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PCB热管理设计:铜层布局与散热孔应用

一、叠层结构优化方案

四层PCB推荐采用信号层-地平面-电源层-信号层结构。地平面采用完整铜箔(2oz厚度),电源层分割区域间距≤5mm。发热元件下方布置导热过孔阵列,孔径0.3mm,间距1-1.5mm,形成三维散热路径。

二、内层铜平面散热设计要点

  1. 铜层厚度选择
    • 普通区域:1oz铜箔(35μm)

• 高发热区域:2-3oz铜箔(70-105μm),导热能力提升25%-50%

• 铜面积计算:每瓦功耗需≥100mm²铜箔

  1. 铜层布局策略
    | 布局方式       | 实施方法                              | 散热效果              |
    | 热岛设计       | 发热元件下方铺2oz铜箔(面积≥20x20mm) | 局部降温8-12℃     |
    | 星形扩散       | 从热源放射状布置铜线(线宽≥0.5mm)   | 初始热扩散效率提升40% |
    | 多层互联       | 内层铜平面通过热过孔连接表层/底层     | 整体热阻降低30%   |

三、散热孔与焊盘应用规范

  1. 散热孔设计要求
    • 孔径与间距:0.3-0.5mm孔径,1-1.5mm间距栅格排列

• 孔内处理:镀铜厚度≥25μm,填充导热银浆提升30%效率

• 布局原则:

  1. BGA区域每焊盘配置4个过孔

  2. MOSFET下方布置9-16孔阵列

  3. 避免在焊盘边缘0.2mm内打孔

  4. 散热焊盘优化方案
    • 扩展焊盘:功率器件焊盘向外扩展0.5-1mm

• 开窗处理:去除阻焊层,直接接触散热器(接触面积提升50%)

• 材料选择:采用沉金处理(厚度0.05-0.1μm)降低接触热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