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总线物理层--显性隐性电压要求(以及实际测试中的注意事项)

本文概述了CAN总线测试中的重要注意事项,包括物理层规范确认、总线参数、电压阈值设定(隐性/显性电压)以及对固有认知的纠正。作者强调了在实际测试中需确保电压符合标准和差分电压的要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基础知识总结

2:测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测试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际测试物理层电压时,还需要根据上表中的一些知识。做一些前期准备。

1:首先要确定物理层采用的规范

2:确定总线类型为双绞线,需要硬件工程师提供总线长度,电阻率,等线束参数

3:保证总线时闭环,且链接120欧姆的电阻(85欧姆-130欧姆)。

4:需确定总线电阻率,为70m欧姆/m(常见测试设备,可能没有这么高的精度,需要和相关工程师或供应商确定)

5:确定总线上,节点个数,<=30个

2.2)测试标准的设置

**1)CAN隐性电压测量时Vdif(指的是查分电压),  -0.5V<=Vdif<=0.05V,需多次测量并取平均数,所有测试结果应该都符合 -0.5V<=Vdif<=0.05V的标准。

**2)CAN显性电压测量时Vdif(指的是查分电压), 1.5V<=Vdif<=3V,多次测量并取平均数,所有测试结果应该都符合 -0.5V<=Vdif<=0.05V的标准。

总结:因为CAN_H和CAN_L的命名原因,我们会惯性的原因。我们会认为,CAN_H总会一直>CAN_L。但是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隐性电压下,CAN_L是可以大于CAN_H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2.3关注显性隐性电压下的阈值

差分电压,符合标准的情况下(这是前提条件),我们需要关注CAN_H和CAN_L的电压是否符合标准

**1)隐性条件下

2.0V<=CAN_H<=3.0V

2.0V<=CAN_L<=3.0V

多次测量,测量结果均需要符合上述标准。

**2)显性条件下

2.75V<=CAN_H<=4.5V

0.5V<=CAN_L<=2.75V

多次测量,测量结果均需要符合上述标准。

3:测试中的复杂情况

此部分,等我问问芯片厂的工程师(可能以下很多状况是非法的)

理论上显性隐性电平跳换中,一共18种情况如下表

大家认真把上图中的 中跳变的电压画出来。会发现电压跳变的图和我们以前的认知,有出入

固有印象:

隐性电压-》显性电压跳变过程中,CAN_H电压一定是上升的,CAN_L的电压一定是下降的。

显性电压-》隐性电压跳变过程中,CAN_H电压一定是下降的,CAN_L的电压一定是上升的。

这种固有印象是错误的,记住,只要符合CAN电压的两个测试要求

1):显性电压或隐性电压的阈值符合要求

2):差分电压满足要求即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