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展开,围绕任何人是否都能获得幸福进行了讨论。
这种表达方式的优点在于立场很明确,表达观点更直接透彻、简单明了。
(张口就来,感觉重回阅读理解hhh)
这本书都是短篇幅,所以很好总结,并且可以锻炼总结能力。而且好像跟小说一样会吊胃口。
青年作为大众的视角,提出长大后的世界越来越复杂,毫无幸福可言。却又希望改变自己获得幸福,得到了人类期望改变就是因为“改变”不宜实现的结论。
哲人作为本书想表达的观点阐述者,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极为简单,人可以改变,人人都能获得幸福;人需要勇气正视世界。
第一夜
不为人知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哲人研究希腊哲学,同时认为阿德勒心理学与希腊哲学是一脉相承的思想;阿德勒心理学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认为其其实是一种哲学。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青年举了个朋友闭门不出的例子,坚持原因论,认为之所以恐惧出门是由于童年等时期受到了创伤。
哲人提出阿德勒心理学坚持目的论,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才会制造出不安情绪。恐惧的情绪是为了达到“不出去”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我们如果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目的论: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他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不出门”,间接目的或许是得到父母关注,所以制造了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肯尼直呼内行。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哲人:愤怒是达到目的(比如大发雷霆来震慑对方)的一种手段。
佛洛依德说错了
青年觉得哲人是虚无主义,因为对方认为感情是一种目的、手段。
哲人:人不受感情支配,不受过去支配。一切在于人的诠释,相信人的潜能。如果痛苦于过去,就会陷入对世界的绝望。否定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苏格拉底和阿德勒
哲人: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阿德勒心理学),两位都喜欢通过对话来引导思想。
这也许也是本书选择这种表达方式的原因。
你想变成别人吗
青年由于不幸福,但是身边有阳光的人,所以渴望变成他那样的人,觉得变成后就会得到幸福。
哲人:希望变成别人是因为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悦纳现在的自己,但是如果依然感不到幸福的话就要尝试改变了。
你的不幸,都是你自己“选择”的
青年:由于出生家境等无法选择的因素,所以世界本就不公平。
哲人:一味地关注“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不幸是自己选择的。
纯粹意义上想要做“没好处的事情”的人根本没有,行为可以归因为“利己”。选择认为“不幸”,对自己来说是“利己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哲人:生活方式是自己(大概在十岁)选择的结果,也可以进行重新的选择。人们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不断给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这种习惯了的生活方式非常轻松,如果发生了改变,则未来难以预测。所以需要有改变的勇气。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哲人:无论之前发生过什么,都对未来的人生没有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做出改变要有摒弃现在生活方式的决心,如果活在“如果怎样我就能怎样”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得到改变。
Just do it
抛开假想的累赘,去做。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青年:如果什么都可以用“目的”来解释的话,那么我讨厌自己有什么目的、利益呢?
哲人: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不喜欢自己”可以为自己带来利益。你害怕被别人讨厌、在关系中受伤,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所以你的目的就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想要避免受伤,只需要只看自己的缺点、厌恶自我、避免发生关联,这样就会有理由:”如果我没有这些缺点,我就会被喜欢了“。
所以保持满是缺点的自己对你来说是有利的事情。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哲人:我们想要体会孤独也需要他人的存在,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的话,“孤独”的概念也不会存在。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在戴森球计划中的感觉和在社交软件中的感觉必然不同,戴森球中完全不会考虑到其他人的关系。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哲人: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矮小的身高并不是缺点,它只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个数字以及赋予它怎样的价值。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价值问题最终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哲人:自卑感人人都有,其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感。处理得当,自卑感可以成为成长的催化剂,不满足现状,不断向前。
青年:但是自卑感越强,人就会越消极吧。
哲人:那是自卑情结。自卑感与自卑情结不同。自卑情结是把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青年:但是学历低不被社会认同是事实呀。
哲人: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来说明:将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如果是“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害怕前进或是不想真正努力、不想牺牲目前享有的玩乐、休闲时间,没有改变生活的勇气。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哲人: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是没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自卑情结有时候就发展成“优越情结”。当人无法忍受自卑情结时,会通过简单地手段来补偿:“权势张扬”。
虚报履历或是过度追逐名牌服饰、骄傲于自我功绩、沉迷于昔日的荣光,通过将自己和权势结合,显得似乎自己很优秀,这就是虚假的优越感。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不这样做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可,所以是优越情结。
夸耀不幸同样是自卑感的体现。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中各种不幸的人,即使别人想要安慰,他们也会“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了来推开援手。通过自己的不幸来标新立异。以自己的不幸作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并不是退出竞争,而是在胜负竞争中全身而退。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哲人:在胜负竞争中,不知不觉就会把全世界都看成敌人。总是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所以会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是自己的失败,无法给予祝福。如果能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哲人:公愤和私愤不同,前者是合乎逻辑的愤慨(比方说对社会问题),超越了自身的利害;后者因私愤而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自己的一种工具。
有时人们想要通过这种斗争,通过获胜来证实自己的力量。所以要避免权力斗争,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一方会进入“复仇阶段”。当事人之间几乎不可调和。
根据目的论,孩子的自残行为是对于父母虐待自己的复仇行为,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惊慌失措、痛不欲生。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哲人: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暴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沟通工具。要相信语言的力量,沟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无论认为自己是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责难对方。一旦确信了“我是对的”,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因为同时你会认为对方是错误的,最后就会演变成胜负之争。
如果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话,那么对方无论是什么观点都应该是无所谓。但是很多人想让对方屈服。
所以承认错误,退出权力之争,都不是失败。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哲人:一个个体想要作为社会性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哲人:朋友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当人与别人相处能够感觉到无拘无束时,才会体会到爱。没有自卑感也没有必要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生活。如果想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哲人:看到别人的缺点是为了逃避与这个人的人际关系。人是自私而任性的动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
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的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对于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青年为了寻求父母的认可一直努力活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