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摄像机如何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

本文介绍了通过双目测距获取物体深度信息的原理,包括匹配代价计算、视差获取和细化。同时,还探讨了结构光测距技术,如Kinect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以及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两种方法在精度和算法复杂度上有不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深度感知需求。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简而言之,其原理就是使用两个平行的相机,对空间中的每个点三角定位。通过匹配左右两个相机中成像点的位置,来计算对应三维点在空间中的距离。学术界对双目匹配恢复深度图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在NASA火星车上就开始采用这个技术。但是其真正在消费电子品市场得到广泛应用还是从微软的Kinect体感传感器开始。

  双目测距:(普通摄像头)

1.双目测距原理:


  如上图所示,双目测距主要是利用了目标点在左右两幅视图上成像的横向坐标直接存在的差异(即视差clip_image004 )与目标点到成像平面的距离Z存在着反比例的关系:Z=fT/d。“@scyscyao :OpenCV中,f的量纲是像素点,T的量纲由定标板棋盘格的实际尺寸和用户输入值确定,一般是以毫米为单位(当然为了精度提高也可以设置为0.1毫米量级),d=xl-xr的量纲也是像素点。因此分子分母约去,Z的量纲与T相同。 

  为了精确地求得某个点在三维空间里的距离Z,我们需要获得的参数有焦距f、视差d、摄像头中心距Tx。如果还需要获得X坐标和Y坐标的话,那么还需要额外知道左右像平面的坐标系与立体坐标系中原点的偏移cx和cy。其中f, Tx, cx和cy可以通过立体标定获得初始值,并通过立体校准优化,使得两个摄像头在数学上完全平行放置,并且左右摄像头的cx, cy和f相同(也就是实现图2中左右视图完全平行对准的理想形式)。而立体匹配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求取最后一个变量:视差d(这个d一般需要达到亚像素精度)。从而最终完成求一个点三维坐标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在清楚了上述原理之后,我们也就知道了,所有的这几步:标定、校准和匹配,都是围绕着如何更精确地获得 f, d, Tx, cx 和cy 而设计的 。 ”

2.立体匹配 

目前立体匹配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