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PCB设计的朋友们注意了!今天咱们来聊聊那些年工程师们踩过的坑。我整理出这些血泪教训,帮你避开90%的常见设计失误。
-
层定义不清导致焊接翻车
上周有个兄弟把单面板全堆在TOP层,结果板厂按默认正反做,器件装上去根本没法焊接。记住:单面板必须明确标注加工层!在捷配下单时,工艺备注栏一定要写清楚"单面加工"四个字。 -
铜箔贴边要留安全距离
见过铜箔起翘的板子吗?就是因为铜皮离板边不到0.2mm。工程审核发现,这种设计在铣边时容易扯坏阻焊层。建议电源层、地层都预留0.3mm安全区,别让铜箔贴着板边跑。 -
填充电极害死人
用Fill功能画焊盘?DRC检查是过了,但生产时根本做不出阻焊层。去年有个客户用填充块做QFN焊盘,结果整批芯片虚焊。老老实实用正规焊盘工具,别走捷径。 -
电源层乱开天窗
花焊盘接电源要特别小心!有个案例把3.3V和5V电源层用花焊盘连接,结果隔离线缺口导致短路。工程师建议:多层板电源层优先采用实心铜连接,必须用花焊盘时要做DRC间距检查。 -
字符乱飞惹麻烦
SMD焊盘上印字符?这可是自找苦吃。上周有个板子的0402电阻焊盘被丝印盖住,AOI检测全报错。字符高度建议≥0.8mm,宽度≥0.15mm,距离焊盘至少0.2mm。 -
密脚器件测试点太短
0.5mm间距的BGA器件,测试焊盘长度不够的话,探针根本插不进去。测试部门反馈:测试点最小长度要≥0.3mm,相邻测试点中心间距≥0.6mm。 -
单面板钻孔要归零
有个新手在单面板的非导通孔设置了0.5mm孔径,结果板厂多钻了20多个废孔。记住:不需要金属化的孔,孔径必须设0mm!在捷配的CAM工程规范里有明确标注。 -
焊盘重叠毁刀头
双层板焊盘叠加看起来省空间?实际生产会断钻头!上个月有客户叠了3个0.3mm焊盘,直接废了5把钻刀。建议:相邻焊盘间距至少保证0.2mm安全距离。 -
细线填充拖后腿
用0.1mm线宽填充大块铜皮?光绘文件可能直接崩掉。去年有个16层板的电源层因此返工3次。记住:填充块线宽≥0.2mm,网格间距≥0.3mm。 -
乱用图层坑队友
见过6层板设计用8个走线层的吗?板厂CAM工程师直接看懵。提醒:保持图层命名规范,机械层只放外形标注,禁止出现走线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