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展开研究,深入探讨了流程型组织的起源、设计以及华为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旨在为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管理模式和思路。
- 华为组织结构变迁历程
:历经野蛮生长期、战略驱动期等多个阶段,从职能型组织逐渐发展为流程型组织,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和管理的持续优化。
- 流程型组织特征
:呈现 “推”“拉” 结合、以 “拉” 为主,龙头原理,前端为精兵组织、后端为平台共享组织,前方有责有权、后方赋能监管,机关精简、流程简单等特征,有效提升了组织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 流程架构与组织设计
:华为的流程架构分为价值类、使能类、支撑类,通过水平分解和纵向分层,构建了完整的流程体系;明确了各级组织的定位和职责,如系统部、代表处、地区部等,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业务的高效运作。
- 研发体系与营销体系变革
:研发体系从接力棒式串行开发转型为 IPD 开发模式,通过建立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商业决策机制和责权利对等的重量级团队,提升了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营销体系以订单为核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通过 LTC 流程和铁三角组织,实现了营销业务的流程化和高效协同
1. 流程型组织的起源与演变
1.1 流程型组织的起源
1.1.1 哈默的流程再造思想
-
哈默提出,传统为大规模生产、稳定环境和增长需求而生的公司已无法适应现代竞争。需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实现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指标的大幅提升。
-
流程再造强调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优化,打破部门壁垒,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
1.1.2 组织结构的演变逻辑
-
组织结构从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制逐步向流程型和网状型演变。流程型组织以流程为主线,实现业务的高效协同和快速响应。
-
流程的本质在于沉淀业务与管理的最佳实践,预防风险,同时承接战略导向,打造核心竞争力。
1.2 流程型组织的演变
1.2.1 流程架构的设计方法
-
流程架构设计需承接公司战略,从上向下开展,涵盖信息架构、数据、IT系统等不同手段。通过明确业务/价值流,构建产品开发、供应链交付等关键业务能力。
-
流程架构分为业务类(operating)、使能类(enabling)和支撑类(supporting),分别对应客户价值创造、业务支撑和基础服务。
1.2.2 流程型组织的优点与适用场景
-
流程型组织具有以客户为导向、跨部门无障碍协作、优秀管理经验沉淀、企业资源共享等优点。
-
当企业面临业务多样化、职能专业化和组织多层化挑战时,推行流程型组织可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2. 流程型组织的设计与实施
2.1 流程型组织设计全景图
2.1.1 打胜仗:战略导向
-
流程型组织设计需围绕战略目标展开,通过识别关键业务能力,开发新产品、加强CRM、优化流程等手段,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
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流程架构的优化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以确保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2.1.2 建组织:组织保障
-
从L1到L6的架构设计,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权限。管理者需转变为领导者,以任职资格为抓手促进关键人才成长,实现考核和晋升机制的转变。
-
组织设计需充分贯彻职能作用,实现业务拓展,同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团队合作和流程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2.2 流程型组织的实施步骤
2.2.1 从客户到流程,从流程到结构
-
通过客户旅程分析,识别关键触点和部门/岗位,将客户需求转化为流程运作中的标准,推动流程体系满足客户需求。
-
结构设计采用纵+横二维结构,强调扁平化,职位设计需落实责任,实现345薪酬体系,确保组织高效运作。
2.2.2 授权体系与集体领导
-
管理权与指挥权分离,构建双向指挥体系。流程责任人负责业务流程建设,组织架构权力体系负责管理权,两者相互独立又协同作用。
-
集体领导与决策强调去中心化,基层团队在申请高层决策时需提供明确方案,高层领导在决策中扮演被动应接的角色,确保决策的快速和准确。
3.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案例
3.1 华为的流程型组织特征
3.1.1 “推”“拉”结合,以“拉”为主
-
华为通过改革将组织从后端推动转变为前端拉动,形成“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提高组织效率。
-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的组织建设。客户需求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后,成为公司最高指挥机构的依据。
3.1.2 前端精兵组织与后端平台共享
-
前端是对付不确定性的精兵组织,后端是对付确定性的平台共享组织。华为将可以规范化的管理变成标准化操作,提高资源流动效率。
-
前方组织有责、有权,后方组织赋能及监管。这种组织模式建立在有效的管理平台上,包括流程、数据、信息、权力等,实现前后方的有效协同。
3.2 华为的流程型组织架构
3.2.1 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
华为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结构,包括系统部、代表处、地区部、片区联席会议、总部等不同层级的组织单元。
-
系统部的铁三角代表客户,拥有一定权力,负责发现机会、咬住机会,将作战规划前移,呼唤与组织力量,完成目标。
-
代表处是本地运营的综合性经营组织,以最小作战单位参战作战,实现一元化领导,避免多头管理,具备综合化的作战能力。
3.2.2 流程架构与授权体系
-
华为的流程架构分为纵向分层和水平分解,涵盖从客户到客户“端到端”的流程贯通,包括IPD(集成产品开发)、MTL(市场到线索)、LTC(线索到回款)等关键流程。
-
授权体系设计基于流程分配责任、权力和资源,明确指挥权和决策权的归属,确保前方组织有责、有权,后方组织赋能及监管,实现组织的高效运作。
4. 华为研发体系的流程型组织变革
4.1 IPD流程与组织变革
4.1.1 开发模式的转变
-
华为从接力棒式的串行开发模式转型为IPD开发模式,采用跨部门团队负责产品开发,有效管理开发工作,缩短开发周期。
-
IPD模式解决了传统开发模式中存在的产品开发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1.2 IPD开发模式的成效
-
IPD开发模式实施后,华为的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缩短40%-60%,新产品收益增加100%,产品开发浪费减少50%-80%,开发生产力提高25%-30%。
-
IPD流程的结构化设计和商业决策机制,如DCP决策评审点和IPMT高层决策机制,确保了产品开发的高效性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4.2 营销体系的流程型组织变革
4.2.1 LTC流程与铁三角组织
-
华为营销体系从以订单为核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构建了面向客户的端到端“营+销”流程,包括MTL(管理线索)和LTC(管理合同执行)流程。
-
铁三角组织由客户经理(AR)、解决方案责任人(SR)和交付责任人(FR)组成,负责从客户反馈到线索生成、机会点把握、订单实现的全过程,实现客户价值和企业盈利的平衡。
4.2.2 铁三角组织的运作模式
-
铁三角组织在不同层级的区域经营单元(如片联、地区部、代表处、系统部)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同机制,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
铁三角组织的设计遵循“小前端、大中台”的原则,前端配置少量资源连接更多客户,后端中台提供强大支持,实现资源的高效复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5. 流程型组织的未来展望
5.1 流程型组织的进化方向
5.1.1 指挥权力下放与基层赋能
-
华为将进行新一轮机构改革,培养大量“少将连长”,将指挥权力下放到前线,使基层具备更强的攻坚克敌和战略决策能力。
-
这种改革将对流程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要求流程更加灵活、高效,能够快速响应前线的复杂业务需求,实现组织的持续进化。
5.1.2 技术创新与流程型组织的融合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流程型组织将与新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组织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
未来流程型组织可能吸收阿米巴组织等其他组织模式的优点,形成更加灵活、高效、创新的组织形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