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及溶质迁移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水运动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20 世纪50年代以前,土壤水运动问题广泛采用毛管理论进行研究,即把非饱和土壤(包气带)中的水分运动看做是水分在均一或孔径不同的毛管中的运动。该理论在求解简单条件下人渗、蒸发和土壤释水问题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由于计算方法简单﹑概念清楚,目前仍有一定实际意义。例如,用毛管理论推导的表层有薄水层时压力人渗的Green-Ampt模型,假定水在土壤入渗过程中,湿润锋面几乎是水平锋面,锋面上各点的吸力水头均相等,而自湿润锋面之后土壤的含水率均一(水力传导度为常数),在以上的假设基础上,根据Darcy定律和水量平衡原理,可推得任何时刻人渗锋面到达的位置和人渗总水量。
同样,根据毛管理论,采用Darcy定律,亦可推求地下水位保持不变、外界蒸发条件保持相对稳定时的潜水稳定蒸发计算式。Young用毛管理论推导出垂直土柱重力释水过程中的给水度计算公式与Bolt考虑重力给水滞后作用时的给水度计算公式形式完全相同,但推导过程简单得多。毛管理论虽具有简单易懂、概念清楚的优点,但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近似地认为土壤毛管水分到达前缘存在一个毛管负压水头值,而不考虑地下水面与毛管水前缘之间各点水分和压力的差异,因此这一理论一般只能解决一维问题,且主要用于流量和水量的计算,不能分析剖面上各点含水率和水头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在土壤水分势能基础上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得到了很大发展,为解决复杂的土壤水运动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土壤水运动的势能理论将土壤水看做与其他物体-样,具有动能和势能。由于水在土壤中运移速度是十分缓慢的,所以,动能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而势能则成为决定土壤水分运动状态的能量的主要形式。随着土壤水分运动研究的不断深人,温度变化对土壤水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日夜温差很大,地表以下不同深度处温度的差异和变化影响土壤水分的转化与运移,用等温模型来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常带来一定误差。由于土壤水运动主要取决于能量状况,一些学者根据能量平衡和热传导理论,提出了用水、热、汽耦合模型研究土壤水转化和运移。由于气温变化引起土壤水的相变,如在冻融条件下,液态水与固态水相互转化,在蒸发条件下使液态水转化为气态等。采用以土壤水压力水头和温度作为未知函数的方程表示土壤水分与热量守恒过程,实践证明更符合实际。
由于农田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涉及水利、农业、气象、土壤等多种学科,通过单一学科的研究来解决复杂的农田水分运动实际问题有一定困难,20世纪50~60年代,一些学者(Gardner,1960;Cowan,1965)认为土壤-植物-大气中水分运动状况是相互制约的,田间水分循环是由土壤、植物、大气构成的一个物理上统一的动态系统为基础的。Philip(1966)认为在这个系统中,各种过程是相互关联的,并为这个系统起名为“SPAC”系统(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在这个系统里,水总是从能量高处向能量低处运动,且“水势”这个概念无论在土中或植物体和大气中,都应是普遍适用的。采用这样一个动态连续系统研究土壤水运动规律,对解决农田土壤水分的生产实际问题更为有效。
SPAC 系统理论研究促进了有关边缘学科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有关大气、土壤和植被的界面过程问题、尺度问题、土壤植被条件非均匀问题、连续介质内各部分非线性相互作用机理等问题都仍然有待于深入研究。

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是直接与土壤水的运动相关联的。例如,土壤水的运动是土壤营养物或(和)污染物运移及热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土壤水分分布状况对于土壤空气状况﹑微生物的活动,植物根系的发展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水资源评价和预报也需要掌握水在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的运动和分布方面的知识。土壤水动力参数影响与控制水及化学物质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运移速度和分布是研究及描述水和化学物质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运移的关键资料。如果没有足够可靠的土壤水动力参数的资料,无论是用什么方法或模型,对于水及溶质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运动的预测都是值得怀疑的。然而,土壤水动力参数的测量是相当困难的、昂贵的及耗费时间的,并且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和参数随测量尺度的变化使得这一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当运用模型去预报区域性的水及溶质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运动时,这一问题就变得更尖锐了,因为大尺度的土壤水动力参数更难于取得,而这种尺度下的预报正是所需要的。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和各向异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不理解土壤的这种特性,就不可能成功地预报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然而,对于具有空间变异性和各向异性的土壤水动力参数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特别是土壤水动力参数随测量尺度的变化及这种尺度效应对土壤中流体运动和分布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通常用一个在小尺度下测量的土壤水动力参数来定量分析大尺度范围内的流体运动,必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研究土壤水动力参数的尺度效应及空间变异性将为定量描述大尺度范围内的流体在非均质土壤中的运动、分布提供关键的信息和知识。因为土壤高度的变异性和各向异性,在这一介质中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都极其复杂。在一个大的区域里,观察局部详细过程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研究是将地质统计分析与数值模拟结合起来,即运用随机模拟方法来直接考虑自然界的各向异性(Tompson and Gelhar,1990)。这些随机方法的目的在于对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中流体在土壤中运移的总体行为进行定量描述的同时,也考虑到小尺度变异性的影响。随机模拟已经用来研究大尺度范围内在饱和土壤中(Graham andMcLaughlin,1991)和非饱和土壤中(Hopmans et al.,1991; Russo and Bouton,1992)的水流情况。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如蒙特卡罗模拟(Yang et al ,1996a,1996b,1997),关键的一步就是在研究的范围内,确定所研究的单元(或体积)的运移参数和土壤性质的统计量,即均值、方差和空间变异结构。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单元(尺度)增大了,土壤性质及参数也会随不同的尺度而变化。为了有效地运用随机模拟来定量描述流体在各向异性土壤中的运动情况,必须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确立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与尺度变化的关系,认识随尺度变化的土壤性质及参数对土壤中流体运移过程的影响。
在理论上,通过“仿射自身相似”的方法,分形数学将在不同尺度上的性质系统地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从一个尺度的测量值来预测另外尺度的值(Mandelbrot,1987)。在土壤科学中,分形原理已经用来研究土壤的团粒结构(Perfect et al. ,1992;Rasiah et al.,1995)、土壤颗粒分布(Tyler and Wheatcraft,1992)、土.壤结构分布(Bartoli et al.,1991)、土壤水分参数(Tyler and Wheatcraft,1990; Rieuand Sposito,1991)、土壤饱和传导度(Rawls et al.,1993)及土壤水动力扩散系数(Wheatcraft and Tyler,1988)。然而,分形数学还没有成功地用来解决土壤水动力参数与测量尺度之间的相依关系及这种相依关系对土壤中运移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运用分形数学及其他方法来发展尺度提升(upscaling)技术,以便从小尺度的参数测量值来预测大尺度上的参数值,以及从小尺度上水和溶质运移的观测过程来预测大尺度上的水和溶质运移过程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的深人。
由于多孔介质高度的空间变异性和各向异性,非饱和带中水流及溶质运移的研究十分具有挑战性。这些挑战性表现在流体运动的尺度效应、各向异性和高度非线性。空间变异性和流体运动的非线性结合导致不均匀的流体运动途径,形成指状流(Flury and Flühler,1995),其实,即使在均质土壤中,流体运动的非线性(或非稳定性)也会导致指状流的出现(Glass,1993;Liu et al. ,1998),并且指状流还在不同尺度下发生(Liu et al. ,1998)。结果表明,根据实验室尺度和均质土壤的假定建立起来的、传统的连续性模型不能很好地预测非饱和的流体运移规律,特别是不能预测非饱和系统中快速的指状流,而快速指状流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工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到建立多孔介质非饱和带中水流及溶质运移的新一代理论和方法上面来。目前已提出了一些理论或模型,比较典型的有离散模型和混沌模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连续性模型,这一类模型能够捕捉到非饱和带中快速水流及溶质运移的特征。离散模型包括弥散限制聚合模型(Flury and Flühler,1995)和侵蚀渗透模型(Glass,1993)。弥散限制聚合模型已成功地用来描述小尺度的实验结果,但是这种模型的计算工作量非常大,这种模型还没有用来解决大尺度的实际问题,同时用这种模型来描述非饱和水流及溶质的运移,还缺乏完整的理论基础(Meakin and Tolman,1989;Ewing and Berkowitz,2001)。侵蚀渗透模型主要用来描述孔隙尺度的流体运动过程,也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是这种模型的物理意义不明确,同样还不能用来解决大尺度的实际问题。混沌模型是美国劳伦斯贝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位科学家提出来解决非饱和流问题的(Fabishenco,1999),是一种对小波动很敏感的模型系统。模型假定,在非饱和带中,水在小尺度范围内的运动是一种混沌过程,这同孔隙尺度的Haines跳跃现象(Haines,1930)很吻合。然而,怎样运用混沌理论来预测非饱和带中流体的运动过程,还是一个远没解决的问题。实际应用中,我们对大尺度的问题更感兴趣,同时还需了解小尺度流体运移的混沌过程对大尺度流体运移过程的影响,这同样是一个还没解决的问题。
对于多孔介质的物理性质的分形研究而言,多孔介质中流体运动的分形性质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在一些非饱和带流体运移的研究中也观测到了流体运动的分形现象。例如,Persson等(2001)在几个实验中观测到染色剂在土壤中的分形运动途径;Smith和Zhang (2001)在饱和的砂槽实验中,也观测到重油污染物的指状分布具有分形特征;Liu等(2003)报道了具有分形性质的裂隙介质中水分的空间分布。此外,弥散限制聚合模型和侵蚀渗透模型都可产生流体运移的分形样式(Feder,1988;Stauffer and Aharony,1991)。显然,建立起能够表征介质中流体运动分形性质的系统的理论或模型对于非均匀流动问题的探索十分必要。
 


1.2 土壤水运动理论研究对象及意义

土壤是一种由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多孔介质。固相基质由大小、形状和排列不同的土粒组成,土粒的排列与组合决定了土壤孔隙特征、水及空气在土壤孔隙中的存在和传输形式。土壤孔隙全部被水充满,则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土壤水称为饱和土壤水。存在地面以下的饱和土壤水称为地下水。而当土壤孔隙未被水充满,土壤中水分处于非饱和状态时,称为非饱和土壤水,一般称为土壤水。
非饱和区域的一些现象,如渗透、土壤水分存储、蒸发、作物根系吸水、地下水补给、冲刷、侵蚀等,在水文学的许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非饱和土壤区域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供水、农田作物根系土壤的最优化水分管理等方面。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业、工业及市政工程对地下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逐渐开始关注非饱和区域流动问题。实际上,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和杀虫剂将不可避免地迁移到作物根系层以下,污染地下水储备,而市政和工业排放口排放的化学物质及核处理设施的辐射泄漏都使地下环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研究多孔介质的非饱和带( vadose zone)中水流及溶质运移是为了保持农业、自然资源(土壤和水等)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的重要课题。非饱和土壤是保证农业产量,维持和改善森林、草原系统质量的基础,同时许多污染物经过非饱和土壤运移到达地下水而造成难于治理的污染,如地下水中化肥和农药的污染(USEPA,1993),还发现放射性元素(如得-99、钚、锏)、重油和高分子化合物(如TCE)经过土壤运移到200m 以下的地下水中(DOE,2001)。因此,非饱和土壤中水流及溶质(肥料或污染物)运移问题是国际土壤水文学界近年来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2002年,美国土壤科学协会创办了一个名为“非饱和带杂志”(Vadose ZoneJ ournal)的科技刊物,专门出版非饱和多孔介质和裂隙介质中水流及溶质运移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论文。2001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一份“非饱和带科学和技术的国家路线图”草案。研究非饱和区水流运动的重要意义可见斑。
 


1.2.1 土壤水运动与水资源

土壤水是联系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纽带,在水资源形成、转化和消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产汇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垫面的土壤水分状况。
自然界的水一直处于不断地循环运动中,降水是水文循环的人流项,而地面径流和腾发量则是水文循环中的出流项。降水的--部分形成地面径流,而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存蓄在非饱和带土壤中或补给地下水。在自然界水循环中降水,蒸发和径流是三个重要环节,而这三部分均与土壤水分状况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中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都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过程中,由于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下垫面条件(如地形、地貌,河流等)不同,“四水”转化关系也不同。特别是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水体相互转化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研究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机理,降雨入渗补给规律,潜水蒸发,农田蒸发及地下水开发利用对水资源计算参数的影响等对于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流域尺度天然状态下的水量平衡,是以降水为输入,以径流、蒸发为输出的---种自然水平衡形式。对于水文循环和水平衡要素的研究,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水文循环方面的Horton产流理论,蓄满产流模型, Sherman的单位线概念及20 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区域“三水”、“四水”乃至考虑植物水的“五水”转化理论等。在野外试验观测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排水试验站和水文水保试验站,如安徽的五道沟试验站,中国科学院禹城、栾城生态试验站,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子洲、绥德、天水、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等。对于水量平衡中具有关键意义的蒸发和入渗,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入渗率及人渗规律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大量用于模拟均值单元土体下渗的经验或半经验公式。在实际流域中,为了解决由下垫面和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化而导致的下渗能力的空间变异性,提出了垂向分层、面上分布式模型或集中参数模型的方法等。
对于区域蒸散发研究,研究成果更多:既有微观的反映下垫面特性的单点模型,也有宏观的区域蒸散发模型;既有基于SPAC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也有忽略蒸散发动力学过程的系统模型,如 Dalton蒸发理论、Penman蒸发公式及各种改进模型。水面蒸发的计算方法较为成熟,归纳起来有器皿法、经验公式法、水量平衡法、能量平衡法﹑湍流扩散法、综合法等。陆面蒸发计算有平衡法、气候法和综合法等几种方法,计算模型很多。
由于下垫面和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水循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尤其是人工干预下的水系统,不同的区域其水系统的平衡要素构成不同,要素的标定也差异较大,而且由于人工干预程度的变化,区域水平衡在--定意义上还表现出时域性,水平衡机制与平衡要素的空间和时间标定就成了区域水循环研究的重点。灌区耗水量计算,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即灌区引退水法、河段水量平衡法和面积定额法,这三种方法都是针对河流的,考虑供水系统,仅仅从供水系统的水平衡考虑,而对实际的水资源耗用系统——灌区水系统采取了黑箱处理,没有考虑灌区水系统的平衡和各要素的变化,没有将供水系统和耗水系统相结合,从整个区域水平衡的角度来研究灌区引水的消耗过程,即使局部无资料地区采用面积定额法,也主要是考虑农作物灌溉耗水定额,而对区域内的其他耗水要素(如非耕地的土壤蒸发、天然及人工林草植被的蒸散发、其他生态耗水等)较少考虑。
灌溉系统中60%的水量损失都发生在输水过程中,渠系的渗漏消耗除了造成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之外,还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最终导致环境的破坏(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研究灌溉系统长期运行后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是灌区制定科学水管理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我国许多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其中一项主要措施是进行渠道的防渗处理,--般而言,渠道防渗可使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但渠系输水损失的减少将改变原来的平衡状态,形成新的平衡点,在新的平衡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在什么程度,同样涉及灌区未来的环境状况,并且灌溉渠道采取防渗措施前后水文循环规律的变化对灌区水平衡要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灌区区域水平衡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例如,区域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开采和补给量﹑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灌溉水量、蒸发和渗漏量、降水量及其他用水量都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具有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并且这种时间和空间变异性随灌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传统的灌区水平衡及耗水量的计算中,常常对许多变量与参数只能在整个灌区和在一个很长的时段内取一个经验值(或平均值)来进行计算,这就难于取得合理的计算结果,因而成为制约掌握灌区灌溉耗水规律、合理和有效地利用灌区水资源的瓶颈因素。土壤水作为联系大气水和地下水的中间环节,其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1.2.2 节水灌溉与非饱和土壤水运动

水从水源地到形成作物产量,中间经历了以下三个环节:①从水源地取水,经过各级输配水系统,到达田间;②通过各种灌水方法,将达到田间的水转化为能够被植物所直接吸收利用的土壤水;③土壤水被植物所吸收和利用,形成产量。各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节水的潜力,并且与土壤水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第一个环节中,水在渠道中输送时,将发生损失,渠道的水量损失包括渠道水面蒸发损失、渠床渗漏损失、闸门漏水和渠道退水等。水面蒸发损失一般不超过渗漏损失水量的5%,在渠道流量计算中常忽略不计。闸门漏水和渠道退水取决于工程质量和用水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加强灌区管理工作予以限制。而渗漏损失水量则与渠床土壤性质、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出流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工作中,常用经验公式或经验系数估算输水损失水量

式中,o为每公里渠道输水损失系数;A为渠床土壤透水系数; m为渠床土壤透水指数;Qn为渠道净流量,m3/s。可以看出,土壤水力性质在估计渠道输水损失中起重要的作用。
 

在第二个环节中,灌溉水进入田间并湿润根区土壤。土壤的介质性质(土壤质地、结构性质)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灌水质量。了解土壤介质性质、介质和水流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入渗规律的影响,从机理上探讨灌水效率对于灌水方式的选择、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及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具有指导意义。以波涌灌溉为例,波涌灌溉间歇地向灌水沟放水,放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然后停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重复多次,直到灌水沟的首尾都得到均匀的灌溉为止。图1.2.1比较了波涌灌溉和连续灌水情况下的入渗模式,可以看出,在给定的水量条件下,波涌灌溉水流的进程距离比连续放水多2~3倍。波涌灌溉条件下地面水流特征、土壤表层致密层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于入渗特性的影响等都与土壤水动力学有密切的关系,而相关研究对于波涌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都是必需的。
施肥一般随着灌水同时进行,化肥在水流的驱动下发生迁移,然而,在水动力弥散及土壤吸附等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人渗后化肥在土壤中运动迁移状况较水流运动更为复杂。显然,进一步考虑灌水条件下溶质运移、分布状况对于灌水效率的评价将更为全面。

图1.2.1波涌灌入渗模式和连续入渗模式的比较
 

第三个环节中,在有作物覆盖的农田中,植物的蒸腾是田间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势梯度的存在,土壤中水分通过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除部分消耗于植物生长和代谢作用外,大部分又由植物体通过叶面向大气扩散。因此,在研究有作物生长条件下农田水分运动时,不仅需要分析农田水分状况和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还需要考虑土壤水分向根系的运动、植物体中液态水分的运动及自植物叶面和土层向大气的水汽扩散运动等。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做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被根系吸收,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分到达叶片,再由叶片气孔扩散到静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变换,形成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互.相反馈的连续系统(SPAC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物根系、冠层与土壤、大气的关系受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机制的控制。粮食生产的场所是SPAC系统,其中的物质交换,包括水量交换,能量交换、气体交换和养分吸收及干物质累积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过程,因此了解SPAC系统中物质传输动态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
 


1.2.3 农田排水中的土壤水流动问题

农田排水是调控农田水分状况的主要措施之一。农田排水不良的情况下会使农田水分过多,或土壤中盐随水分运移至表层,引起土壤盐碱化等不良后果。20世纪60年代初,引黄灌区由于片面强调“以蓄为主”,打乱了原有排水系统,大量引水灌溉,又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产生了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为了研究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大量室内.外土壤水分运动试验,探索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土壤水向表层运移,表土积盐和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防治措施。在大量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土壤水运动的毛管理论,提出了为防治土壤盐碱化,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的地下水排水标准,为有盐碱化威胁地区排灌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由于当时土壤水运动和盐分运移理论研究水平限制,对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分析还不够完善。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饱和-非饱和土壤水运动和溶质运移理论的发展,通过对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条件下土壤水流方程和盐分运移方程的耦合求解,可以探求不同降雨与灌水条件下土壤剖面上水分运动和脱盐过程、蒸发条件下水分的消耗,以及深层土壤水分向上补给和盐分积累过程,为有盐碱化威胁地区拟定控制盐碱化的水管理措施创造条件。通过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分析,可以在不同土壤、不同地下水矿化度、不同干早持续时间条件下,求得防止土壤积盐的地下水埋深,将地下水埋深与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排水条件、蒸发持续时间联系起来,使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概念更加完善。
在我国南方,雨量充沛、光热充足、土地肥沃,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在平原湖区、地势低洼地区,常年地下水位过高,土壤过湿,渍害严重。为了改造渍害低产田,南方各地普遍开展了这方面的试验研究,研究溃害田的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特点,提出了防治措施。渍害田地区主要由于地下水位过高,作物根层土壤水分过高,导致水、气、热状况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要求,而影响作物生长。在土质黏重地区,土壤通透性差,持水性强,采用间距较大的明沟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排水效果,为此,目前都研究采用暗管﹑鼠道排水,可获得较好的排渍效果。渍害稻作区,同样需要经常排水,否则易造成土壤水分滞留土层中,产生硫化氢.沼气等有毒物质,影响水稻生长。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化肥的施用量也越来越大,化肥施入土壤,随土壤水分运移至作物根层。由于化肥在土壤中运移规律与土壤水分运动密切相关,提高田间水管理效率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化肥有效利用率的作用。化肥随水分向深层或边界流失,不仅减少了有效用量,还污染了环境。以土壤水运动与化肥运移耦合模型研究化肥运移规律,提出在灌溉和排水条件下防止化肥流失措施,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土壤水动力学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非饱和区流动特性是美国雅卡山高放核废料堆积地选择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覆盖层土壤水动力学性质则是腾发覆盖垃圾填埋场渗沥控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2.4 土壤水运动与环境问题

1、美国雅卡山高放核废料堆积地非饱和流动问题
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核能利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日益显现。而核电站运行产生高、中、低放射性废物,其他医疗,科研、国防事业也产生一定量的核废料,核废料的处置技术及其对于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不同领域人员的关注。当前国际上主要的处置方法是按其放射性程度的高低,选择不同深浅的场地埋放和屏障措施。由于高放射性核废料埋放后需要百万年左右,低放射性废料也要几百年至几千年后,其放射强度水平才能降低至与天然花岗岩相当。在此漫长的期间内,核废料一旦发生泄漏可能造成的污染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处置地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气象条件的影响,而核物质的运动区域——非饱和区的流动特性和介质特性对于放射性核物质运动所产生的污染的范围及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
 

美国雅卡山地区较为干燥且人口稀少,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一直被作为核试验基地。美国能源部拟将雅卡山作为具有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堆积地(DOE,2001)。选择雅卡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干燥的气候条件。核废料的堆积地点拟选定在山体地面以下200~300m的地方,这个位置距地下水位以上200~300m。雅卡山年降水量仅为170mm,将核废料的堆积地点选在地下水位以上的非饱和区,主要是认为山体岩石介质中的水流运动是非常缓慢的,美国能源部估计非饱和区年平均人渗速率是5mm,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有水到达核废料的堆积地点,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水的侵蚀而导致核废料防护物质失效的可能性非常小,放射性物质随水流运动所造成的影响也将非常有限。
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测试结果发现,这种估计过于乐观。调查发现,50年代在太平洋进行核武器试验所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氯-36,已经到达了雅卡山地表以下200~300m 的地方,也就是说在短短的50年间,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传输到达内华达州,随着降水进入雅卡山,并且移动了200~300m 的距离,而这个深度与高辐射性核废料的储存深度极为接近,其速度相比美国能源部所估计的速度要快很多,而岩体的裂隙结构则被认为是导致水流快速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多种条件(如地震、地质运动、火山、人为因素等)的作用下,防护屏障可能失效,核废料直接与水接触,将可能与水发生不可预测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并且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运移,对环境产生影响。此外,将大量的核废料埋人含水的岩石地层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将改变非饱和区水物理化学特性,而非饱和区水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改变所产生的环境效应的预测也是非常不确定的。
之所以特别关注水的运动,还因为在非饱和水和气体共同存在的环境下,即氧化条件下,有效地防止核废料防护材料的腐蚀和失效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对于核废料的防护材料的选择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核废料对于地下水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不能通过监测来分析与估计的,需要研究其在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和空间变异的地质条件下的迁移过程及转化规律,预测与估计核素在地质体和水文系统中的分布、积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便对堆积地点的选取和防护技术措施提供技术支持。为了解决高放核废料堆积地的环境问题,美国在雅卡山地区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大的非饱和带研究项目,解决了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然而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现有的理论还远远不能特征描述及模拟核物质在非饱和介质中的迁移、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特性及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有效地控制核物质运动、保护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核废料的埋放场地多选于气候较为干燥、降水量较小的地区,然而非饱和带仍然具有一定的水体,大气降水入渗也将形成一定的补给,而且气候的变化将影响补给量的变化,在水的长期侵蚀下,废物中的核素会缓慢地溶于水中,随着水流的流动,进人周围地质材料的孔隙、断层和裂缝中,发生迁移(图1.2.2)。由于核素的衰变作用,将产生大量的能量,核素埋放地的岩体和地下水的温度将会发生变化,在热量集中的部位,介质中的水体可能发生相变,对水流的运动和核素的化学行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地质材料对核素的吸附作用,将阻止核素与水发生同步迁移,在降低核素迁移速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核素在水中的浓度。这种介质中水体对于核素的溶解和地质材料的吸附、衰变和阻滞作用,以及在非等温条件下的核素转化、运移和弥散过程,构成了核素迁移的基本图像。放射性废物处置的目的,就是要设法避免放射性核素向人类生活环境迁移,或者是大大降低核素迁移的速率和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以免危害人类。

图1.2.2 高放核物质污染示意图
 

20 世纪50~60年代,在大气空间测试核武器,由于核弹爆炸产生的冲击作用,空气中3C1/CI水平超过了2×10-10的水平(Campbell,2003), 3CI/Cl随降水入渗进入非饱和区,因此能够依据地表以下的3CI/CI水平对非饱和区水流移动状况进行评价。CI是一种保守的离子,难于被岩石介质所吸附,3C1/Cl水平超过1.1×10-12即可认为是在50年间水流运动所能够达到的深度。在裂隙相对较为发育的区域,表层入渗水流都达到了相当的深度,采用连续介质模型的模拟结果在1万年左右水流入渗才可能达到的深度,实际上在短短的50年间就已经到达。相比水流的运动特性,放射性核物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更为复杂。尽管水流的运动决定核物质的流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然而,化学反应特性决定放射性核物质的可移动特性。通常放射性核物质的浓度采用溶解极限关系来进行模拟,一些放射性物质,如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钚,可溶性非常小,因此,浓度将非常低,准确地估计十分困难,如用钚,可能存在不同的氧化状态。Runde 等(2002)计算雅卡山Pu(OH)。的浓度在102~10" mol/L变化,相差几个数量级。此外,由于不能有效地符合实测数据及与模拟的氧化状态的钚的分布不符,不少研究对于溶解极限模型计算水流中放射性物质浓度也有不同的看法(Haschke and Bassett,2002)。
承载着放射性核物质的水流离开堆积地点后,主要的延迟机理为稀释和吸附。放射性物质吸附的数量取决于流动通道特性、介质结构和核物质性质等多种因素,实际情况下难于进行估计。许多估计都基于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试验,测定的吸附比例系数K,然而,该系数仅针对实验室条件,难于用于推算实际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实际取样测定放射性物质吸附特性往往比较困难和消耗时间,而且,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取样地点的水动力学特性(Siegel and Bryan,2003)。通常认为取样岩芯能够代表研究地点流动路径的特征,但当流动路径通过各向异性和介质结构空间特性明显的区域,则这种代表性值得怀疑。在一些试验中,一些惰性示踪剂被用来观测可能的流动方向和距离,但是所选用的示踪剂与放射性物质具有明显的差异。
2.腾发覆盖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水流问题
在1976年,美国《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规定了垃圾填埋场的建立、管理和关闭条例。美国环境保护署采取的措施是对垃圾采取密封处理,使其不透水和不透气,从而避免有毒液体和有毒气体的扩散。同时这一措施有效地把垃圾和水源隔绝开来,避免了有机反应的发生和垃圾滤渗液的形成。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具体措施是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底部衬垫,对垃圾仔细分类分层填埋,采用工程斜坡技术,最后进行不透水覆盖。当垃圾填埋场上发生降水时,上述措施使得降水不会接触到垃圾,垃圾仍然保持干燥,从而避免了有害物质的传播,也避免了生物反应的发生。目前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术来将垃圾隔绝开来,但归结起来,所有这些都采用的是常规覆盖。
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由降水渗透、地下水浸入及垃圾本身所含的水分形成,其中降水入渗是渗沥液的主要来源。传统的屏障型垃圾填埋场覆盖层采用压实黏土层、土工膜或者压实黏土与土工膜相结合作为阻止降水渗入垃圾填埋体的屏障,其渗沥控制理念是强调防渗,图1.2.3为典型的卫生垃圾填埋场示意图。但是国内外大量垃圾填埋场工程实践表明,现有的屏障型垃圾填埋场覆盖不仅造价高,而且并不能确保防止降水渗人,随着运用时间的推移,几乎没有覆盖层是不透水的。国外最新的渗沥控制理念将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土壤作为动态调节水库,水分通过覆盖层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到大气的效果相当于水库排水,合理选定覆盖层的土质、厚度和适宜的植物,充分利用覆盖系统对水分的调蓄和腾发耗散功能,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渗沥液排放量,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图1.2.3典型的卫生垃圾填埋场示意图
长期以来黏土覆盖被用作垃圾填埋场顶部防渗的主要措施,美国《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规定了垃圾填埋场覆盖的两种形式:C型覆盖由植草土层、排水层、屏障层、气体收集层、垫层组成,D型覆盖由植草土层、屏障层、垫层组成。其中型覆盖用于危害性固体垃圾场,D型覆盖用于干旱地区的市政固体垃圾场。两种覆盖的屏障层可以是压实黏土、土工膜、土工合成黏土,或者是这些材料的组合。
最初,人们在覆盖层上种草主要是为了防止雨水冲蚀覆盖层土壤和改善环境。Nyhan等(1990), Sala 等(1992)研究覆盖层植草条件下填埋场的水量平衡,发现草皮的蒸腾耗水强度远大于裸土的蒸发强度。Hauser 等( 1994)、Warren等(1996)、Anderson等(1997),Koerner和 Daniel(1997)、Koerner(2000)先后加入这项研究,探讨了影响植物蒸腾的因素和意义。Hauser把这种依靠植物和覆盖层土壤的腾发作用来控制渗漏的垃圾填埋场覆盖称为腾发覆盖(ET cover)。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腾发覆盖能够有效地控制与避免干旱、半干旱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漏液的产生,比传统覆盖更简单、经济、实用,而且能恢复垃圾填埋场的生态环境。为了促进腾发覆盖技术的完善与推广,1997年美国环境保护署主办了垃圾填埋场整治技术发展论坛,资助大范围采用腾发覆盖的试点研究工作。2001年美国州际技术管理委员会资助主办了腾发覆盖技术发展峰会,会后制定了采用腾发覆盖技术进行垃圾填埋场整治的实施导则。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能源部、美国国防部及民间人士的支持下,近年来腾发覆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更加深入广泛。Albright等(2004)、Witt和Zeh(2005)调查了美国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蒙大拿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多个腾发覆盖垃圾填埋场的渗漏水控制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降雨量为119~434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腾发覆盖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渗漏水的形成,多年平均渗漏水量仅为1.5mm/a。1998~2003年,Dw-yer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进行的腾发覆盖效果试验也表明,腾发覆盖系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能够控制降水人渗量的99%。Scanlon 等(2005)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腾发覆盖垃圾填埋场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的蒸腾作用在覆盖层水量平衡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植物覆盖比例的增长将使土壤含水量的下降速度迅速增大。Albright和 Benson(2004)进一步探讨了腾发覆盖系统在湿润地区应用的可能性。
Pierce等( 1986)、Goldman 等( 1988)、Miller和 Mishra ( 1989)、Elsbury 等(1990), Suter等(1993)、 Melchior (1997〉和 Dwyer (1998a,1998b)先后对大量黏土覆盖的垃圾填埋场进行调查、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垃圾场存在严重降水渗透问题,黏土屏障层易于干裂,裂缝的“张开--闭合”反复循环加上渗透水的长期侵蚀,使黏土屏障层的防渗效果衰减。Giroud (1983)、 Bass 等(1985)、Jayawickra-ma 等(1988)研究了垃圾填埋场覆盖层中土工膜的防渗效果,调查分析表明,在一些填埋场中,由于土工膜接缝质量差、垃圾不均匀沉降引起土工膜架空或破损,洞穴动物穿透等,造成覆盖层渗漏,在这种情况下,破损的土.工膜反倒阻隔垃圾水分蒸发通道,不利于渗沥液的耗散;压实黏土与土工膜相结合的屏障层有稍好的防渗效果,但是造价昂贵。
受到经济水平、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在城市周边利用一些凹地,沟谷等进行简单填埋,既未进行防渗处理,也没有达到卫生填埋,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进行简易卫生填埋,利用黏土层减少降水入渗和防止渗沥液渗漏,相对减少了污染。1988年我国制定了首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 17—88),在防止因填埋不科学而造成环境污染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压实黏土的渗透系数最高也只能达到10—'cm/s 的数量级,离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填埋还相差甚远。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所进行的不同类型垃圾填埋场设计实验中,Dwyer(2003)等比较了标准D填埋场剖面和腾发覆盖填埋场剖面结构。认为按照美国《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对于市政固体(一般)废弃物填埋场(标准D)的基本设计要求,腾发覆盖系统应达到以下标准:①覆盖系统的渗透系数不能大于或等于底部阻水层的渗透系数或者不超过10—5cmn/s。2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渗,覆盖土层的厚度不小于45cm。③作物生长要求和控制地表侵蚀,表层土壤厚度不小于15cm。植物采用夏季生长的植物和冬季生长植物的组合,夏季生长植物和冬季生长植物的控制面及比例--般为80%:20%。Hauser分析了美国科罗拉多州气象条件下,当地几种土壤作为ET覆盖层情况下的ET覆盖层厚度,认为对于具有较大蓄水容量的土壤,ET覆盖层厚度可以小于0.61m,而对于蓄水能力相对较小的土壤,ET覆盖层厚度需要大于1.4m。
垃圾填埋场上的植物根部直接和垃圾接触,这引起人们对蒸散覆盖系统安全性的担忧,因为这套系统的目的是将垃圾隔绝开来,避免其与外界接触。最普遍的担忧是植物会把有毒物质吸进它们的根部,进而传输到植物地面以上的部分,最终把有毒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去。通过仔细考虑覆盖植物的特性、地面环境系统及相关化学因素,这种问题可以被解决。例如,根区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垃圾填埋场内的厌氧分解可能会产生甲烷,微生物活动带来的有利结果是甲烷可以作为土壤有氧活动的一部分被分解。甲烷的产生及分解率取决于垃圾组成、土壤水分状况及土壤中可用的微生物数量。
此外,植物吸收的环境污染物不会是它们原来的形式,植物也不会以原来的形式把这些有害物质释放出去。一些植物加快了这些化学物质的降解,另一些植物利用植物组织来转化这些有毒物质。总的来讲,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植物分解。从植物的蒸腾水汽中测到了一些挥发性物质,但是所测到的量是非常少的,同时所测地下水的有害物质浓度也远高于绝大部分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所含有害物质的浓度。一些植物的叶子和茎的确可能会积聚金属元素,一些昆虫和食草动物可能会吞食消化这些植物。但是在一个垃圾填埋场中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在少数情况中,覆盖系统的设计者愿意把处理措施纳入设计计划范围内,俄克
拉荷马大学的约翰弗莱彻最近提议建造一个称为“移动前线”的可以修复垃圾带来的污染影响的覆盖系统。该系统首先在处理阶段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得土壤变消净,然后在覆盖阶段,该系统利用洁净的土壤蓄水层来蓄水。尽管这一计划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这一调节是被动的,因为通常自然法则将处理和封存严格地区分开来。俄亥俄州环境保护局提出了--个可行的方案来证实蒸散覆盖系统有利于封存,同时在垃圾填埋场关闭以后植物修复仍然可以进行,该方案在一个旧的农场中
实施。这块土地的拥有者不仅希望该方案能够覆盖住垃圾,而且希望该方案能够去除污染物,使该土地达到州政府所要求的洁净度,这样土地拥有者就可以按照有关法律关闭该垃圾填埋场而不需要持续维护原有的覆盖和降水收集系统,也不需耍定期抽样检测了。
美国一些州政府常常并不关注这些需要处理的覆盖系统。目前也没有关于植物修复和蒸散覆盖系统的联邦工程指南。因此,只有当这些蒸散覆盖系统收到预期的成效时,蒸散覆盖才会被人们接受。不过美国《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规定,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应遵循一套特定的准则,替代覆盖应该和传统覆盖具有同等成效(《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第258部分)。现在没有一个准则来表明同等性,也没有一个标准来说明什么样的替代覆盖才和传统覆盖具有同等性。当把蒸散覆盖系统和传统覆盖系统放在一起作比较时,虽然两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蒸散覆盖系统的情况可能变得很复杂,因为作为替代覆盖的蒸散覆盖系统,使用的是-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在1997年,为了收集数据以便指导进行最终的替代覆盖,美国环境研究开发办公室结合修复技术发展论坛,发起了替代覆盖评估计划(AlternativeCover Assessment Program,ACAP>。
虽然目前有很多计算机模型适用于替代覆盖系统,却没有一个准确的计算机模型能够模拟蒸散覆盖系统。大多数模型没有考虑到足够长的周期性和诸如下雨等降水情况下所发生的非饱和水流运动。此外,大多数模型没有考虑植物的影响,尤其是日用水及季节性用水的影响。
替代覆盖评估计划中的每个垃圾填埋场都有其特殊设计,通常搭配合适的地点来进行传统覆盖。因为各垃圾填埋场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各垃圾填埋场的具体设施结构有很大不同。图1.2.4所示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犹他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地区的一些替代覆盖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结构示意图(Rock,2003)。

图1.2.4替代覆盖垃圾填理场覆盖层结构示意图
 

图1.2.4替代覆盖垃圾填埋场覆盖层结构示意图(续)
 

垃圾填埋场评估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Nixon et al., 1997;Nixonand Murphy,1998):率定质量平衡方式(deterministic mass-balance approach)、污染程度排序(relative hazard ranking methodologies)和概率统计模拟( stochasticsimulation model)。由于水流运动是各种污染物质迁移的直接驱动力,因此各类对于垃圾填埋场污染估计和评价的方法中都必然包括对于水流运动的模拟或者估计。而对于覆盖层水分运动的模拟模型主要可以归纳为水量平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
1)水量平衡模型
为了渗沥通量或者累积渗沥液产量,在考虑了所有的水量变化后能够得出水量平衡公式,这些水量变化包括降水(P),径流(R)、蒸发量(ET)和渗流(P.)
P=P.+ET+R (1.2.2)

美国环境保护署委托美国陆军工程师水道实验室发展的填埋场水文评价模型(hydrologic evaluation of landfill performance,HELP,Schroeder,et al., 1994a,1994b)为典型的水量平衡模型。该模型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渗沥液产量n计算由于降雨在覆盖层表面形成的径流及渗入覆盖层的水量、土壤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及覆盖层土壤含水率变化等水量平衡因素,同时考虑地下水侧向运动等实际情况,并加人其他一般可接受的假设值与近似值,在填埋场地点的气象、覆盖层土壤与覆盖层设计条件巳确定的条件卜,即可模拟计算渗沥液产量。
HELP为准二维模型( quasi-two-dimensional),结合了多种垂直或侧向流动模式,垂直模式包括降雨、人渗、蒸发和蒸腾及渗沥,侧向模式包含覆盖层表面径流﹑侧向排水等(图1.2.5)。填埋场种类可以分为垂直渗出层(vertical percolationlayer)、侧向排水层(lateral drainage layer)、阻隔土壤层( barrier soil layer)和土工膜层(geomembrane)等四类,通过模拟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水均衡要素(腾发、入渗、径流、渗沥等)对填埋场可能污染情况进行估计和评价。

图1.2.5HELP模拟垃圾填埋场水量平衡原理
 

Peyton和 Schroeder(1988)采用HELP模型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肯塔基州和威斯康星州六座填埋场为实例,探讨覆盖层表面径流、腾发量和渗沥水量测定值和HELP模型的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HELP模型可以模拟出合理的水量平衡结果,HELP模型使用的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曲线数方式产生的累积径流量与实测值相当符合。
Berger等(1996,2000,2002)应用HELP模型以德国Geisenheim、Hamburg和Ludenscheid三个城市为案例,对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差别情况进行了估计,这三个城市分别位于半潮湿(Geisenheim)、温和潮湿(Hamburg)、潮湿(Lidenscheid)气候条件,在配合不同的表面覆盖层设计方案,将气候、覆盖层土壤和设计参数输人HELP模型,比较了各种方案的综合效果。结果发现覆盖层厚度增加将导致腾发量和渗沥液产量都减少,表面覆盖层系统中表土与植被﹑侧向排水层与排水网,以及不透水层及其相感参数的误差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
水量平衡模型还包括FILL(flow investigation for landfill leachate,Khanbil-vardi et al. ,1995)模型,HELP和FILL这两种模型针对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水均衡过程,主要对渗沥液通量及产量进行模拟。
2)数值模拟模型
数值方法通过求解Richard方程模拟覆盖层土壤水分动态过程,一些模型,如UNSAT-H,也能够通过求解Fourier方程,模拟覆盖层土壤热流。图1.2.6为数值方法计算水量平衡的示意图。把垃圾填埋场覆盖面上的降水分成入渗流和坡面流。入渗量取决于土壤的透水能力。因此,有多少降水能成为地下径流取决于垃圾填埋场最终覆盖土层的饱和及非饱和导水率。当降水量超过入渗量时,就会产生地表径流。所模拟的地下水流运动中,由于重力和毛细管力的作用,土壤水能够上下移动。可以用Fick公式来计算蒸发量。在 Richard公式中,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消耗的水量并不是一个独立项,而是已经包含在了某一项里(图1.2.6)。根据修正 Penman公式,由日风速、湿度、净太阳辐射及最大和最小日空气温度进行计算。

图1.2.6数值模型模拟填埋场覆盖层水分运动原理

为了增强覆盖系统的效果,并且降低成本,美国《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规定允许适用替代系统,但是新系统的相对分析或示范效果应该满足一定要求。因此,人们开发出腾发覆盖系统,希望它能够运行足够长的时间,并且通过使用自然条件下的土层,覆盖上当地多样性的植被,达到模拟自然环境的效果。
直到十年以前,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腾发覆盖系统,并想到将其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中。尽管近年来人们开始进行这方面基础知识的研究,但对监控腾发覆盖层中水汽运动的物理过程的研究还不系统。更多的困难也出现了,因为需要对腾发覆盖系统与传统覆盖系统进行比较,需要考虑温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还有监控系统的误差等。这些因素都为制定合适的执行标准带来很多困难。
垃圾填埋场的一个重要工程组成部分是覆盖系统。覆盖系统必须能够最小化填埋垃圾的雨水渗入量,从而阻止垃圾渗漏液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传统的屏障式的覆盖系统都有一层渗透系数很小的结构来防止渗漏。但是传统的屏障式的覆盖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就会产生严重的渗漏问题,相反,人们可以设计出能将渗漏量控制在安全值以内而不影响环境的系统,腾发覆盖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它的优势在于对千旱和裂缝的较强的抵抗能力﹑相对简单的建设结构和较低的运行费用,另外还方便地使用附近地区的各种土壤。
运行标准应该能够反映多种腾发覆盖系统中的影响因素。例如,土壤颗粒级配不同而造成的水力传导度的差异,以及土层厚度、土壤密度、密实度。据此,必须考虑--种覆盖层,它虽然不能完全防水,但是有至少等同于传统覆盖层的效果,且造价又比较低廉。在过去的腾发覆盖系统中,渗漏标准的制定趋向于两个方向:①要制定一个最低渗漏量,这个渗漏量是不能在腾发覆盖系统中被超过的;②有一个比较量,用于在同样气候条件下和传统覆盖层的比较。
腾发渗漏量规范包括定义允许渗漏过覆盖层的最大渗漏量。这个渗漏量必须满足等于规范层的渗漏量。尽管必须基于实际的试验数据,这个标准必须与规范机构达成一致。
透过腾发覆盖层的渗漏量必须小于规定的最大渗漏量:
P<MQ(1.2.3)

式中,P。为腾发覆盖层的渗漏量;MQ为规定的最大渗漏量。
定义一个数量标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定义的基础必须建立在腾发覆盖系统运行的基础上,但是这些系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运行结果是不同的。理想状态下,MQ反映一个覆盖层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渗漏量。但是,黏土层的失水再加上干早的天气会产生无法接受的结果,而且,还不能确定MQ应该取为覆盖层多年的平均渗漏量还是某一次最大降水条件下的渗漏量。因此,要正确决定一个地方的MQ,必须与协调者达成一致。
规范标准的选择意味着人们必须广泛考虑气象影响条件,以保证这个标准在最坏条件下的适用。另外,如果 MQ选择得偏于保守,覆盖层的设计可能就会造成不切实际的高成本投资。
相对渗漏标准包括定义腾发覆盖层与规定覆盖层的渗漏量的最大比率。这个标准意味着必须在相同气象条件下对腾发覆盖层和抵抗性(隔离性)覆盖层进行比较。
要满足这个规范,腾发覆盖层的渗漏量必须小于最大渗漏率条件下的隔离性覆盖层的渗漏量。因此有
P,<MC(1.2.4)

式中,Pp为腾发覆盖层的渗漏率;MC为无量纲数。
腾发覆盖层的相对渗漏标准的制定较为直接,相比屏障型覆盖结构有更好的渗沥控制效果即可。然而在Pp的确定方法上,仍然存在较多分歧,腾发覆盖系统的设计人员与规范的制定者也需要在很多方面达成一-致,例如,是应该根据实际观测数据还是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来确定覆盖层的渗沥控制效果?是否考虑垃圾层干燥失水,覆盖层中动物(鼠类)的活动等对渗沥控制标准制定的影响?极端气象条件下覆盖层的渗沥控制效果究竟如何?如果在设计标准制定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则在覆盖层实施阶段会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工程费用额外的增加。



1.2.5 土壤水非均匀流动

基于实验室尺度,均匀介质假设条件下建立的连续性模型理论是描述土壤水和溶质运动的主要方法。然而,土壤介质信息的空间变异性和各向异性使得连续性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流体运动的各向异性、尺度效应和流动非线性(不稳定性)。
连续性模型理论中,土壤水动力参数是影响和控制水及化学物质运动与传输的关键资料,对于介质空间变异条件下水和溶质的运动和传输的模拟,很大一部分研究都是在分析水动力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基础上,通过连续性方程模拟水流和溶质运动及分布的非均匀性与不确定性(贾宏伟等,2004)。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研究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来直接考虑自然界的各向异性,模拟非均匀介质条件下的水流运动(Tompson and Gelhar,1990;Graham and McLaughlin,1991;Russo andBouton,1992;龚元石等,1996;黄冠华,1999;杨金忠等,2000)。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如蒙特卡罗模拟(Yang et al.,1997a,1997b),关键的一步就是在研究的范围内,确定所研究的单元(或体积)的运移参数和土壤性质的统计量,即均值、方差和空间变异结构。在结构参数确定后,采用条件或者非条件的方法产生水动力随机分布场(例如,可以通过Fourier变换或者转动转盘法等方法产生随机分布场),作为数值模型的输人参数分布,模拟土壤水在非均匀介质中的运动,分析水流运动的统计特性。针对土壤水动力参数的空间变异特性特征(黄冠华,1999)、尺度特性(薛绪掌等,2001),也相应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但是,野外条件下土壤水动力参数的测量是相当困难.昂贵及消耗时间的,并且大尺度条件水动力参数更加难于获得。但是在小尺度下测量的水动力参数用来分析大尺度范围内的流体运动,必然会得出锚误的结论。
一些尺度提升的方法(Indelman and Dagan,1993; Vereeckena et aL., 2007>被用来建立试验测定水动力参数和模型输人等效参数之间的关系,解决大尺度、水动力参数空间变异性条件下的水流系统模拟问题。然而,一些通过反演的方法,根据边界条件较为明确的水流系统的观测资料反推大尺度条件下的等效水动力参数的研究表明,等效水动力参数并不具备连续性方程所定义的物理意义。一-些研究(Russo,1992)则表明,参数尺度提升只针对于具体的研究问题,并不具有通用性。此外,连绽性模型是在网格尺度下的某种意义上的平均过程,随着计算网格尺度的增大,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输入水动力参数和输出流动信息对更多的变异信息进行平均,然而+现有的玩究并没有检验和证明输人参数与输出流动信息的尺度一致性。
流动的非线性是影响水流和溶质非均勾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在非君均匀的介质条件下,水流运动仍然表现出指状流特性(Glass,1993;Liu et al.,19983.Liu等(1998)将这种均匀介质条件下出现的指状流特性归结为水流运动的非线性。不同的研究尺度上,都观测到了指状o现象的发生。此外, Glass 等(1989a,1989b)在砂土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结果显示,两个星期连续降雨人渗后,土壤含水量仍然非常不均匀,表明入渗水流在相对固定的优先流动通道中流动是主要的水流运动通道。Ritsema和Dekker(19943在田问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资料也显示+在一年时间中,指状流通道的直径变化非常明显,这些现象都与土壤介质中流动的非线性特性有关。Podgorncy 和Fairley 《2003认为,不同流速状态下,土壤水流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属性,在高o速状态下,水流动力学特性和变化更加明显和不稳定,而在低o速下v水流动力学属性相对比较稳定。在美国爱达荷州国家工程和环境实验室所进行的田问实验表明(Fairley et al., 2004),多孔介质中流动表现出复杂的动力状态,这些复杂的动力状态包括;流道发生转移的现象;初始条件敏感特性;长时间均匀入渗后,仍然无法达到稳定状态;定水头边界条件下入渗述率表现出数量级的差异等。这些现象都与多孔介质中流动的非线性特性有关。然面,连续性模型中,不论是在整个多孔介质中,还是在细网格尺度上,都具有相同的几何维数,在应用三维模型时,人为地将几何维数设定为3,而对于单独的指状流流线,其几何维数接近1,这就导致模拟流瘗要小于实际流速,造成对于高度运动水流特性模拟偏差的增大。为了克服这种缺陷,一些研究认为,大孔隙结构是水流快速运动的主要原因,反映土壤非均质性的"大孔膑"与认为是均质的“土壤介质"是共同存在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介质内的水流进行模报,最终的水流运动结果是两种介质条件下的某种组和(Simunek et al ,2003)。然而,现有的研究对于大孔隙中水流运动动力学特征―般采用较为经验的方法进行描述,大孔隙结构的处理也相对比较简单。并且在一些不存在大孔隙的均匀介质条件下,也观测到了非均匀运动的指状流动现象。因此,针对土壤非均匀流动机理和模拟方法的研究有待进-步深入。
综上所述,土壤水运动理论的研究在生产实际应用中不断发展、深入,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土壤水分运动理论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它的发展和提高将有助于水资源、农田水利、土壤物理等方面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进一步加深土壤水运动理论的研究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
本书第1~8章阐述了非饱和区水流运动和溶质迁移的基本理论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附录1给出了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求解计算程序,附录2和附录3分别解释了误差函数和Einstein求和约定。

 


参考文献


第2章 土壤物理及水动力性质


2.1 土壤物理性质


2.1.1 土壤分类


2.1.2 土壤粒径分布


2.1.3 土壤物理常数


2.2 土壤孔隙水动力性质


2.2.1 Newton黏性定律


2.2.2 Young-Laplace方程


2.2.3 Hagen-Poiseuille方程


2.3 土壤结构分形描述


2.3.1 分形定义


2.3.2 分形维数


2.3.3 分形几何与土壤结构


2.3.4 多重分形


2.3.5 土壤孔隙的分形特征


2.3.6 土壤的质量分形维数


2.3.7 土壤的孔隙分形维数


2.4 土壤水势


参考文献


第3章 土壤水运动基本理论


3.1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


3.1.1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推导


3.1.2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定解条件


3.2 土壤水动力参数


3.2.1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3.2.2 非饱和水力传导度


3.2.3 扩散率和容水度


3.2.4 各向异性张量的处理


3.3 土壤水、热、汽耦合运动方程


3.3.1 非等温条件下的土壤水运动方程


3.3.2 非等温热流运动方程


3.3.3 土壤水、热、汽运动参数


3.4 考虑非均匀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本构关系


3.4.1 活动性流场模型


3.4.2 活动性流场模型本构关系和流体分形特性关系


参考文献


第4章 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


4.1 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物理过程


4.1.1 形成干土前的表土蒸发


4.1.2 形成干土后的表土蒸发


4.2 潜水蒸发


4.2.1 潜水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4.2.2 无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


4.2.3 作物生长条件下的潜水蒸发


参考文献


第5章 入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


5.1 入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物理过程


5.1.1 土壤水的入渗过程


5.1.2 入渗边界概化


5.2 入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模拟


5.2.1 Green-Ampt模型


5.2.2 土壤水入渗经验公式


5.2.3 非均匀入渗模拟


5.3 用解析法求解入渗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


5.4 结构性流动通道对于入渗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理论


6.1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基本概念


6.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能量平衡理论与方法


6.2.1 系统概化


6.2.2 植物蒸腾量与土壤蒸发量计算


6.2.3 SPAC系统参数


6.3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应用研究


6.3.1 麦秸覆盖条件下的SPAC系统


6.3.2 塑膜覆盖条件下的SPAC系统模型


6.4 植物根系吸水模拟


6.4.1 根系吸水模型


6.4.2 作物根系发育过程及其在生长季节内变化过程


6.4.3 根系吸水函数


6.4.4 数值计算中的根系吸水项处理


6.4.5 二维根系生长模型


6.5 植物生长及物质吸收模拟


6.5.1 冬小麦生长过程的动态


6.5.2 吸氮子模型


6.5.3 吸氮量在作物体内的分配模拟


6.5.4 植物生长模拟


6.6 水分生产率与灌溉指标关系


6.6.1 水分生产率


6.6.2 灌溉水利用效率


6.6.3 农田总供水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章 土壤溶质迁移及生长动力学模拟


7.1 水动力弥散


7.1.1 水动力弥散机理



7.1.2 水动力弥散系数



7.2 水动力弥散方程



7.2.1 对流弥散方程推导



7.2.2 定解条件


7.2.3 溶质迁移方程参数


7.3 植物吸氮模型


7.3.1 对流扩散吸收模型


7.3.2 函数型吸收模型


7.4 土壤水分、氮素与植物生长动态模拟


7.4.1 胁迫条件下作物生长动力学原理


7.4.2 土壤水与植物生长关系动力学模拟


7.4.3 水分、氮素胁迫条件下作物生长动力学模拟


7.4.4 多因子影响植物产量模拟


7.5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的氮素环境影响效应


7.5.1 土壤氮素氮平衡计算



7.5.2 节水条件下土壤氮素损失及利用效率分析


7.5.3 土壤氮素损失与环境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第8章 土壤水运动和溶质迁移方程数值解



8.1 有限差分的基本概念

有限差分是一种古典的数值计算方法,是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在数学上的概念是用差商代替微商,把原来的连续的函数经过差分后变化为断续的函数,在每一个差分内,变量的值为常数,这样就把函数取极限求导的计算变换成有极限的比例计算。经过变换后,原土壤水微分方程变为差分方程,成为可直接求解的代数方程组。在物理概念上以每一差分网络区作为独立的均衡区域。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节点方程。




8.1.1 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8.1.2 差分网格划分



8.2 有限差分法格式



8.2.1 显式差分格式



8.2.2 隐式差分格式



8.2.3 中心差分格式



8.3 有限元法求解土壤水运动及溶质迁移方程



8.3.1 Ritz有限元法求解土壤水运动方程



8.3.2 Galerkin有限元法求解土壤水运动和溶质迁移方程



8.4 饱和一非饱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



8.4.1 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拟



8.4.2 降雨人渗补给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拟



参考文献

附录1 入渗问题的数值模型

附录2 误差函数

附录3 Einstein求和约定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