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设计流程来给自己的作品做一个由方法论堆砌而成的作品

通过设计流程来给自己的作品做一个由方法论堆砌而成的作品

期间有位小伙伴发信息问我:如何分析一个功能的可用性?把解释从表象上升到内涵层面?是否有针对性的书籍可提供学习?成为与你一样会思考的人?(这里对方过誉了,我不过还是一个在蹒跚学步的设计师而已)

我知道他在钻牛角尖,希望有此类书籍能指引他去做设计,帮助他学会分析事物的深层理论,而不仅仅是表象。

而我之所以广泛阅读书籍的目的,就在于此。对任何事物的思考,不仅仅需要深度,还需要广度将其串联,才能得到更全面的答案。

这也是市面上大部分设计师盲目追求方法论的通病内因。希望有一个通用型法则,助其解决工作上的各个难点,设计出一款成功的产品,殊不知,自己已陷入深渊。

下面进入正文。

这是一个人人都会说方法论的时代

为什么近期市场上会出现大片的方法论呢?究其原因:是一种坏的学术风气或普通群众的跟风心里导致的。

互联网兴起初期,没有相应的专业或产品设计的学派,大部分设计师的出发点基本围绕「解决问题」的角度来做产品设计。

而当互联网产品设计发展几年之后,开始出现两种类型的方法论:

第一种,学院派。

许多学院开始出现类似的专业,教学生如何设计产品。那先来说说这类专业的老师或教授。这些「教授」的主要知识来源是书籍和国外顶尖的学术资料,以及部分关于市场的分析资料,很少有参与实际项目设计的,即使有,也不会是什么成功的(大)项目。

第二种,野生派。

野生派的由来很有趣,他们能够基于产品本身来解决问题。知道设计的初衷是「解决问题」,但是问他们如何得出这个结论时,许多人无法回答出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他们通过学习这类方法论,来填充自己的知识背景,希望自己的话术能略显专业。

各路设计师为了包装自己,通过设计流程来给自己的作品做一个由方法论堆砌而成的作品集,一来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专业,二来能够更加吸引眼球。这也就导致市面上的许多设计师盲目跟风,忽略了设计的本质。

类似有人会问:「想了解移动端和 PC 端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使用场景,比如什么样的用户习惯用 pc 端搜索。这些数据在哪里能查到呀?」

这类问题,要回答也简单,说几点概念性的,让人听着觉得高大上,但实际作用却几乎为零。也就让许多人误以为这类东西是有一个总论调的,是有规范可寻的。没有真正考虑到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所以当纯粹的基于学院派的方法论去设计产品时,就会导致设计师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前期的用户调研、产品背景等理论行为上,无法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而作为设计师,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设计产品(后面我会说)。否则你设计的产品、功能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真实案例:

在一次面试中,有位设计师向我阐述他的设计方案。他告诉我他做了市场调研,进行了头脑风暴,梳理了线上流程,研究了信息架构,并且还做了体验地图分析了用户行为路径等等,最后他告诉我的方案,是设计一种导航系统,让信息更有序化 + 易操作。

这位设计师的履历很棒,留学海归、交互设计专业的。因为履历很好,我也怕埋没人才,所以我当时委婉的拒绝了他之后,就把他推荐给我一个在腾讯的朋友。最后在腾讯面试完,这个朋友跟我说了同样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这位设计师在说什么。感觉说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并不落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断层。他的分析文档做得确实很漂亮,但是界面本身极其不合理。问了几个问题都是从概念层面来回答,涉及到功能就说的云里雾里,着实无法理解。

正确理解方法论,做设计师该做的事

那这些方法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辅助」你设计产品。

举个例子,如:PM 说给现有产品加一个红包功能,告诉你这个签到是用来拉新促活的。这时候不要去分析什么用户画像、数据指标、业务背景。

得去关注产品功能本身。

了解需求点,想想有啥红包模式能起到活跃用户的作用。怎么设计能让用户觉得有趣?要给予用户啥奖励?关于红包,你需要设计的点到底有什么?

对,这时候想不到就去跟同事讨论,然后看竞品,这就是所谓的「竞品分析」。

别去想什么你的用户是谁,说句难听的:「做了这么久了,你用户是谁你自己心里难道没点 B 数么」(对不起,我说脏话了)。也许你说不出来,但是你大致能知道「饿了么」这款产品是做给谁,是用来干嘛的吧。

我可以跟你说:去哪里都一样的,无论你在小厂还是大厂,你要关注的是产品设计本身或者说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过程中你真正需要学习的就是「产品设计」这件事。

最后我用一句话总结上面说的内容:方法论就是纸上谈兵,不要把它神化。

一位在 Airbnb 的交互朋友看完我写的内容后,对我说:如果这个文章是我刚毕业的时候看到的,我一定会反驳你。但是工作了几年之后,确实很认同你的说法。

下面进入实用性内容。

通用型设计流程

简单实例解析:站酷重设计

1.分析这个产品用来解决用户什么问题

因为我并不怎么玩站酷,所以下载这个 App 之后,我在想从哪个方面切入分析。巧合的是我在 App Store 下载的过程中,看到了站酷 App 的标签为社交。所以我的第一个思路就以此为源头,结合「设计平台」这个属性去分析站酷,将其定义为:设计交流平台。

之后我进入首页,看到顶部的导航栏的切换很诡异。除了左边的「搜索」和右边的「更多」,中间还有个 Tab 的切换。第二排还有个标签按钮,功能类似于筛选。使用之后我很疑惑,重复操作了几次才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这样的设计在逻辑上是有明显缺陷的。

说明产品在架构方面能够梳理的比较清晰,但是在实际设计方面没做到合理,是一个典型的产品模型与用户心理模型不符的表现。

而视觉上也明显浪费了顶部的这块「黄金地段」。所以这部分也可以作为重设计的基点。

之后我进入第二个页面,从功能上来说,无论是「生活圈」和「附近的人」,都是将功能社交化。其它我也就不继续阐述了,基本将这个重设计的产品方向定位为:设计师交流平台,主要目的是促进设计师(用户)之间的交流。

2.通过功能了解这个产品用什么方案来解决用户的问题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分别参考了设计类产品和社交类产品,希望将功能做一个整合。当中包括 Behance、Dribbble、微信、微博、豆瓣、ins、Facebook 等各类产品。

具体就不做撰述了,这里就给各位一个思路,通过类似的方法设计一种方案来解决上面得出的产品设计目标。

3.最后通过多个产品的分析对比,总结这样的做法如何

最后,你可以将你设计的功能,做一个输出。然后将其梳理过的其他产品功能做一个陈列,与别人一起探讨你的设计思路,对比当中的优劣,以及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

要是工作中,就可以通过数据比对前后的设计方案哪个效果更好。效果的具体指标:就是你自己当初列下目标是否得以兑现。

以上分析并不严谨,纯粹给各位一个思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当中涉及的点包括:需求分析、场景分析、竞品分析、数据指标,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更细的做法,平时要慢慢积累,通过工作实践,书籍阅读,不断总结。而这,才是所谓「方法论」的真正用法,仅此而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