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创建、演变与发展方向

2.1 水文地质学中系统概念的引入


2.1.1 系统概念向水文地质学的渗透


20世纪40~50年代,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 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2年)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著。20世纪50~60年代,系统工程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复杂问题。从此,系统思想与方法向不同学科广泛渗透。
分析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将事物精细划分,分别研究,推动了各个学科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将所研究的事物割裂为互不关联的独立部分,将各部分研究结果简单累加得出的集合,当作对所研究事物的认识,见木不见林,忽略了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系统方法,将事物看成“有结构的集合”,看成以一定规则组织起来、具有统一行为目标的有机整体。以系统论为代表的交叉科学的兴起,标志着各个学科交叉渗透而趋于综合。综合即是创新。20世纪中期以来,基础科学并没有突破性的发现,社会生产力却迅猛发展,体现了整体综合的强大生命力。
系统乃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钱学森等,1978)。系统思想的核心是将研究对象看作有机整体(系统),从整体角度考察、分析与处理事物。
在水文地质学中,人们对地下水的认识,也是由局部逐步转变为整体的。起初,打井取水,只注意水井附近含水层的局部。井群长期采水使地下水位不断降低,于是认识到含水层中的水是相互联系的。当井群开采量远远超出含水层所能供应的量,并发现相邻的未开采含水层水位也有降低时,“越流”概念由此萌生。认识到由弱透水层阻隔的各个含水层构成统一单元,于是,形成了含水系统的概念。在水力连续的介质中,发现地下水自组织地形成多级次水流系统,地下水流系统的概念便由此诞生。
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不仅降低区域地下水位,并且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淡含水层等地质灾害,造成河流基流减少乃至断流,导致湿地消失、土壤沙化、植被退化等不良生态环境效应,此时,人们才意识到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
开发与管理包括地下水资源在内的水资源,处理地下水引发的各种问题时,必然涉及不同人群和行业的利益冲突,于是,人们认识到,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系统,而是复杂的技术——社会系统(张人权,1987;Engelen &. Kloosterman,1996;张人权等,2005)。2.1.2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系统概念
系统概念引人水文地质学过程中,欧美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主要有aquifer system,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及 groundwater system;中文相应的术语是:含水系统、区域地下水流、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流动系统)及地下水系统。


2.1.2.1 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系统


长期以来,一直将含水层视为地下水的基本功能单元。随着对越流的认识,确认相邻含水层可通过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便出现了含水系统的概念。含水系统是由隔水或相对隔水边界圈围的、由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组合而成的、内部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赋存地下水的岩系(王大纯等,1980,1986,1995)。此时认为,含水系统才是地下水的基本功能单元。
20世纪60年代初期,Toth在“水力连续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盆地发育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的理论(参见图3.1,Toth,1963 )。
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是内涵不同的两类与地下水有关的系统。两者都摆脱了长期统治水文地质界的“含水层思维”(Engelen&. Jones,1986),都力求用系统的观点去考察、分析与处理地下水问题。
含水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于统一的水力联系:存在于同一含水系统中的水属于统一整体,在含水系统的任一部分加入水量(接受补给)或排出水量(排泄),其影响均将波及整个含水系统。含水系统是一个对外界的激励做出响应的整体,因此,是一个独立而统一的地下水均衡单元,用于研究水量乃至盐量与热量的均衡(王大纯等,1995)。含水系统的圈划,主要着眼于包含水的容器(柴崎达雄,1982),通常以隔水或相对隔水的岩层作为系统边界,它的边界多为地质零通量面(或地质准零通量面),也可以是有通量的地质边界,其边界是不变的。
地下水流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为具有结构的统一水流;水流以不同级次方式有序运移,水量、盐量、热量发生有规律的时空演变,呈现为时空有序统一体。因此,水流系统是研究水质(水温、水量)时空演变的理想框架与工具。各级次地下水流系统以水力零通量面为边界,其边界是可变的。
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都具有级次性,任一含水系统或地下水流系统都可能包含不同级次的子系统。图2.1a为一由隔水基底所限制的沉积盆地,构成一个含水系统。由于存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弱透水层,含水系统可划分为两个子含水系统(Ⅰ、l)。与此同时,发育了两个地下水流系统(A、B):其中一个为简单的水流系统(A),另一个为复杂的水流系统(B)。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局部水流系统(B)、中间水流系统(B,),以及区域水流系统( BR)。
从图2.1a不难看出,在同一空间中,含水系统与水流系统的边界是相互交叠的。两个水流系统(A、B)均穿越了两个子含水系统( Ⅰ、l )。
地下水流系统在天然及人为影响下会发生变化。图2.1b表示了图2.1a所示同一盆地,在人工开采影响下,原来的水流系统消失了,形成了一个新的指向盆地中心的辐转式地下水流系统。随着势场变化,流线普遍穿越了弱透水层。不过,无论人为影响加强到什么程度,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范围,不会超越大的含水系统的边界(柴崎达雄,1982)o
控制含水系统发育的,主要是地质结构(构造、岩性结构)。控制地下水流系统发育的,是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与地质因素(岩性结构),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2.1.2.2 地下水系统的含义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水文地质界提出地下水系统( groundwater system)的概念。陈梦熊参加了国际水文计划(IHP)地下水系统研究课题组,并将地下水系统的概念引入我国(陈梦熊,1993b)。
在陈梦熊@(1984)提出的地下水系统概念基础上,张寿全等( 1993)将其表述为:“地下水系统是受环境因素(天然、人工)所制约的,具有不同等级、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四维性质和各自的物理、化学和水动力特征的,不断运动演化(生长、消亡)的地下水单元的统一体。”这一表述的内涵,实质上就是“地下水流系统”。
“地下水系统”这一概念,从提出就存在争议,缺乏公认的统一含义(陈梦熊,1983)。目前,国外部分研究者继续采用“地下水系统”这一术语,并无明确定义,从上下文看,其含义大体与“含水系统”相当。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创建者Toth,从不使用“地下水系统”这一术语。Engelen曾任国际水文计划(IHP)地下水系统研究课题组的首席科学家,在他和Jones共同主编的“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Grounduater Flou Sytems”( Engelen &Jones,1986)中,使用过“地下水系统”这一术语,但是,其内涵乃是“地下水流系统”。
国内使用“地下水系统”术语相当普遍,不同使用者赋予的内涵不尽相同。尽管所有探讨地下水系统定义者,都声称认同陈梦熊的观点,但是,展开讨论时,将地下水系统分别理解为含水系统、地下水流系统,或者两者的集合(件彦卿,1990;侯光才等,2009;曹剑峰等,2002)。用“地下水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后得出,绝大多数论文中将“地下水系统”等同于“含水系统”。
鉴于国内有关术语的理解及应用相当混乱,我们建议,采用定义明确的“(地下)含水系统”及“地下水流系统”这两个术语,不再使用含义不明确、容易产生歧义的“地下水系统”这一术语。


2.2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创建


含水系统概念的产生比较顺理成章,地下水流系统概念的出现,则是另辟蹊径的产物。长期以来,水文地质学中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无视非承压含水层中水流的垂向运动,尤其回避无压地下水的上升运动,在许多教科书中,河间地块的流网,流线由地下分水岭指向河谷,主要呈水平流动,略有下降(图2.2a)。

第一个明确指出无压地下水存在垂直运动的是赫伯特(M.K.Hubbert )。他在1940年发表的论文中有一张通过势的数学分析得出的河间地块示意流网(图2.2b):补给区为下降水流;排泄区为上升水流;只有在两者之间的过渡带,流线才是接近水平的 ( Hubbert,1940)。
对比图2.2所示的两类流网,可以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传统的画法,为了避免排泄区流线上翘,有意地让河谷谷底切穿隔水底板(实际上这种情况是少见的例外);为了回避地下分水岭流线向两侧呈现方向相反流动的矛盾,只表示河间地块的一侧。实际上,地下水总是由源向汇运动的,降水入渗是最常见的补给源,地表地形低洼处是主要排泄汇,因此,源汇经常分布于含水层上方,地下水流线由势源处垂直向下,在势汇处垂直向上,是再正常不过的。
从事定性研究的水文地质学家,根据野外实际现象,不受“理论”的束缚,反而能够正确地描绘无压地下水的垂向流动(图2.3)。
尽管Hubbert 通过严格数学推导得出了新的结论,但是,人们囿于成见,长期不予理会。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Toth 才以独特的形式发展了Hubbert的理论。
Toth是匈牙利裔加拿大人,1956年,在匈牙利学习地球物理,因苏联军队入侵匈牙利而离开祖国,转到荷兰Utrecht 大学完成地球物理学业。随后移居加拿大Edmunton ,1960年进入Research Council of Alberta从事水文地质工作 (Madl-Sz6nyi et al. , 2008)。作为水文地质界的一个新手,Toth对地下水如何从补给区流向排泄区充满好奇,在Hubbert( 1940)论文的启发下,通过野外观察以及解析解,提出了区域地下水流理论('Toth ,1962,1963 )。
 

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Toth利用解析解得出的结果出人意料:在地形复杂的均质各向同性潜水盆地中,居然出现了多级次嵌套式地下水流系统——由局部的、中间的及区域的地下水流系统构成的复杂水流模式(见图4.2;Toth,1963)。Toth将 Hubbert 的流网“多级次化”成为嵌套式地下水流系统,从而开启了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新阶段。
Toth因创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1965年获得美国地质学会第一届0.E.Meinzer奖;1966年,获得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主席奖;作为具有双重国籍的匈牙利公民,2013年9月,获得匈牙利国家十字荣誉勋章。
1963年,年方30岁的Toth,对水文地质学知之不多,人们熟知的地下水运动的传统概念,他还不大了解,一切都新鲜,都想弄个明白,没有框框的束缚,敢于大胆思考,成为他创新的原动力。2010年5月Toth 访华,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进行学术交流时曾经问他,如果那时他对水文地质学了解更多,是否还会去思考地下水如何流动的问题,他想了想说,也许就不会了。
1965年,Toth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地下水流的地质营力作用(Toth,1966,1971,1972,1999,2009)。他指出,流动的地下水是一系列自然作用和自然现象共同的根源,因此,地下水是一种普遍的地质营力。地下水流的地质营力作用表现为六个基本方面:水文学及水力学,化学及矿物学,植被,岩土体力学,地貌学,以及输运及积聚作用。由于地下水流动具有自组织的有序特征,因此,有关的自然作用及自然现象呈现有规律的空间分布(Toth,2009)。


2.3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演变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Witherspoon教授,独具慧眼,看到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重要性,就让来自加拿大的Freeze做这方面的博士论文。Freeze & Witherspoon ( 1967)利用数值解研究了非均质介质以及地下水位形状等对地下水流模式的影响(图2.4 )。Freeze和Witherspoon将Toth 的多级次水流系统“非均质化”了,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Freeze & Chery ( 1979)的Ground Water是迄今为止应用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最好的教科书。此书有中文译本(弗里泽和彻里著,吴静方译,沈奘卿校,地下水,1987,地震出版社),但是某些术语的译名不够贴切。
解析解只能处理几何形态规则的水位,因此,Toth采用斜线叠加正弦式波动刻画地下水位边界(定水头上边界)(参见图4.2,图4.3)。Toth认为,地下水位大体上随地形起伏而变,只是水位坡度较地形更为平缓;因此,他将取决于地形的地下水势场称为地形势( top-ographic potential )。
Freeze & Witherspoon ( 1967)利用数值解模拟非均质各向异性介质场的地下水流模式时,基本上继续采用了"Toth 的规则形状水位(图2.4)。本来,数值解完全可以处理不规则定水头上边界,也许出于与Toth解析解结果比较的考虑,依然采用了规则地下水位。这种沿袭前人的做法,客观上也阻碍了随后地下水流系统数学模拟的发展。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前提是具备水力学上连续的介质场。Hantush& Jacob ( 1954,1955)提出越流含水层 (( leaky aquifer ),取代了原来的被隔水层封闭的理想含水层。Wither-spoon & Neuman( 1967)等,则将其推广到非均质介质场。
1980年,Toth基于区域水力连续性( regional hydraulic continuity ),提出了“重力穿层流动”( cross-formational gravity-flow)的概念,将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全面推广到非均质介质盆地,并将地下水流以及与其相关的伴生作用及伴生现象整合为统一场景(参见图1.1 ) ,标志着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基本框架的形成。
 

以英格伦为首的荷兰研究团队对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完善及应用做出多方面的贡献。他和他的研究团队(荷兰自由大学,VU;荷兰应用地学研究所,TNO),发展了地下水流系统的综合分析方法,并将其拓展为综合性水系统分析( integrated water system analysis ),用来解决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管理问题。Engelen 探讨了地下水流系统的物理机制。他和他的团队改进了水流系统数学模拟手段与方法;在地质水文地质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数学模拟、地下水势场以及水化学资料,建立了更具操作性的地下水流系统分析方法。在 Engelen和他的荷兰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国性1∶200000地下水流系统编图,成为世界上地下水流系统研究程度最高的国家(Engelen,1995 )。Engelen 和其他人合作完成的关于地下水流系统的两部专著:《地下水流系统分析的进展》(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GrounduaterFlow Systems,为国际水文协会IAHS下属国际地下水委员会ICCW所设“地下水系统”工作组总结报告)(Engelen & Jones,1986)以及《水文系统分析:方法及应用》(HydrologicalSystems Analysis : Method and Application) ( Engelen & Kloosterman,1996),都是地下水流系统研究者的必读书。
 

2005~2008年,Toth作为匈牙利Eotvis Lorand University 的荣誉教授,与匈牙利同事合作研究。研究成果汇总于限量出版100本的文集中——“From the Artesian Paradigm to BasinHydraulics :The Contribution of J6zsef Toth to Hungarian Hydrogeology”(从自流盆地到盆地水力学的范式转换:Jozsef Toth对匈牙利水文地质学的贡献)(Madl-Sz6nyi et al. , 2008 )。Toth和匈牙利同事研究了潘晨盆地(Pannonian Basin)的地下水流系统,发现盆地中存在重力驱动及压实驱动两类地下水流系统,查明了多瑙河-提萨河河间地块低洼地带土壤和湿地的差异性盐化的根源。盐分部分来自入渗水流,部分来自深部的NaCl型压实水流,解决了困惑将近两个世纪的难题( Madl-Szny et al. , 2008;参见8.4节)。
经过半个世纪的辛勤努力,Toth完成了从“自流盆地”到“盆地水力系统”的范式转换,为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2009年,Toth 出版了专著“Gravitational System of Grounduater :Theory,Eoaluation,Utilization”(重力驱动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对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作了系统性总结。
Toth建立的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实质上是以地下水流网为工具,以势场及介质场为基础,将渗流场、化学场与温度场统一于地下水流系统概念框架之中。原本似乎互不关联的地下水各个部分以及地下水与环境,整合为一个时空连续演变的有序结构,有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地下水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它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完整图景(张人权等,1990)。
Toth提出的流域盆地地下水流模式( groundwater flow pattern ),为分析处理一系列与地下水有关的系统(水文系统、地质工程系统、地质灾害系统、地质环境系统、生态系统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文地质工作者以极大的兴趣学习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应用于区域水文地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陈梦熊和许志荣,1984;王瑞久,1985;许贵森等,1987;张之淦等,1987;梁杏等,1991,2000a,b,2002;刘彦等,2010;刘存富等,1993,1997;李文鹏等,1995;张宗祜等,1997a,b;靳孟贵等,1998;李文鹏和郝爱兵,1999;Liang et al.,2000;文冬光,2002;郭娇等,2007;董维红等,2007,2008;孙芳强等,2009;陈宗宇等,2009;侯光才等,2009;万玉玉和苏小四,2010;蒋小伟等,2013;张人权等,2013;Zhang et al. ,2013)。近年来,我国水文地质界对地下水流系统物理模拟 ( physical simulation)及数学模拟 ( mathematical simu-lation)均有新的重要贡献( Jiang et al., 2009,2010a,b,2011,2012;刘宇和贾静,2009;Liang et al.,2010,2013;梁杏,2011;梁杏等,2012a,b;张人权等,2013;Zhang et al. , 2013)。
2013年6月,在中国西安召开了区域地下水流国际研讨会 ((Proceedings of the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Theory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21—23 June 2013,Xi'an,China)。2011年,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 (IAH)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委员会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Commission ),靳孟贵及蒋小伟先后被选为副主席。这两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水文地质界已经进人国际地下水流系统研究的主力军行列。
 

2.4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是当代水文地质学的范式


2.4.1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对水文地质学的突破性贡献


1856年,法国水力工程师达西(H. Darcy)通过室内控制性实验建立了达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学科基础。1963年,年轻的匈牙利裔加拿大人Toth在解析解基础上得出(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为当代水文地质学提供了理论框架。
Toth及其追随者对水文地质学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①揭示了地下水流的时空结构性;②将渗流场、水化学场及温度场耦合为一个时空有序的有机整体;③深入阐述了流动的地下水是普遍的地质营力,是许多自然作用过程与自然现象的基本动因;④将富有生命力的科学方法——假设-演绎法引入水文地质学;⑤为水文地质学从实用性学科转化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提供了前提(Zhang et al. , 2013)。
传统地下水力学认为,地下水流动总是发生于相邻的势源与势汇之间。然而,Toth得出,地下水流具有复杂结构性:地下水可以从强的势源,越过较弱的势源和势汇,流向不相邻接的一个或几个势汇,形成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Toth,1963)。Engelen ( 1981))进一步指出,地下水流系统经历产生、成长,最终归于消亡;地下水流系统是时空四维体系(En-gelen& Jones,1986)。张人权等(2013)指出,一定条件下,不同阶段地下水流系统可以形成“非整合”叠合关系(参见8.2节,图8.25),将Engelen提出的地下水流系统时间演变更加具体化了。
地下水流复杂的时空结构性,难以利用传统地下水力学刻画,必须采用Toth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模拟。
渗流场、水化学场及温度场耦合为一个时空有序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多信息通道互补构建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有助于应用同位素定年技术确定地下水年龄空间分布,评估地下水资源并指导合理开发;有助于分析与地下水水质有关的各种问题(饮用水分级空间分布、地下水污染、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及选择核废料处置场址等)。
地下水作为普遍的地质营力,与地下水流时空结构分析结合,有助于把握不同作用以及伴生现象(溶滤、浓缩盐化、氧化还原、沉淀;旱涝空间分布、植被分带、土壤分带,潜蚀、滑坡等)的规律,分析处理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问题(参见第7章和9.8节)。
 

Engelen(2013)指出,重力地下水流系统是地球能量流系统( energy flow systems)的一部分;地球能量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①级次性;②三维分形结构;③服从最小能耗率原理。由此,Toth的重力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作为地球能量流系统的一种特例,其研究成果与方法可以推广到地质流体等领域。
Toth理论的基石是“区域水力连续性”。对此,Toth 说道:“由于归纳推理或局部观察根本无法证明区域水力连续性的存在,所以采用了假设并进行野外验证的方法”(Toth ,1963,1980)。T6th 不是根据观察结果顺理成章地得出水力连续性的结论,相反,他先提出了区域水力连续性的工作假设,再根据假设推演出应有的种种现象,然后收集文献资料和到野外观察,加以证实(Toth,1980)。Toth应用解析解求取复杂地形条件下均质各向同性介质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同样基于一个假设:传统地下水力学描绘的地下水流模式未必正确( Toth ,2002)。
通常,学科发展的前期,主要在观察及(或)实验基础上,利用归纳法、演绎法,或两者结合,去发现自然规律。然而,深层次的自然规律,往往与我们平时观察得到的经验相去甚远。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的大陆漂移说,爱因斯坦 ( 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与绝大多数人的经验都是格格不入的,没有假设的指引,不会有这些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由此可见,Toth将假设-演绎法引入水文地质学,标志着水文地质学进入学科发展的新阶段,意义深远。
 

2.4.2当代水文地质学面临的挑战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工业化及人口迅速增长,地下水开发强度显著增加,当代水文地质学面临不断涌现的复杂课题。
当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向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张人权,1987;张人权等,2005,2011; Engelen& Kloosterman,1996) :
(1)学科重心的转变:供水水文地质学—资源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2)研究视野的扩展:取水点附近的含水层—含水层一含水系统及水流系统—水文系统一生态环境系统—地下水相关的技术—社会经济系统。
(3)研究目标的改变:从局部性课题到可持续发展—从解决实际问题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系统。
(4)研究领域的扩展:从水量到水量水质并重;从地壳浅表饱水带向非饱和带以及地球深层圈扩展。
(5)研究思路的转变:从寻求现象背后的规律转向过程的机理。
(6)学科性质的转变:从供水为目的的实用性水文地质学,转变为应用与理论分支兼具的当代水文地质学,成为地球系统科学中富有活力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显然,传统水文地质学已有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传统水文地质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已经成为地下水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正当此际,Toth建立的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提供了当代水文地质学的核心概念框架。



 2.4.3 Toth理论是当代水文地质学的范式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在1962年撰写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提出“范式”( paradigm)的概念。范式可以理解为学科普遍接受的理论体系、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的总和。某一学科在共同接受的范式下发展,为常规科学时期。当原有的范式成为束缚学科发展的桎梏时,新的范式出现取而代之,发生范式转换。范式转换意味着科学革命(托马斯·库恩,2003)。
最初,水文地质学是为供水目的而建立的实用性学科,达西定律奠定了传统水文地质学的定量基础。从圆岛状承压含水层稳定流( Dupuit模型),到Theis非稳定流公式,地下水力学围绕井流发展。为了描述区域性地下水流动,有限差分及有限单元等数值法相继出现;但是,对于区域性地下水流的特性,并不了解;建立的数学模型,缺乏物理基础。T6th的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才是区域性地下水流分析及模拟的基础。
随着地下水开发规模扩大,地下水资源评价的要求日益迫切。开发地下水导致地表水基流减少,甚至长期断流;进而导致湿地退化、土地沙漠化以及植被群落衰退;从而使得直接及间接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种群消亡。开发地下水还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工业排放的废弃物、农业施加农药化肥等,使得本来稀缺的地下水资源更加匮乏。污染的地下水则由资源变为损害人类和生态环境的祸首。传统水文地质学力图分析处理不断涌现的复杂课题,由于缺乏将各种现象及作用耦合为有机整体的理论工具,捉襟见肘,力所不逮。Toth 的多级次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整合地下水流以及相关现象及作用机理,将渗流场、化学场及温度场(微生物场)耦合成为有机整体。因此,成为以系统思想及方法从整体角度处理生态-环境-灾害问题的有效工具,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980年,地球科学进入地球系统科学时期,多学科相互渗透结合,探讨多层圈相互作用下地球演变机理成为主题。地质流体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前沿。Tth理论所研究的重力地下水流系统,乃是地球能量流系统的特殊形式,其研究成果可以拓展应用于地质流体等领域。因此,以Toth理论为核心概念的当代水文地质学,成为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
由此可见,Toth理论既是当代水文地质学的范式,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学科Zhang et al. , 2013 )。

2.5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50年来,T6th理论不断完善发展,引起国际一部分水文地质学家的浓厚兴趣,应用于不同领域。但是,总体而言,真正掌握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并加以应用的,仍是少数。地下水流系统理论还没有被看作水文地质学的核心概念,还没有被大多数水文地质学家接受为当代水文地质学的范式。
欧美主要水文地质学教科书中,毫无例外地会提及地下水流系统,但是,多数情况下,只介绍Toth早期 ( 1962,1963)的论文以及Freeze & Witherspoon ( 1967)的非均质盆地数值模拟(Todd & Mays,2005;Fetter,2001;Schwartza & Zhang,2003),很少引用Toth后来的论文,更谈不到将Toth理论作为核心概念。只有Freeze & Chery ( 1979)及Domenico &Schwartz ( 1997)的书,讨论地下水流系统较多。2010年5月Toth访华进行学术交流时,谈及上述现象时,他无可奈何地说:“有的人不愿意写,可是他们又不得不写(私人交谈,2010)”。对于某些水文地质学家,Toth理论只是一种时尚,而不是必需品。
33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大会(33" IAH Congress,2004)的主题是“Groundwater flowunderstanding: from local to regional scales”,会议主题充分说明对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重视,但是,对会议论文进行抽样统计,真正应用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分析问题的,不到十分之一。
接受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为范式,从传统的水文地质学转换为当代水文地质学,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依然面临一系列有待完善发展的课题(梁杏等,2012a)。
(1)重视物理机制探讨:建立于实验基础之上的达西定律,首先应用于稳定井流,继而用于非稳定井流,然后扩展到井群及含水层,发现越流以后,进一步扩展到含水系统;所有数学描述都有一定物理经验的支撑。然而,传统地下水力学对于地下水流的结构性缺乏认识,导致区域性水流的数学模型失真。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是达西定律的扩展,但是,这一理论并非经验的产物。Toth通过理想化条件下的解析解,得出了多级次嵌套式地下水流系统,超越人们的预期,难以通过简单的直接观察加以印证。非均质盆地地下水流的数值解 (Freeze & Witherspoon,1967),尽管使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缺乏物理机制的深入探讨,使得理论难以理解及拓广。尽管Engelen对多级次嵌套式地下水流系统的物理机制有所探讨(Engelen & Jones,1986;Engelen & Kloosterman,1996),却并未引起包括Toth在内的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忽视物理机制探讨,使得人们对数学模拟的结果只能就事论事,无法外推。因此,地下水流系统的物理模拟以及物理机制的探讨,值得重视。
(2)拓宽数学模拟的思路:迄今为止,地下水流系统的数学模拟,无论解析解还是数值解,都以地下水位(定水头)为上边界,并且,往往取斜线叠加正弦曲线加以刻画。这种处理方式尽管便于数学求解,但是,却存在一系列不足:①地下水位并不严格受地形控制,高渗透性介质场(如强烈发育的可溶岩地块)中,水流只向最强的势汇(区域性溶蚀基准面)排泄,构成单一的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即使介质场的渗透性不很强,当降水入渗强度极小时,也只出现单一区域流动系统;这两种情况下,水流模式仅受大尺度地形变化控制,中小尺度的地形变化并不起作用,单独根据地形确定势源及势汇,并不合适。②大多数情况下,地形并不呈现类似正弦曲线的起伏,用正弦曲线刻画地下水位,削足适履,脱离实际条件。③定水头上边界的数学模拟,保持地下水位不变,改变介质渗透性或其他条件时,实际上同时改变了降水入渗强度,亦即改变了参与流动的水量;因此,基于定水头上边界的地下水流概念性数学模拟,缺乏定性外推的物理依据,并不具有普适性。④数学模拟的结果并非真正定量的,尽管等势线定量,流线却是非定量的(梁杏等,2012b;Liang et al. , 2013)。
(3)盆地地下水流实体数学模拟的完善:地下水流系统的数学模拟,是解决一系列科学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迄今为止,盆地地下水流数学模拟主要限于概念模型模拟,或者半定量的实体模型模拟;盆地地下水流实体性数学模拟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迄今依然缺乏可靠的校核手段。地下水流数学模拟结果利用同位素定年加以校核,是最常采用的方法。对于年龄不大的地下水流,利用氲等定年与数学模拟结果比较,相对可靠。但是,对于年龄大的地下水流,利用"“C定年加以验证,可能产生较大误差:地下水的“C取样,进入饱水带的初始"C,死碳对"C稀释的校正,都可能发生误差;年龄愈大的地下水"C含量愈低,误差愈大。地下水流系统的主要研究者Toth、Engelen 等,都很少利用同位素信息。我们曾经询问Toth,为何不利用同位素定年结果,Toth的回答很简单,缺乏可靠性(个人交谈,2013)。利用地下水示踪试验求得的流速校核矢量流速场,理论上可行,实际运用存在局限。细颗粒介质将会吸附示踪剂,难以进行示踪试验。示踪试验有助于刻画现今流场,无法重塑未受人工干扰的原始流场。寻求比较可靠的数学模拟结果校核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4))加强新技术方法的引入与应用:环境同位素可以确定地下水年龄、补给高度及补给温度等,有利于追踪流线,是地下水流系统的重要分析工具。在中国,最早发表的地下水流系统论文,就运用了同位素方法(王瑞久,1985)。随后,探讨地下水流系统的论文应用同位素信息,在中国成为惯例。利用遥感信息获取地下水流有关伴生现象及其时空变化,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处理与地下水流系统有关的信息,都将提高地下水流系统分析及实际应用水平;针对地下水流系统调查需要,设计分层取样仪器设备,很有必要。
(5)开展人工扰动下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流系统,愈来愈多地已经被人工干扰的地下水流系统替代,开展人工扰动下地下水流系统研究,乃是当务之急。
(6)交叉科学的引入:Domenico ( 1972)是将系统理论引人水文地质学的先驱;Engelen & Jones ( 1986)则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地下水流系统。但是,这种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引入地下水流系统,对于建立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理论框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7)加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Engelen & Kloosterman ( 1996)曾经探讨基于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的管理模式,但是,后继的研究很少;将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延伸到管理领域,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8)应用领域有待进一步扩展:迄今为止,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局限于地壳浅部饱水带的重力驱动地下水流,部分涉及沉积压实水流;向非饱和带以及地球深部层圈延伸,扩展到其他力源驱动的地下水流系统,很有必要。地下水流系统理论,扩展应用于地球深部层圈,与地质流体研究相结合,当代水文地质学才能发挥地球系统科学基础学科的作用。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具有难以估量的潜力。完善发展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使其成为普遍接受的当代水文地质学范式,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 5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___Y1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