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点拉尖,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指的是 PCBA 焊点上焊料凸起并呈现出明显的尖端形状,PCBA 加工焊接工序主要有 SMT 回流焊接、DIP 波峰焊接以及手工烙铁焊接。
PCBA 焊点拉尖现象通常出现在手工焊接工序和 DIP 波峰焊接工序。这是因为焊点拉尖必然涉及液体与固体之间的结合,而手工焊接和 DIP 波峰焊接的原料要么是液体,要么是从固体转变为液体的状态,所以更容易出现焊点拉尖的情况。接下来,捷配PCB将为大家详细阐述线路板加工生产中 PCBA 加工焊点出现拉尖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PCBA 手工焊接时焊点拉尖的原因:
- 操作不当:在进行 PCBA 手工焊接时,操作人员若在焊料尚未完全熔化固定时就快速移开烙铁头,很容易导致焊点拉尖。
- 温度问题:焊接温度过低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多数情况下,拉尖是由于烙铁头移开太迟、焊接时间过长,以及钎剂被汽化所导致,这表明拉尖与温度和操作都有关系。
- 方法欠缺:手工焊接时未能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也会引发焊点拉尖。
- 烙铁头杂质:烙铁头存在杂质,同样会造成焊点拉尖。
解决办法:
- 上锡处理:将锡条放到烙铁头上上锡,使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确保烙铁头均匀地覆盖一层锡。焊接时,一边用手送丝,一边用电烙铁将锡均匀地铺在焊接部位。
- 清理烙铁头:若发现烙铁头上有焊接杂质,可将烙铁头放到浸湿的海绵上进行清理。
- 正确握持烙铁头:将烙铁头呈 45 度角顶住焊盘和元件脚,预先给元件脚和焊盘加热。需注意,烙铁头的尖部不可顶住 PCB 板无铜皮位置,以免在板上烧出痕迹;烙铁头最好顺着线路方向。
- 控制锡线引入:将锡线从元件脚和烙铁的接触面处引入,当锡线熔化时,要掌握好进线速度。当锡铺满整个焊盘时,拿开锡线。锡线不能直接靠在烙铁头上,防止助焊剂烧黑,整个上锡时间大概为 1 - 2 秒。
- 把握拿开烙铁时机:拿开锡线后,烙铁继续放在焊盘上,时间大概为 1 - 2 秒。当焊锡只有轻微烟雾冒出时,即可拿开烙铁,让焊点凝固。
DIP 波峰焊接时焊点拉尖的原因:
- 温度因素:拉尖与波峰焊温度密切相关。预热温度低、熔锡温度低,会导致过波峰后因温度不足,熔锡无法有效收缩。熔锡温度低还会增加熔锡的粘度,进一步加剧拉尖的形成。
- 助焊剂问题:助焊剂与拉尖也有很大关系。当助焊剂的活性不够或者浓度下降时,助焊剂就无法充分发挥去氧化和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熔锡离开锡炉时无法有效收缩,从而形成拉尖。
- 链速问题:链速过快时,多余的焊料可能来不及被拉回到锡炉,进而造成拉尖。
- 引脚问题:个别情况下,由于焊接脚穿出过长也会导致拉尖,此时需要将焊接脚剪短。建议焊接脚穿出(L)不要大于 2mm。
解决办法:
- 温度设置:根据 PCB 尺寸、PCB 层板、元器件数量、焊盘大小等因素,合理设置预热温度以及锡炉温度。预热温度一般在 90 - 130℃,锡炉温度为 260 ± 10℃。
- 特殊情况处理:当有较多贴装元器件时,预热温度取上限。波峰高度一般控制在印制板厚度的 2/3 处。
- 引脚成形要求:插元器件引脚成形时,要求元件引脚露出 PCB 板焊接 2 - 3mm。
- 助焊剂调整:增大助焊剂浓度、活性和喷涂量,增加助焊剂的喷涂压力以改善其穿透力,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消除拉尖现象。
- 链速与角度调整:调整链速与轨道和锡面接触的角度,也能对拉尖问题起到改善作用。
通过对以上线路板加工生产中 PCBA 焊点拉尖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实际生产中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提高 PCBA 加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