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驱动系统决定了其性能、灵活性及实际应用效果。人形机器人的驱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电驱动、液压驱动和气动驱动等,气动驱动的人形机器人相对较少,本文不做分析。每种驱动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优缺点和技术特点。本文将对这些驱动形式进行介绍,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一、电驱动
电驱动是目前人形机器人最常见的驱动方式,通常包括旋转驱动、直线驱动以及线驱动(腱绳驱动)。
1.1 旋转驱动
旋转驱动使用电机带动关节运动,是目前最主流的驱动形式。它结合了电机、减速器、扭矩传感器、编码器以及温度传感器等组成的关节模组,能够精确控制关节运动并提供高扭矩。
-
优点:控制精确,功率密度高,适用于各类高精度运动任务。
-
缺点:需要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高精度减速器,造价较高。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高精度操作,如步态控制、平衡调节等。
-
典型公司: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厂商,青龙、宇树、Boston Dynamics Atlas第二代、Figure 02、智元等。
1.2 直线驱动
最常见的直线驱动方式是通过滚珠丝杠,它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电机驱动丝杠旋转,带动螺母沿着丝杠的螺纹移动,从而实现高精度的线性位移。这种方式通常应用于机器人腿部的高负载运动。
-
优点:滚珠丝杠传动效率高,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且具备较好的精度和重复性,因此在许多高负载、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器人结构中使用广泛。此外,滚珠丝杠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适合用于模块化设计中,利于集成。
-
缺点:尽管滚珠丝杠在精度和负载能力上有突出表现,但由于其基于机械传动,其响应速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在高频次的动作切换或动态调整场景中,速度和灵活性较难与电磁直线电机相比。优化直线驱动的传动系统可以部分改善这一问题,但响应速度依然是滚珠丝杠的短板之一。
-
应用场景:主要用于腿部高功率输出,有时会用在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