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焊接前预处理
-
基材预处理
-
使用喷砂或化学清洗去除铜箔表面氧化层及污染物,确保焊接面粗糙度Ra≤1.6μm。
-
高导热基材(如IT-180A)需进行120-150℃预热,降低热应力导致的层间分离风险。
-
-
工艺参数优化
-
制定多层焊接工艺规程(WPS),控制焊接电流(±5%)、电压(±0.5V)及速度(±10%)。
-
采用分段焊接规划:首层用80%额定电流,后续层逐级增加10%,避免集中热输入。
-
二、焊接过程控制
-
温度与压力协同
-
真空压合阶段保持-80kPa真空度,配合分段加压(50-300PSI),确保树脂均匀填充层间空隙。
-
使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控焊点温度,局部温升速率≤5℃/s,防止铜箔与基材脱粘。
-
-
变形抑制技术
-
采用对称退焊法:将六层板划分为对称区域,交替焊接抵消应力(如先焊1-6层,再焊2-5层)。
-
刚性夹具固定:使用碳纤维夹具限制PCB翘曲,夹具间距≤50mm,夹持力控制在5-10N/mm²。
-
三、焊接后处理
-
应力释放工艺
-
后热处理:焊后立即进行250℃/2h恒温处理,消除90%以上残余应力。
-
阶梯冷却:以5℃/min速率降至80℃,再自然冷却至室温,避免骤冷导致微裂纹。
-
-
质量检测
-
3D X射线扫描:检测0.02mm级焊点空洞及层间气泡,分辨率达5μm/Voxel。
-
热循环测试:-55℃~125℃循环100次,焊盘剥离强度需≥1.0N/mm(IPC-6012标准)。
-
四、材料与工艺优化
-
基材选型
-
优先选用低CTE(≤12ppm/℃)基材,如生益S1000-2M,Z轴膨胀系数<3.0%。
-
表面处理采用ENIG+OSP复合工艺,沉金层1.2μm,OSP膜厚0.3μm,耐盐雾>96h。
-
-
焊接方法升级
-
激光焊接:聚焦光斑直径0.2mm,能量密度>10⁶W/cm²,热影响区缩小至0.1mm。
-
脉冲MIG焊:峰值电流350A/基值电流80A,熔滴过渡频率120Hz,热输入降低40%。
-
五、环境与安全
-
作业环境控制
-
焊接区设置局部排风系统,风速≥0.5m/s,PM2.5浓度<50μg/m³。
-
湿度监控:采用露点传感器,确保环境湿度<30%RH,防止PCB吸潮分层。
-
-
安全防护
-
操作员需穿戴A级防护装备:阻燃服(ATPV≥40cal/cm²)、自动变光面罩(响应时间<0.1ms)。
-
现场配备干粉灭火器(5kg/10m²)及防火毯,火花飞溅半径内禁止存放有机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