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评审,是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中,IPMT(集成产品管理团队)管理产品投资的重要手段。可以说,IPMT是一个管理业务战略的组织。
在决策评审中,IPMT应始终站在投资商的角度来进行评审,主要关注四点:(1)钱要不要投(2)以什么节奏投(3)达成的可能有多大(4)什么条件下投资结束。这四点从决策评审的四个DCP(决策评审点)获得完整体现。
关于IPD决策评审点的简单介绍,可以参考《IPD的四个决策评审点》。
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 四个决策评审点的简单概念回顾
- 四个决策评审点与战略的关系
四个决策评审点
四个评审点完美体现了游戏过关打怪模式,通过了这一关,PDT(产品开发团队)才能获得下一关所需的资源,产品才能够继续,过不了关就停止投资,及时止损。
其实,这体现的新产品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论,门径管理系统(Stage-Gate)。可见,IPD并不是独立的方法,而是历史理论和经验的继承和集成。
1. 概念决策评审(CDCP)
通过对业务初始计划的评审,决策业务有没有干的价值。主要评审内容一般包括:细分目标市场定位,机会分析,目标客群、拟开发的产品描述,成本和风险估计,初始销量预测和财务估计。
初始业务计划获得批准,项目进入计划阶段。
2. 计划评审阶段(PDCP)
IPMT就PDT的最终业务计划做出继续/终止和允许的项目偏差的决策。对于继续的项目,IPMT做出资源供应承诺。
3. 可获得性评审(ADCP)
这是产品正式公开发布,及推向市场前的最终决策评审,目的是证实在计划阶段制定的业务计划中的估计和假设,并评估产品发布前用户的准备情况。
IPMT需要做出继续/终止的决策,若产品获得批准,则由IPMT分配资金,项目进入发布阶段。
4. 生命周期结束评审(LDCP)
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时,LMT(生命周期管理团队)向IPMT提交停止销售、停止生产、停止服务的时间表建议,由IPMT做出继续/终止的决策。
这里评审的内容除了终止是否与产品战略一致,还要考虑客户满意度问题。
决策评审的战略性
决策评审是由IPMT团队负责,我们先看看这个组织是干什么的,有多重要。
IPMT(集成组合管理团队)是IPD体系中的产品投资决策和评审机构,负责制定公司总的使命愿景和战略方向,对各产品线运作进行指导和监控,并推动各产品线、研发、市场、销售、事业部、服务和供应链等部门全流程的协作,制定均衡的公司业务计划,并对新产品线的产生进行决策。
看到了吧,这个组织是负责战略的。
没接触过战略的小伙伴,可以通过以下内容简单了解一下,顺便看看决策评审在战略落地中的意义。
讲战略的书籍一般都会提到战略的三要素,目标、路径和成本。目标代表方向和愿景,路径代表演进过程推演,成本关注投入产出比。
简单理解,战略就是:做啥不做啥,多大投入,出口条件,基本路线。这里有一篇很好的完整《阿里巴巴怎么看O2O对商业生态的破局与重构》,言简意赅的对战略做了描述,就8个字:终局、布局、定位、策略。
- 终局:就是目标。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终局错了一切都错,重点在CDCP阶段进行评审。
- 布局:就是到底要做哪几件事情。产品生态如何构建,技术生态如何构建,营销生态如何构建,等等,这都是布局。做得到,卖得出,重点在CDCP阶段进行评审。
- 定位:可以看作市场形象,向市场传递我们是干什么的。专注于什么行业 ,在产业链什么位置,面向什么细分客群,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解决顾客什么问题。重点在CDCP和PDCP阶段进行评审。
- 策略:是指路线。实现所有事情我们要走的路线,分别是什么样子、方法和步骤。重点在CDCP和PDCP阶段进行评审。
那ADCP呢?这个阶段是初始产品开发出来了,要不要投向市场,要不要投入生产、维护、市场费用去做效益转化,这个阶段要评估之前得估计和假设是否还成立,是结合产品开发其概况对CDCP和PDCP阶段得回顾。
事情总有结束,LDCP就是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产品已经不怎么赚钱了,或者根据产品更新迭代策略得升级换代,现有产品不继续升级维护了 ,而做出一款产品何时不继续卖了,以及善后投入的评估。
所以,IPD的决策评审是站在业务的战略层面,来决定投入是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