力、制动、转向等集成到独立模块中,由中央ECU统一协调,提升操控性与空间利用率。比亚迪则通过智电融合技术实现动力系统的精准控制,并与制动系统(如伯特利提供的线控制动)协同响应决策指令。
  • 滑板底盘技术:通用、RIVIAN、哪吒等车企采用滑板底盘设计,将动力系统、热管理等集成至下车体,实现标准化底盘与个性化上车体的分离,显著提高研发效率。

2. 控制算法与策略

  • 滑模控制与模糊逻辑:混合动力车辆中,滑模控制器结合模糊逻辑被用于协调再生制动与机械制动的分配,防止车轮锁死并优化能量回收效率。例如,文献中提出的协同制动控制策略(CBCS)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类似地,混合动力公交车(HEB)采用滑模控制器分配再生制动与气动制动力,并通过EKF-RLS算法实时估计车辆质量与坡度以优化控制。
  • 防抱死制动(ABS)协调: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电液复合制动系统需与ABS协同。例如,一体式电液复合制动系统通过动态调整液压制动力与电动制动力,确保ABS介入时制动的稳定性与能量回收效率。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则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制动与动力系统的精准响应。

3. 能量回收与效率优化

  • 再生制动优先机制:动力系统在制动时优先作为发电机运行,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例如,CRH1动车组的制动策略中,再生制动始终优先于摩擦制动,仅在制动力不足时补充摩擦制动。混合动力车辆通过BCU(制动控制单元)动态分配机械制动与电机刹车,同时考虑电池SOC状态与最大充电功率,避免过载。

  • 多模式协同:重型商用车在长下坡路段需联合机械摩擦制动、再生制动与液力缓速器制动,通过BP神经网络设计的控制系统实现模式自动切换,降低驾驶员操作负担并提升安全性。

4. 冗余设计与安全性

  • 冗余控制架构:驱动与制动系统可通过冗余设计互为备份。例如,REEcorner®模块采用独立冗余设计,确保单个模块故障时仍能维持基本功能。电动汽车的爆胎控制系统中,中央控制器通过协调动力分配、制动干预与悬架调整,快速恢复车辆平衡。
  • 实时监控与诊断:集成动力制动系统(IBS)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轮速、压力等参数,结合诊断算法预测故障并调整控制策略,提升系统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百态老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