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中央集中式架构广泛应用,以及对高算力和大带宽数据传输的紧迫需求,当前车载以太网的千兆带宽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的车载应用场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IEEE在2020年发布了802.3ch[1]协议,旨在协议层面上定义2.5G/5G/10GBASE-T1,以适应这一新的需求。
▎MultiGBASE-T1总览
以下是MultiGBASE-T1在OSI模型以及以太网层级中的位置:
与目前主流的100/1000BASE-T1相比,MultiGBASE-T1在XGMII、PCS、PMA、MDI上是完全不同的,在进行详细介绍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概念:缩放参数S。
本文中提到的MultiGBASE-T1指的是2.5GBASE-T1、5GBASE-T1及10GBASE-T1,代表三种不同的 PHY 类型。三者共享相同的XGMII、PCS、PMA及MDI规范,支持使用缩放参数S进行频率缩放,因此统一称为MultiGBASE-T1。缩放参数S如下表所示:
▎XGMII
XGMII概述
XGMII由独立的发送和接收路径组成,每个方向都包含32个数据信号(TXD<31:0>和R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